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農業工作計劃四篇
時間過得飛快,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工作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業工作計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業工作計劃 篇1
白楊農業站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20xx年在縣農委和場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白楊農業站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圍繞服務三農目標,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努力工作,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工作取得一定成績。
1、站容站貌大為改觀,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農業站上劃到農委管理后,我站及時召開了會議,會上大家對文件認真學習,并進行了熱烈討論,最后統一了認識,就是:認清形勢,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積極做好本職工作。
縣農委十分關心我站工作,今年春天給我站配齊了辦公桌、椅、柜及電腦,場黨委又給我們騰出了一間辦公室,徹底解決了辦公場所問題。我站全體同志深受感動,一致表示:只有認真工作,勤奮敬業,才能報答領導對我們的關心。為此全站人員在學習上十分認真,工作上十分努力,分工負責,責任明確,精誠團結,朝氣蓬勃,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2、技術服務力度加大,農業項目成效顯著
圍繞全場農業生產,積極做好技術服務工作。一是推廣優質品種11個,其中小麥品種2個,玉米品種3個,棉花品種2個,大豆品種2個,花生品種2個;二是推廣高產栽培技術17項,其中小麥4項,玉米5項,棉花4項,其它4項。為做好推廣工作,全站同志分片包干,對各自業務承包的村負全責,落實技術服務。
推廣農業技術與實施農業項目相輔相成,我場共實施7個項目,分別是小麥良補、小麥高產攻關、玉米良補、棉花良補、科技入戶、配方施肥、新型農民科技培訓。
(1)良種補貼項目實施順利我場小麥良補實現全覆蓋,主推優質品種煙農19,采取分村負責、責任到人的辦法,做好技術服務。良補區小麥畝產均超過500公斤,由于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玉米良補實施5000畝,占玉米面積的60%,災年取得畝產500公斤的成績,遠比其它雜牌品種高的多,群眾有了較好的畝收益,農業部門也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切實改變了農戶對玉米品種選擇隨意的現象,為明年順利實施玉米良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棉花良補實施了1000畝,推廣的品種災年表現不錯,讓廣大棉農十分放心。
(2)科技入戶項目效果明顯我場7個村1個場部社區共80個科技示范戶,對小麥和玉米種植進行技術指導。小麥科技入戶推廣4大技術,即主推1個高產品種、科學播種、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玉米科技入戶做到一增四改,即增加密度、改種耐密品種、改為麥后鐵茬直播、改用配方肥、改用機械作業。按照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要求進行服務,并要求每個示范戶帶動20個農戶共同落實高產措施。由于技術人員服務到位,示范戶認真帶動,科技入戶工作成績顯著。示范戶小麥單產550公斤,帶動戶小麥單產525公斤;示范戶玉米單產530公斤,帶動戶500公斤。縣對我場科技入戶工作進行了表彰。
(3)小麥高產攻關項目順利過關我場在20xx年—20xx年度實施小麥高產攻關2萬畝。全部種植煙農19,適期科學播種,全部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機耕、統一機播、統一田管、統一機收。每次田管前,我們都認真進行調查,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及時加以解決,采取召開廣播會、發放明白紙、直接入戶等措施,確保田管及時到位。由于天幫忙、人努力,全場小麥高產攻關田平均單產1100斤,超高產攻關田單產近1200斤,為此,我場小麥高產攻關活動受到市縣獎勵。
(4)配方施肥項目規模擴大配方施肥項目在我場小麥高產攻關田全部實施,每畝節約成本15元,氮肥后移每畝增收60 元,合計畝節本增收近80元,2萬畝攻關田節本增收近160 元;在玉米上實施配方施肥5000畝,畝節約成本10 元,重施穗肥增收50元,畝節本增收60 元,5000畝玉米節本增收30 萬元。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已深入到我場農戶心中,為將來的項目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新型農民培訓項目順利進行重點是圍繞小麥生產,配合縣農技中心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3、農業產業化規模擴大
我場農業產業化重點是為優質小麥生產提供優良種子。在此過程中,我站同志圍繞產前、產中服務,推廣精少量播種、 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防雜保純等技術。在種子生產過程中按技術規程操作,使得我場種子達標率近100%,面積擴大到1.2萬畝,給我場農戶增收180萬元。由于質量保證,公司、農戶雙方互利,推動規模進一步擴大。
