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06 10:01:13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精選】衛生局工作計劃四篇

  光陰如水,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工作做一個工作計劃了,說到寫工作計劃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內心崩潰的狀態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衛生局工作計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衛生局工作計劃四篇

衛生局工作計劃 篇1

  衛生部門20xx年總的工作目標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向全市群眾提供高效、優質、方便、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一、保基本,為群眾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就是要通過提高保障水平、經辦服務水平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來提高醫療保障和服務水平,使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一)鞏固提高新農合保障能力。結合新農合籌資標準的提高和群眾報銷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新農合報銷政策,擴大報銷范圍,提高報銷標準,使參合群眾得到最大程度的實惠。下步,將腫瘤化療、腎透析、老年白內障納入新農合特殊病種門診補償范圍;對先天性心臟病、急性白血病、單純性唇裂三類疾病的0—14周歲(含14周歲)農村兒童納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先天性心臟病人按住院認定費用的.100%比例報銷。

  (二)大力改善經辦服務。完善新農合網絡建設,新農合各定點醫療機構全部當場結算,方便群眾報銷。明年對新農合網絡進行系統升級和軟件更新,并積極做好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在此基礎上建立更科學、規范的籌資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同時,探索使用合作醫療卡代替合作醫療證,簡化籌資手續,實現實時監管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報銷行為,確保資金安全。

  (三)推廣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大公共衛生服務特別是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主線,在基層醫療機構推行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計劃免疫、疫情管理、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型精神病患者管理等九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點使用社區衛生服務協同應用系統,建立電子化健康信息檔案。到年底農村居民建檔率達到60%,城市建檔率達到90%以上,有效提高群眾防病能力。

  (四)提高愛國衛生運動水平。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廣農村改則工作。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力度,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85%和80%。每年2次免費對農村飲用水進行水質監測,對監測中發現水質不合格、不達標的,及時反饋給水務、鎮區街政府等相關部門,由其負責落實水質改造工作措施,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

  二、強基層,進一步優化群眾就醫環境

  就是要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引導醫療衛生資源向基層聚集,使更多的城鄉居民不出社區、不出鄉村就能看上病,逐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群眾看病就醫的首選之處。

  (一)加大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造和建設力度,提高硬件質量。要加快新區人民醫院建設工程推進力度,明年年底完成門診樓、特檢樓的主體框架工程,完成病房樓主體工程的30%。加快下丁家、七甲、蘆頭衛生院改建工程進度,年底前完成土建主體工程。要按照省級規范化村衛生室建設標準,完善用房、設備儀器等硬件配置,進一步改善村衛生室就醫環境,引導群眾到基層醫療機構就醫。

  (二)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提升軟件水平。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優化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結構。通過繼續醫學教育、成人學歷教育、大練兵活動等方式,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不斷提高醫療人員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對鄉醫采取兩級培訓,一是依托市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遴選市人民醫院等市級醫療專家,每年統一對鄉村醫生開展系統化培訓;二是衛生院對鄉醫進行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農村衛生技術服務水平。

  (三)深入推進“衛生強基”活動,努力縮小城鄉差距。開展“衛生強基”活動,由上一級醫療機構派出技術骨干到下一級醫療機構,通過坐診、開展手術、臨床帶教等方式,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使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明年二級醫院對口幫扶全市13處鎮區街衛生院,鎮區街衛生院對口幫扶26處村衛生室。

  三、建機制,推動衛生事業健康穩定發展

  就是建設完善藥品基本藥物招標采購、臨床路徑管理等一系列機制,確保醫藥衛生體系規范有效運轉,有效降低醫療費用,緩解群眾看病貴問題。

  (一)完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機制。按照上級部門部署,待省網上招標采購平臺建設完成后,適時推行基本藥物招標采購機制,市屬二級醫院和鎮區街衛生院基本藥物全部實行網上采購,降低藥品價格。

