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
現如今,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那么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1
第一章目標與要求
第一條校園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網絡為載體,通過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強化輿論引導、提供網絡文化產品、組織網絡文化活動,傳播先進文化,弘揚主旋律,宣傳學校,服務師生。
第二條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總體目標是:努力把校園網建設成為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為一體的校園文化建設良好平臺和基地,使其成為傳播先進文化和宣傳學校的重要陣地、加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服務師生的重要平臺。
第三條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總體要求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黨委對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統籌規劃、集中管理、分級負責、以管促建;堅持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以服務教書育人、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教育管理為中心,充分發揮校園網的'宣傳、服務與教育功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監控與引導相結合、教育與服務相結合、網上與網下相結合,用科學思想和先進文化占領網絡文化陣地。
第二章管理體制
第四條學校建立校園收集文明建設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學校領導小組),統一規劃和指導學校的收集文明建設。學校領導小組負責學校收集文明的總體規劃,審定學校主頁的年度改版更新方案,定期研究校內各處室網頁建設情況,評比表彰優秀網頁,責令建設情況不好的處室進行整改。
第五條信息中心是學校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的牽頭部門,主要負責學校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統一規劃、組織協調、綜合管理和督查督辦工作。主要任務是按照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的要求,負責學校的主頁建設、策劃網絡文化活動;對校內各處室網頁的新建情況進行指導、督促和檢查;牽頭負責網絡新聞的發布和管理;牽頭負責網絡輿情的監控與輿論引導等工作。
第六條信息中心是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技術保障部門,主要負責學校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運行和安全管理;負責學校網站(網頁)以及相關專題網站(網頁)的技術工作;為校內各處室網絡建設提供技術指導、培訓和服務;為網絡輿情監控及輿論引導提供技術支持。
第七條安全保衛處的主要任務是參與網絡信息安全防范,參與網絡輿情監控,負責校園網絡違規、違法事件的調查處理。
第三章校園網站的建設與管理
第八條學校主頁是展示學校形象、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是服務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學校主頁應以展示學校建設發展狀況和重要新聞信息為主,著重反映學校改革與發展取得的新成就、新經驗、新面貌以及師生關注的熱點內容,為辦公和信息服務提供便捷入口。學校主頁的規劃、欄目設置和內容更新由黨委辦公室負責。
第九條各處室網頁是全校網站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頁設計要科學,欄目設置要清晰,內容要規范,鏈接要準確。
第十條處室網頁應全面展示本處室建設與發展狀況,欄目設置原則上應包括處室簡介、人員設置、主要職責、特色工作和動態信息等。學校鼓勵處室網頁設置個性化欄目。
第十一條校園網內容必需及時更新。各處室要落實專人負責網站內容更新,黨委辦公室應對校內各處室網頁的更新情況每月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和每學期一次的學期審查,并將檢查成效及時上報學校收集文明建設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通報校內各處室。
第十二條要加強辦公系統、信息平臺、教務系統、電子資源、精品課程、在線服務等信息平臺建設,整合網絡資源,提高工作效率,為師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務。
第十三條要加強校園貼吧等交互式平臺建設,提高校園交互式平臺的安康參與度。交互式欄目要嚴格實行用戶實名注冊制度。
第四章信息安全
第十四條網絡文化建設工作必須嚴格遵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國家有關法規,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利用校園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論;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言論;泄漏國家機密,危害國家安全等違法犯罪活動;捏造或歪曲事實,故意散布謠言,擾亂學校秩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宣傳封建迷信、淫穢、色情、暴力、兇殺、恐怖等。
第十五條嚴禁制造和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數據,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
第五章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保障與考核 第十六條信息中心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教育網站和網校暫行管理辦法》和《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規定,結合本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與管束各項制度,強化校園網站(網頁)建設的管理。
