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務處年度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局20xx年下半年教育工作意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校長室關于新學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以構建有效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第一要務;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整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發揮教務處“指導、服務、督查、創新”的功能,扎扎實實開展教務處各項工作,努力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工作目標:
1、認真落實管理規范,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管理實施水平。
2、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3、提高教研組工作效能,關注教師專業發展。
三、工作要點和措施
1、加強對執行課程計劃的管理。堅持依法執教,嚴格執行《蘇州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按照規定開齊上足、教好各類課程,堅決做到學生、教師、教室、教務處的課表一致,并嚴格規范臨時課程調動安排,杜絕私自調課、曠課、遲到、早退、中途離堂等現象,確保教學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
2、加強教學“六認真”工作檢查,完善獎懲方案。
(1)修訂亭林中學教學“六認真”考核獎懲方案。
(2)認真落實教學“六認真”工作。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教學“六認真”常規要求工作,本學期重點抓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備課,要做到一課一案,有2課時的提前量,堅決杜絕不備課就上課的現象。二是上課,教師要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精心打造有效課堂,確保學生在課堂上有1/3時間自主學習。三是作業,作業的布置和批改必須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講、精練、精批”, “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教務處將加大對“六認真”的檢查力度,通過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教學調研、學生問卷等多種方式,深入了解教師的六認真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檢查結果要通報,作為教師六認真獎懲考核的重要依據。
(3)加強對課堂教學的巡視。教務處要深入教師、學生,通過隨堂聽課、問卷調查,了解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總結反饋。教師要嚴格按照課表上課,不得隨意調課、遲到、早退。指導年級組認真安排好教師的調、代課,及時處理好偶發事件,確保課堂教學秩序規范、有序進行。
(4)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作業布置要有針對性、講究實效,盡量做到精而少,作業要及時批改,全批全改,提倡面批面改。
(5)規范考試制度。認真組織好期中、期末兩次考試,任課教師要加強對考試的分析和研究,及時進行考試質量分析,形成書面報告,上報教務處。平時要結合實際,做好對學生階段性的達標過關訓練。
3、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這一主題,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1)認真研究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準,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來統領教學。教師要積極改變教學觀念和行為,設計以學生學習效率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課堂教學起點恰當,容量適度,落腳點準,不僅要讓學生學懂學會,還要強調學生當堂鞏固,注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
(2)加強集體備課制度,使集體備課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平臺。各備課組要堅持每周1次的集體備課,定時間,定地點,圍繞教材分析、重難點突破、教學方法、練習設計與作業布置等內容,形成以個人自備→集體研究→定人整理→形成個案的備課制度模式,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3)加強聽課活動,在相互學習中提高教學水平。任課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工作不滿三年的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推行行政聽課點評制,行政聽課每兩周至少一次,覆蓋面要廣,對薄弱學科要重點聽,通過聽課查常規,通過點評促常規,點評材料要裝訂整理。通過相互聽課和行政點評制,進一步打造有效課堂。
4、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建設,不斷提高教研實效
(1)完善教研組、備課組活動制度。教研組2周活動一次,定時、定點、定人、定內容,活動側重于學科隊伍建設、理論學習、教學方式的探索、各種課型的研究、課題研究等,要確立依靠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識。備課組一周活動一次,側重于集體備課、評課、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集體研討,及統一教學進度和統一資料等。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按時組織活動,組長要及時組織本組教師參加活動,活動必須人人參與,并做好活動記載。
(2)堅持開展每周校內公開課活動。要求45周歲以下的教師積極參與開課活動,35周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開課活動,教務處每周公布公開課開設情況。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要認真組織好聽課、評課活動,通過評課在促進他人進步同時自身教學水平提高,并將開課人教案、聽課評價表等材料裝訂后交教務處。
(3)加強學科內、外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兄弟學校的聯誼,真真切切地在學科教學、考試研究和教學活動等方面做到信息互通,開展經常性的相互交流,確保各科教學質量的均衡發展。
5、積極開展教學調研活動。配合校長室,結合行政點評制度,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有計劃地開展校內教學調研,調研結果要通報,發現問題,及時整頓。
6、加強對起始年級和畢業班的管理監控。初一側重于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及與小學教學方式的銜接和知識的平穩過渡;初二側重于學生分化期的學習引導;初三要加強理想教育,注重知識的夯實和能力的提升。
7、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1)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的個性發展和專業成長,突出崗位意識和質量意識。
(2)抓好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
(3)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實施青年教師“一二三培養工程”和教壇新秀、教學能手與學科帶頭人的評選,支持和幫助更多的教師總結教學經驗,擴大影響,成為骨干。積極開展骨干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過關課”等評比活動,大力培養青年教師。
(4)加強對教師的“教學六認真”和教學質量目標的考評。
(5)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育局組織的各級各類競賽、評優課等評比活動。及時安排好教師的外出學習、觀摩等研究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中學教務處年度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中學教務處年度工作計劃12-20
中學教務處的年度工作計劃模板03-07
中學高中教務處年度工作計劃03-07
中學教務處年度述職報告10-12
中學教務處年度優秀述職報告10-12
關于中學高中教務處年度工作計劃范文03-07
中學教務處工作計劃04-11
中學教務處的工作計劃05-30
中學教務處的工作計劃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