  (二)推廣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機制。篩選20個病種,在全市二級醫院率先實行臨床路徑管理,取得經驗后,再將技術成熟、管理規范的病種逐步延伸到鎮區街衛生院,有效降低群眾住院費用。

  (三)健全行風監管機制。堅持糾建并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醫療服務中的商業賄賂行為,切斷不合理的利益鏈條,努力解決藥價虛高問題。進一步暢通行風建設綠色通道,健全社會監督員制度,定期組織行風調研、座談和民主評議,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落實好、解決好。加強醫德醫風、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法律法規教育,增強廣大醫護人員服務宗旨意識,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提高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度。

衛生局工作計劃 篇2

  在20xx年衛生工作中,我們要把進一步推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作為關注民生、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民生工程”,按照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使“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積極構建公共衛生體系,全力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滿足群眾的基本衛生需求,-提高社會對衛生工作的'滿意度。

  (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強化衛生服務設施建設。加大縣鄉醫院建設項目落實力度。縣醫院整體遷建、中醫院門診樓、婦保院住院綜合樓以及鄉鎮衛生院災后重建等項目,要明確任務,落實責任,限定時間,確保完成。同時,要包裝新項目,爭取更多的項目。

  (二)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讓群眾得到更大的實惠。

  一是加大新農合工作宣傳力度。我們將采取有效的、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突出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務必使廣大農民群眾全面理解、準確掌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政策,積極主動自愿參加新農合;

  二是加大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規范醫療機構服務行為,做到合理用藥、合理檢查,減少不合理醫療支出,嚴格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確保參合農民患者享受到優質、高效、廉價的醫療服務;

  三是隨著籌資水平的提高和新農合基金量的擴充,我們將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修定和完善我縣20xx年新農合補償方案,提高補償水平,擴大農民受益面。

  (三)進一步深化衛生體制和衛生機制改革,加強醫院管理,完善鄉村基層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完善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推行院長聘任制、全員聘用制,實行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職工執行績效工資。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進規范化管理,并將新農合工作與農村衛生改革發展有機結合,開展好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活動,在對村衛生室考核的基礎上,落實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同時積極做好全縣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和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工作,完善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在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和鄉村醫生視頻教育的同時,每年公開從專科以上統招畢業生中招考一批充實衛生系統,并以優惠政策吸引在外地工作的本縣技術人員回鄉工作。

  (四)進一步落實擴大免疫規劃政策,搞好疾病預防與控制。認真實施免疫規劃,加大督導力度,努力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同時加大對季節性、流行性的傳染病的防控力度,確保全縣不出現重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五)進一步深入開展衛生監督規范年活動,把衛生監督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加強法律法規培訓,積極開展食品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公共場所、化妝品、學校衛生,打擊非法行醫等項工作。

  (六)進一步開展醫療質量管理年活動,提高醫療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清理整頓規范醫療市場秩序,加強藥品及醫療收費價格管理,做好常用藥品最高限價及單病種限價,實行藥品價格及醫療收費公開,全縣鄉鎮及村逐步實行統一藥品價格和收費標準,監管好藥品進貨渠道和進貨價格,最大限度地維護人民健康權益。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在系統開展“知榮辱,塑形象、促和諧”活動和“兩好一滿意”活動,提升社會對衛生服務的滿意度。

衛生局工作計劃 篇3

  (一)繼續實施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健康檔案建立、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保健和重型精神疾病管理等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組織力量對項目開展情況進行兩次督導檢查和考核。確保年內為全市60%的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健康教育服務98萬人次;預防接種建卡、建證率達100%;兒童保健管理率達85%;孕產婦保健管理率達85%;老年人保健管理率達50%;高血壓、糖尿病人保健管理率達40%;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率達60%。

  (二)繼續實施5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未完成全程接種乙肝疫苗的15歲以下人群進行免費補種;為1.9萬名農村婦女免費進行“兩癌”檢查;為8000名農村婦女進行住院分娩補助;為部分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補助;對農村集中供水水質進行衛生監測。