第十七條各處室做好收集文明建設與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和工作隊伍保障。要依照本《辦法》制定各部門的收集文明建設與管理細則,做好建設規劃,明確管理職責。
第十八條學校領導小組對各處室收集文明建設情況進行階段檢查和年度考評,考評成效納入各處室宣傳思想文明工作年度考核。
第十九條學校對在校園收集文明建設和管理中工作突出、成績顯著的處室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管理不規范、更新不及時、建設效果差、錯誤信息多、存在重大失誤的信息責任部門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
第六章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機構設置
第二十條校園收集文明建設設置領導組和工作組。領導組由校長、副校級領導任副組長,全體中層正職任組員。工作組由分管校級領導任組長,校園收集管理專員負責具體監督與維護。
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2
1、網站管理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本校網站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機密,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等犯罪活動和違反本校規章制度的活動;不允許利用本校網站傳播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信息;不得制作、查閱、復制和傳播有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礙社會治安和有傷風化的信息。
2、不得在本校網站上發布不真實的信息、散布計算機病毒、傳播黑客程序、濫用網絡進行游戲;不得使用網絡進入未經授權使用的計算機或不以真實身份使用網絡資源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網絡用戶、破壞網絡服務和網絡設備的活動。
3、網站管理員負責本單位網站軟硬件的安全保護及維護工作。遇有計算機硬件或網絡設備故障應及時排除;做好操作系統的維護工作,及時為系統安裝升級包或者打補丁,保證網站穩定高效工作。
4、做好防病毒防攻擊的.安全策略措施,隨時防范病毒或黑客攻擊。如網站或其中的部分項目不能正常運行,應及時在互聯網上說明。
5、網站管理員應做好資料及數據文件等的備份保存及保管工作。
6、網管員必須嚴格保守網站超級管理員及ftp的用戶名和密碼,變更網管員應及時做好相應調整工作。
7、網管員應對網站內容做好相應的備份工作,并有條理的整理好相關資料。
8、網站管理員對網站上的項目和內容負責,所有網頁上的圖片和文字應符合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要求,在發布之前必須認真審閱,確保內容和文字的正確性。
9、網站管理員應在每學年結束與開始階段,做好教職工人員刪減、增加工作,使教職員工能及時正常開展網上信息交流工作。
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3
第一條:總則
(一)本管理制度所稱的校園網絡系統,是指由校園網絡設備、配套的網絡線纜設施、網絡服務器、工作站、學校網站所構成的,為校園網絡應用目標及規則服務的硬件、軟件的集成系統。
(二)校園網絡的安全管理,應當保障計算機網絡設備和配套設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運行環境的安全。保障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
(三)信息技術中心負責相應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對相應的網絡用戶進行有關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教育并對上網信息進行審查。
(四)進入校園網的全體學生、教職員工必須接受并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學校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必須接受學校信息技術中心進行的網絡系統及信息系統的安全檢查。
(五)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信息技術中心和有關部門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信息。
第二條:網絡安全管理
(一)校園網由信息技術中心統一規劃、建設并負責運行、管理及維護。連入校園網的各處室、教室和個人使用者必須嚴格使用由網絡中心分配的IP地址。網絡管理員對入網計算機和使用者進行登記,由網絡中心負責對其進行監督和檢查。任何人不得更改IP及網絡設置,不得盜用IP地址及用戶帳號。
(二)校園內從事施工、建設,不得危害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
(三)各科室、教研組、各上網用戶要切實做好防病毒措施,在每臺計算機上安裝防病毒軟件,及時向網絡中心報告陌生、可疑郵件和計算機非正常運行等情況。
(四)網絡管理員負責全校網絡及信息的安全工作,建立網絡事故報告并定期匯報,及時解決突發事件和問題。校園網主、輔節點設備及服務器等發生案件、以及遭到黑客攻擊后,網絡中心必須即時備案。
(五)對所有聯網計算機及上網人員要及時、準確登記備案。未經學校網絡安全領導小組允許,任何個人或部門不得為外單位人員提供電子郵件或其他網絡服務。
(六)校園網中對外發布信息的Web服務器中的內容必須經各科室負責人審核后通過網絡中心分配的專用帳號進行發布。帳號由專人保管使用,不得隨意公布轉借。
(七)校園網各類服務器中開設的帳戶和口令為個人用戶所擁有,信息技術中心對用戶口令保密,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這些信息。校園網及子網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信息數據要實施保密措施。
第三條:網絡用戶安全守則
(一)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必須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嚴禁制造和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數據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不得利用計算機聯網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秘密等犯罪活動,不得制作、查閱、復制和傳播有礙社會治安和有傷風化的信息。
(二)除校園網負責人員,其他部門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進入校園網主、輔節點、服務器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盜竊、破壞網絡設施,這些行為被視為對校園網安全運行的破壞行為。
