- 相關推薦
一件小事的啟示評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評課稿,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評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件小事的啟示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件小事的啟示評課稿 1
聽了徐老師的這節習作課,我感慨頗多。面對習作,我們總感覺要給予學生很多訓練要點,但點一多又無法做到一一落實。徐老師的這節課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可謂是“一課一得”,緊緊圍繞“啟示”來選擇材料,一條線貫穿到底。習作的指導思路層層推進,分為四大塊展開:一、直接揭題,明確習作要求;二、回顧舊知,兼顧實際生活;三、圍繞啟示,選取材料詳略;四、操刀練筆,師生合作探討。整堂課展現了兩大特色,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一、熟悉事物,深入淺出。徐老師不緊不慢、耐人尋味的教學態度,讓人感覺十分親切自然。她從學生身邊熟悉的內容出發,拉近學生距離,降低難度,在教學時從本單元剛學過的三篇課文入手,讓學生依據“從……(事)中,得到的啟示是……”句式來回顧課文,在引導學生說話是切實關注學生,當學生說的不夠貼切時,一點也不焦躁,而是耐心地加以引導,扎實落實每一個環節。有了課文內容的鋪墊,再順勢回到實際生活,采用四人小組的形式再次明確生活中得到的啟示。這樣不僅喚起了學生對這幾篇課文內容和寫法的記憶,也為下面的習作教學打下基礎。
二、循序漸進,拋磚引玉!皣@中心,詳略安排”一直是學生習作的一個重難點,反觀學生平時的習作,不難發現記敘一件事時“流水賬”現象嚴重,重點不明。徐老師采用正面引導,反面列舉的方式,雙管齊下。在正面引導時,有課文順勢過渡到學生生活,自然有效。反面列舉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和習作,既讓學生有話可說,同時也授予學生判斷辨別的能力,通過實踐操作得出結論。如在指導選材時,借助課文《釣魚的啟示》來指導選取材料,課文的'經典毋庸置疑,但學生的寫才是關鍵,徐老師恰恰考慮到了這一點。她引導學生大膽說說如果自己寫會寫些什么,學生一一列舉,與課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學生自己在比較中發現得出:與啟示無關的不寫,與啟示緊密相關的詳寫,其次略寫。以此類推到800米的習作中,先陳列出可涉及的內容,再圍繞“啟示”進行篩選、強調、練筆,一氣呵成。
一件小事的啟示評課稿 2
《一件小事的啟示》這堂課,通過一個簡單卻寓意深遠的小故事,向學生們傳達了深刻的道德觀念與人生哲理。在評析這樣一堂課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課程設計: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本節課選取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例子作為切入點,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易于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的`選材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他們主動思考問題。
價值觀教育:通過講述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件小事的啟示》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故事敘述上,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蘊含的價值觀教育意義。比如誠信、勇敢面對困難等正面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一個聽者的心靈成長。
互動環節:如果能在課堂上增加更多師生之間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環節,則可以進一步加深大家對于故事主題的理解。例如,可以讓孩子們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時是如何處理的;或者組織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們親身體驗故事中人物的感受與選擇過程。
啟發式提問:老師在講解過程中適時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本質及其解決方法。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共鳴:最后但同樣重要的一點是,《一件小事的啟示》還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情感態度。讓孩子們明白,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可能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并珍惜身邊每一份美好,就能從中獲得成長和進步的動力。
【一件小事的啟示評課稿】相關文章:
復習課評課稿10-11
五年級語文《釣魚啟示》評課稿09-29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荷花評課稿06-22
音樂的評課稿08-03
錢學森評課稿08-10
頤和園評課稿08-26
評課稿范文09-15
《手指》評課稿06-07
語文評課稿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