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須三四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一語文必須三四教學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指導思想
1.貫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樹立科學的、民主的、開放的、以人為本的語文教育觀念,不斷地探索能適應學生發展和學生實際需要的新教法。
2.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升高二進高三入社會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知識點的學習方法,為終身學習準備好必備的能力。
3.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教法,把課堂的研究性閱讀推向深入,把新課標配套的“自學——探究——反思”模式新課型加以完善。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高一327班和334班兩個班,其中327班66人,334班55人,學生來自全縣各地及周邊縣市。從入學摸底考試的情況來看,學生初中基礎普遍不夠扎實。閱讀能力、分析鑒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1、新教材的體系和構建,在試驗修訂本的基礎上作了“四大改革”:
(1)建立了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三線并行的教材編寫體系;
(2)破除了比較復雜的記敘、比較復雜的說明、比較復雜的議論的三個階段模式,閱讀部分不再以文體為中心編排,而結合能力培養目標和課文實際組織單元;
(3)編寫了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供學生在課外閱讀;
(4)設計了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2、新教材的教學重點
閱讀教材,高一階段著重培養理解分析能力;寫作教材第一冊按寫作心理要求編排,著重培養學生個體主體能力;第一冊口語訓練的重點,培養單向的口語交際能力:傾聽、應答。探究性學習著眼于對文學作品主題的多種解讀、書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學策略及實施
1、策略:
(1)改變觀念,加強學習,增強新課標意識,重視知識更新。
(2)重視思維訓練,注重能力培養,增強素質教育意識,扎扎實實學好課本。
(3)重視作文教學,努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
(4)加強語文第二課堂的組織,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輔助作用。
2、實施:
1.教本
(1)進度安排
必修1、2的閱讀教材,著重培養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著由淺入深、分散化解難點的原則,教學安排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單元,后半期完成六、三、四單元。
(2)教學要求
本期教材文體多樣,有詩歌與散文,還有講演詞、序言等,內容比較分散,涉及到古今中外,因而在教學中要突出各種文體的特點,引導學生欣賞與學習并模仿與創作.每個單元的教學都要精心組織,單元內部的各篇課文在突出自身特點的同時,一定要和單元的整體特征和要求相一致。每個單元的教學完成后,要指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小結,明確每單元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2.讀本
根據教本和讀本相結合的原則,為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3.個性研討
著手進行國學的普及,從晨讀入手,選一些經典名句與大家一起涵詠。
【高一語文必須三四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三四年級上冊英語教學工作計劃04-02
高一語文的教學反思02-08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2-29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范文12-30
高一語文《望岳》教學實錄11-17
高一必修語文《雨巷》教學設計12-13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四單元試題08-04
小學語文必須掌握的課外知識12-08
小升初語文必須掌握的課外知識11-06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15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