(三)用戶要嚴格遵守校園網絡管理規定和網絡用戶行為規范,不隨意把戶頭借給他人使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更換口令,保護好戶頭和IP地址。嚴禁用各種手段破解他人口令、盜用戶頭和IP地址。
(四)網絡用戶不得利用各種網絡設備或軟件技術從事用戶帳戶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該活動被認為是對網絡用戶權益的侵犯。
(五)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信息技術中心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
第四條:違約責任與處罰辦法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學校信息中心可向所在科室或年級組提出警告,停止其網絡使用。
1.查閱、復制或傳播下列信息:
(1)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2)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3)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4)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5)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暴力、兇殺、恐怖等。
(6)損害學校形象和學校利益的;
(7)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
2.破壞、盜用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和危害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活動的。
3.盜用他人帳號或IP地址的。
4.私自轉借、轉讓用戶帳號的。
5.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
6.不按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擅自接納網絡用戶的。
7.上網信息審查不嚴,造成嚴重后果的。
8.使用任何工具破壞網絡正常運行或竊取他人信息的。
凡違反本管理規定造成學校一定損失的,由學校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校紀校規進行處理,由此所導致的一切后果由該使用者負責。情節嚴重者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第五條:其他
(一)本管理制度中由學校校長室、信息技術組負責解釋。
(二)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4
一、中小學校園網是學校現代化發展重要組成部份,是學校數字化教育資源中心、信息發布交流技術平臺,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場所,務必高度重視、規范管理、發揮效益。
二、中小學校園網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學校園網建設指導意見》設計和建設,裝備調溫、調濕、穩壓、接地、防雷、防火、防盜等設備。
三、中小學校園網涉及網絡技術設備管理與維護、網絡線路管理與維護,終端用戶管理與監控,教育資源管理與開發、網絡信息管理與安全、教學管理與效益等技術性強、安全性要求高的具體業務工作,務必設置管理機構,校級領導主管,配置精通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電子維修技術,具備教師職業道德、熱愛本職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從事管理工作。
四、中小學校園網是學校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未經學校批準,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拆卸或改動布線結構;不得移動或改動網絡設備位置;不得干擾、破壞網絡正常運行。所有設備、成套軟件納入固定資產規范管理。
五、校園網所有用戶應以實名字注冊,對自己所發布信息負全責,接受上級部門與公安部門依法監督檢查。不得盜用他人賬號,不得在校園網上發布不健康、非法信息,不得散布計算機病毒、傳播黑客程序、濫用網絡游戲。學生用戶要嚴格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六、網絡中心應全天24小時開機,設備和線路出現故障,應及時維修處理,確保網絡設備安全運轉。
七、嚴禁在辦公時間內上網聊天、玩游戲、觀看與工作無關的視頻信息。
八、非中心機房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中心機房,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校園網后臺管理端,不得對服務器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
九、管理人員應監視并記錄服務器系統運行情況,隨時屏蔽有害網頁,出現異常情況應根據需要立即關閉服務器系統,及時處理。出現危急情況,應立即報告學校領導和相關主管部門。監視電壓、電流、濕溫度等環境條件;監視運行的作業和信息傳輸情況;填寫中心機房工作日志。
十、為了確保中心機房的安全,應逐步實現網管人員對服務器的遠程操作。定期更換服務器口令;工作人員不得隨意泄漏口令。不得將系統特權授予普通用戶,不得隨意轉給他人;對過期用戶應及時收回所授予的權力。
十一、學校重要數據不得外泄,重要數據的輸入及修改應按權限、由專人完成,并作加密處理。
十二、收集整理網管中心技術檔案。妥善保存備份資源。打印涉密資料應按權限保存,廢棄資料應及時銷毀。
十三、網管人員在工作時,應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實行安全巡查值班制度,嚴防漏電、著火、雷擊、被盜、磁化、系統崩潰、病毒攻擊、黑客入侵等不安全事故發生。危險品及可燃品不得帶入機房。
十四、中心機房不會客、不做與網絡安全運行與維護無關的事情。機房的設備與軟件不隨意外借。
【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學校網絡建設管理制度(通用9篇)04-19
學校陣地建設管理制度04-24
學校網絡文明管理制度09-18
學校建設管理制度(精選10篇)04-05
小學無煙學校建設管理制度06-24
小學學校網絡管理制度08-04
學校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03-14
小學學校網絡管理制度03-17
學校網絡管理制度(精選19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