4、林業生產穩步推進
全場春季植樹重點是淮北大堤兩側林帶建設,堤內20米寬,堤外10米寬,全長5.5公里,成活率98%以上;在曹移路、劉周路等通村公路兩側及其它地段也完成植樹任務,成活率非常高。在林業生產中,我們按林業規劃及安排,做好分配給我站的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茍,林業生產通過縣林業主管部門的驗收,場林業工作被縣表彰。在林改工作中,全站人員當好參謀,認真摸清情況,積極工作,既當指導員又當戰斗員,圓滿完成縣下達的林改任務。
農業工作計劃 篇2
1、拓展服務面,深化服務內容。
以開展第五屆“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競賽活動為契機,圍繞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在內容、技術、載體和管理上創新,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拓展服務面,深化服務內容,促進農業熱線服務上檔次,上水平。
2、進一步發揮市農業服務熱線的作用,及時解答農民生產中的各種問題。
落實工作制度,健全示范網絡,完善運行機制,強化協調、服務功能,切實形成橫向相連、縱向貫通,黨政聯手、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
3、進一步突出服務重點。
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根據當地情況和群眾的實際需求,開展科技趕集40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0期;在提高農業技術、信息、等生產性服務的同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堅持把培育扶持主導產業發展作為增強熱線服務實效的重要內容來抓,對生產經營大戶、科技示范基地、農業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技術扶持,切實發揮這些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
4、進一步抓好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平臺建設。
一是充分利用各類網站特別是本地農業信息網站發布農業、農村、農民的各類信息;辦好《建陽農業》刊物、信息板報;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農技推廣等服務體系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二是著重抓好“三電合一“項目,通過電話、電視、電腦三種信息載體有機結合,采集信息,豐富農業信息資源數據庫,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語音咨詢和專家遠程解答服務,針對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熱點問題和電話咨詢過程中反映的共性問題,制作、播放生動形象的電視節目,提高信息服務入戶率。三是在試點基礎上典型示范的引導,在現有條件下建立縣、鄉、村聯網信息示范點,用示范點獲益的榜樣力量擴大推廣面,最終形成完善的市縣鄉村四級網絡體系。同時在典型示范上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實際需求,把典型示范與普遍引導相結合,使示范點成為推動農村信息化的動力。
農業工作計劃 篇3
一、思路目標
堅持“穩定面積打基礎,完善改制求規范,優化品種攻單產,合理利用增效益”的'思路,突出抓好小麥、油菜、蔬菜和飼草等小春糧油經濟作物的種植,著力抓好 “六個一”工程的實施和兩個小春亮點的建設,確保小春糧食播面達xx萬畝,總產xx萬噸;油菜播面達xx萬畝,總產xx萬噸;蔬菜種植面積達xx萬畝,總產xx萬噸,促使農業上檔升位和農民增產增收。
二、工作重點
(一)著力實施“六個一”工程。一是以李渡為中心,沿國道212線建立x萬畝小麥良種高產示范基地。二是以曲水為中心,在移山、羊口、大樹等地建設1萬畝優質豌胡豆基地。三是以李渡、龍嶺、吉安為重點,建設1萬畝油菜高產示范基地。四是以河西為中心,在羊口、李渡等鄉鎮沿江建設x萬畝優質胡蘿卜生產基地。五是依托天冠冬菜,建設xx萬畝優質冬菜種植基地。六是在木老、大樹、鹽溪、橋龍等鄉鎮建設xx萬畝優質飼料飼草種植基地。
(二)努力打造小春四大亮點。一是李渡小春綜合生產大現常該現場規劃建設1000畝,包括小麥、油菜種植良種良法的推廣,預留行利用等內容。二是大樹飼草種植大現常依托大樹桂花園畜牧園區,在木老、大樹等鄉鎮集中成片種植優質牧草。三是河西胡蘿卜種植大現常在河西至羊口沿江村社規劃種植胡蘿卜1萬畝,抓好病蟲防治、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四是曲水空閑地塊利用暨旱地改制現常在曲水沿212國道線中華壽桃種植地塊發展種植秋菜,豌豆尖等短時節蔬菜;對原滿土種植的地塊實行分廂輪作,充分發揮亮點示范帶動作用。為抓好小春生產,各鄉鎮也要準備30—50畝的小春生產現場,供農民群眾觀摩學習。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抓好“三優”。一是品種優質。為減少病蟲害的影響,各地要引導農民群眾堅決淘汰抗逆性差的小麥川麥30號以下、綿陽29號以下品種,推廣川麥 32號、川麥39號、川麥42號、川育16號、川農19號等抗病高產新品種;豌豆主推龍豌1號、中豌4號;胡豆主推成胡14號、15號,保證良種推廣率達到100%。二是技術優良。兩季田要挖好“四溝”,解決濕害;全面推廣以機播、條溝點播、撬窩點播為主的小窩疏株密植,實施小麥“三六”精播,增窩增種保足苗,合理密植,杜絕稀大窩現象;施足底肥,氮磷合理搭配,促進早生快發育壯苗;抓住立冬前后五天最佳播期播種,十一月二十日前完成小麥播種工作。三是布局優化。不斷優化預留行作物的種植,對城郊木老、文峰、大樹等鄉鎮,抓好預留行優質商品蔬菜的種植;對草飼牲畜養殖重點鄉鎮如大樹、龍蟠、橋龍等地,重點抓好優質飼草的種植;其它鄉鎮,重點抓好飼料蔬菜的種植。