  (三)在基層衛生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6-9月份,繼續開展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前的相關調研工作,全面完成基層衛生院的財務審計,徹底摸清工作人員的具體情況,清查核實基層衛生院庫存藥品品種、數量,進一步測算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所需補償資金。第四季度,進入基本藥物制度正式實施前的過渡期,自10月1日零點起,對全市基層衛生院的基本藥物和目錄外藥品價格實行“雙低”控制。

  (四)鞏固和完善新農合制度。一是上調結報比例。7月1日起,將新農合結報封頂線從3萬元提高到6萬元,一級醫院結報比例從60%提高到70%,二級醫院比例1萬元以下從42%提高到50%,1萬元以上從49%提高到60%,三級醫院比例1萬元以下提高到30%,1萬元以上提高到35%。二是實行門診統籌。不再設置家庭賬戶,結余基金結轉下年度使用并逐步消化,參合農民在戶籍所在地定點的'醫療機構就診發生的門診費用按不低于20%的比例補償,其中中醫藥費用(不含中成藥)補償比例提高10%,個人當年累計門診實際補償費用不高于200元。三是推行現場結報。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在參合農民出院或在門診就診的當日下午4:00以前,將有關結報材料送至開戶銀行,由開戶銀行將補助款于當日劃撥到參合農民的借記卡上,確保參合農民當日即可得到補助款。四是加強基金監管。研究實施單病種控費制度,定期通報、公示醫療機構費用增長情況,嚴格控制次均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實行日常監管與集中檢查相結合,杜絕各類違規行為的發生。

  (五)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抓好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治,突出抓好社區、學校、幼兒園等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的防控工作。加強防控知識宣傳,強化群防群控防控措施的落實和督導。加強救治藥品、設備及物資儲備,強化醫務人員培訓,不斷提高醫療救治能力,切實降低流行強度和疫情危害,減少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規范免疫接種行為,提高免疫接種率和覆蓋率。

  (六)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對上爭取中央財政投資,對四處衛生院的附屬設施進行配套建設。繼續完善精神殘疾人托養中心的設施配套,加強內部管理,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繼續積極協助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村委等開展村衛生室的達標建設工作。

  (七)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下半年組織一次全市醫療質量大檢查,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通報,限期整改存在的問題。強化院長是醫療質量第一責任人意識,不斷健全科學、高效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體系,健全醫療服務規范和標準。對全市不符合基本標準的201處醫療機構,依法予以注銷,進一步規范醫療市場秩序。

  (八)強化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抓好衛生強基工程和衛生支農工作,通過幫扶、帶教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技術水平。二是積極配合人事部門公開考錄大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23名,充實衛生隊伍力量。三是采取以考代訓、舉辦培訓班、專家講座等形式,抓好衛生人才的教育培訓工作,選派35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到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進修學習。

  (九)狠抓衛生行風建設。進一步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積極開展“兩好一滿意”活動和“創建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活動”,在3處二級醫療機構開展“無陪護”病房等惠民醫療服務,嚴格落實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措施,全面推行醫務人員考評工作。

衛生局工作計劃 篇4

  一、全面實施“跨江發展”戰略

  細化目標,落實責任,基本完成現代化醫院的基礎建設,啟動江南、江北的對口幫扶工作,XX區中心醫院建成第一醫院分院,**區人民醫院建成鼓樓醫院分院,努力提高江北地區的衛生綜合實力。

  二、農村衛生、社區衛生和婦幼衛生

  1、全面鞏固小康指標成果,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覆蓋率100,人均籌資額110元以上,農民參保率97以上,基金使用率90以上,農民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30。

  2、六城區新(改)建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爭創1個省級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和6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全面完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改造,年內建成5個省級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

  3、在XX區實行全額撥款、收支兩條線、藥品零差價試點工作的同時,全面推行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力爭城市居民和農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率分別達45和60以上。

  4、做好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全市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7/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9‰和12‰以下。

  三、疾病預防控制

  1、加強疫情監測,抓好重大傳染病防治,努力降低傳染病發病率,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190/10萬以下,醫療機構傳染病網絡直報率達100。

  2、做好計劃免疫工作,脊灰、麻疹、百白破、乙腦、流腦、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率達95以上、新生兒24小時卡介苗接種率城區達98、農村達95以上。

  3、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蟲病暴發流行,消滅釘螺面積600萬平方米;落實結核病控制策略,發現新涂陽病人1725例;繼續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宣傳、干預工作,自愿咨詢檢測人數達到45/10萬以上。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上綜合醫療機構100開設腹瀉病門診;“02”檢索率達10以上,檢索數達總人口(含流動人口)的1‰以上。

  5、市疾控中心檢驗項目100達到衛生部、國家發改委制定的a類疾控機構檢驗能力標準,區縣達80。

  6、全面推廣衛生監督、疾病控制關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做法和經驗,在街道(鎮)設立衛生監督、疾控中心分支機構,夯實公共衛生網底。

  四、衛生監督執法

  1、依法履行監督職責,繼續在經衛生許可的餐飲單位推行量化分級管理,量化分級率達95以上,衛生監督覆蓋率100,食物中毒及時查明率100,力爭不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2、50以上的區縣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建設、車輛基本符合衛生部標準;衛生監督員持證上崗率達100。

  五、應急管理

  1、高標準建成“12320”公共衛生咨詢服務中心,并完善工作機制。各區縣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中心。區縣衛生局和市、區縣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二三級綜合醫院(含市第二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院、胸科醫院)設立衛生應急辦公室,組建應急專業隊伍。

  2、建立健全全市衛生應急預案體系,完善應急指揮網絡通訊系統。

  六、醫療機構管理

  1、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制定**地區區域衛生資源配置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加強醫療機構的監管,促進民營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2、繼續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積極推進創建基本現代化醫院工作,鼓樓醫院、第一醫院、兒童醫院、市中醫院、口腔醫院、XX縣醫院、江北人民醫院率先通過基本現代化醫院的評審。

  3、落實“三合理”規范,試行單病種限價管理,鞏固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同城互認,完善惠民醫療服務體系,推進“藥房托管”工作,努力緩解困難群體“看病貴”問題。

  4、制定___市醫療機構內部財務控制規定和大型醫用設備管理辦法,規范醫療衛生機構的.收入分配機制,維護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

  5、建成第二醫院、腦科醫院、兒童醫院、胸科醫院等病房大樓和XX區醫院門診大樓并投入使用;啟用南山醫院,南醫大二附院托管第三醫院;加快推進鼓樓醫院南擴、第一醫院南擴、婦幼保健院婦兒保健中心大樓和XX區、XX縣醫院、XX縣新區醫院等工程進度。

  七、科技興醫和人才培養

  1、完成“213”人才的新一輪選拔工作,建設___市衛生系統的高級人才庫。加強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建設,重點扶持3個江蘇省臨床醫學中心、6個領軍型人才。

  八、中醫工作

  1、加強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爭取1-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一輪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力爭創建2-3個省級中醫示范專科。

  2、積極推動中醫工作面向農村、社區,創建1-2個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九、行風建設

  1、積極開展創建“人民滿意醫院”活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構建健康和諧的醫患關系。

  十、綜合管理

  1、建立衛生電子政務平臺,實現許可、處罰網上運行。

  2、在市應急指揮中心網絡平臺的基礎上,運行醫療機構管理、計劃免疫、衛生監督、社區衛生、干部保健信息系統,全面提高衛生信息化管理水平

【衛生局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衛生局工作計劃06-07

衛生局的工作計劃05-03

衛生局團委工作計劃05-08

衛生局的工作計劃模板05-11

衛生局內審工作計劃04-30

衛生局工作計劃范文07-13

衛生局工作計劃要點07-12

城區衛生局工作計劃06-08

衛生局的工作計劃模板06-08

衛生局防疫工作計劃要點10-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五月天一区二区精品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天天 |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