(二)保證種植面積。堅決把各地的高磅望天田和無水源保障田全部改旱種小春;充分開發預留行,在預留行種上蔬菜、春洋芋、胡豆或飼料作物,實現小春預留行利用率“保八爭九”(保證達到80%,力爭實現90%)目標;充分利用田坎、地角、坡臺、果園間歇地種植小春,大搞“增間混套”;鼓勵外出務工農民轉租、轉包荒地對撂荒土地恢復耕種。
(三)規范旱地改制。小春仍是滿土種植的地方,要下決心從今秋播種開始堅決改制;改制較早的地方要穩定改制面積,進一步規范預留行;要引導農民根據當地實際,抓好預留行的利用,突出經濟效益,種植蔬菜、豆類和飼料;玉米地塊要繼續按“雙二五”、“雙二八”等規格留好預留行,城郊和平壩地區等有條件的地方,在一、二臺土要大力推行“雙六尺”、“雙五尺”種植模式,實現旱地五至七作。
(四)保證物資供應。各工委、鄉鎮及農業部門要組織力量,清倉查庫,算好種子差口帳,及時組織調運小春作物尤其是小麥的良種,務必要在10月20日前全面到位;供銷、農業等部門要備足肥料、農藥、農膜等農用物資,保證小春生產需要;各工委、鄉鎮,區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加大對假冒偽劣農用物資的查處整頓力度,保護農民利益。
(五)加強宣傳培訓。各級黨委、政府,農業部門、宣傳部門都要抓緊時機,在10月底前圍繞工作重點,采取會議、廣播、墻報、舉辦技術培訓班、召開技術培訓會、印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搞好對鄉、村、社、農戶的小春生產實用技術培訓,做到一家一個明白人,一戶一張明白紙;通過建設小春示范基地,讓群眾樹立以糧為本的思想,把千家萬戶動員起來,努力提高種糧收益。
四、強化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小春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關鍵,為此區委、區政府將成立由區委分管經濟工作副書記任組長、區政府分管農業的副區長任副組長的小春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我區的小春生產工作;農業部門要抓好現場的準備,農資部門要抓好種子、化肥、農藥的組織調運,農機部門要全力以赴 赴抓好秋耕;各工委、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要把小春生產放在當前農村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實行領導、時間、人力“三集中”,實現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員參與共同抓,發動群眾、指導群眾抓好小春生產。
(二)保證資金投入。區財政要預算專項資金,切實增加對小春生產的投入,重點用于技術培訓和推廣、品種改良、病蟲防治、現場準備,區財政對此專項資金要優先安排,確保到位;區級相關部門要將小春生產的相關項目資金專項使用;各工委、各鄉鎮也要擠出一定的資金用于小春生產。
(三)嚴格目標考核。區委、區政府將“六個一工程”的實施、小春亮點的打造及小春生產種植面積、良種推廣、旱地改制、規范栽培、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納入干部崗位目標管理,區委、區政府將組織檢查組,巡回各地檢查生產動態,對抓小春生產特色明顯、成效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區委、區政府將予以表彰獎勵;對不能按時向區委、區政府交帳的,區委、區政府將予以通報批評。
農業工作計劃 篇4
20xx年,我辦將按照上級農發部門的要求部署,轉變工作作風,調整工作思路,在加強項目和資金管理的基礎上,銳意進取,促進我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再上新臺階。
1、切實抓好20xx年項目實施。
嚴格按照市辦要求,精心算好天氣帳、時間帳和任務帳,按“倒計時”的辦法,統籌安排好內、外業各項工作。對已完工小型水利項目,及時組織由有關部門組成的縣驗收組驗收,做到完成一個,驗收一個。同時,落實好工程管護措施,收集好檔案資料。產業化經營項目,根據計劃批復及實施方案,抓緊實施。
2、想方設法跑項爭資。
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獎優罰劣”的原則,我辦將立足本職工作,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實施好各項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不斷提高項目和資金管理水平,以工作業績、好項目、工作熱情來爭取上級支持和獎勵。
3、加大主導產業扶持力度。
根據省、市要求,我縣農業綜合開發加大扶持水產養殖產業發展力度。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對水產養殖龍頭企業,進行集中扶持,連續扶持,增加其輻射帶動作用,加速形成優勢農產品產業化格局。
4、加強項目建設管理。
提前做好20xx年度項目實施前期工作。產業化經營項目加大力度跟進,爭取更多的產業資金支持。20xx年上半年做好20xx年土地治理和產業化項目的預選點工作,建立健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庫,下半年爭取做好20xx年土地治理項目土方提前實施工作。
【【精選】農業工作計劃四篇】相關文章:
最新的農業工作計劃范文03-12
區農業局經濟工作計劃范文03-12
農業項目計劃書(精選9篇)01-22
農業方面的諺語01-17
農業生產諺語05-17
經典農業天氣諺語08-23
寒露經典農業諺語08-04
鄉鎮農業普查簡報12-06
上半年農業工作總結(精選5篇)03-30
農業商業計劃書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