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目標管理法制定工作計劃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運用目標管理法制定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目標管理法簡介
目標管理是指由下級與上司共同決定具體的績效目標,并且定期檢查完成目標進展情況的一種管理方式。由此而產生的獎勵或處罰則根據目標的完成情況來確定。
目標管理法屬于結果導向型的考評方法之一,以實際產出為基礎,考評的重點是員工工作的成效和勞動的結果。
目標管理體現了現代管理的哲學思想,是領導者與下屬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目標管理法是由員工與主管共同協商制定個人目標,個人的目標依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及相應的部門目標而確定,并與它們盡可能一致;該方法用可觀察、可測量的工作結果作為衡量員工工作績效的標準,以制定的目標作為對員工考評的依據,從而使員工個人的努力目標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減少管理者將精力放到與組織目標無關的工作上的可能性。
目標管理的原則
1、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并且要由單一目標評價,轉變為多目標評價。
2、必須為企業各級各類人員和部門規定目標。如果一項工作沒有特定的目標,這項工作就做不好,部門及人員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扯皮”問題。
3、目標管理的對象包括從領導者到員工的所有人員,大家都要被“目標”所管理。
4、實現目標與考核標準一體化,即按實現目標的程度實施考核,由此決定升降獎懲和工資的高低。
5、強調發揮各類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每個人都要積極參與目標的制定和實施。領導者應允許下級根據企業的總目標設立自己參與制定的目標,以滿足“自我成就”的要求。
6、任何分目標,都不能離開企業總目標自行其是。在企業規模擴大和分成新的部門時,不同部門有可能片面追求各自部門的目標,而這些目標未必有助于實現用戶需要的總目標。企業總目標往往是擺好各種目標位置,實現綜合平衡的結果。
目標管理的實施過程
一般經過以下四個步驟:
1、制定目標,包括了制定目標的依據、對目標進行分類、符合SMART原則、目標須溝通一致等;
2、實施目標;
3、信息反饋處理;
4、檢查實施結果及獎懲。
MBO不是用目標來控制,而是用它們來激勵下級。MBO方式通常有4個共同的要素,它們是:明確目標;參與決策;規定期限和反饋績效。
MBO通過一種專門設計的過程使目標具有可操作性,這種過程一級接一級地將目標分解到組織的各個單位。組織的整體目標被轉換為每一級組織的具體目標,即從整體組織目標到經營單位目標,再到部門目標,最后到個人目標。在此結構中,某一層的目標與下一級的目標連接在一起,而且對每一位員工而言,MBO都提供了具體的個人績效目標。
因此,每個人對他所在單位的成果貢獻都很關鍵。如果所有人都實現了他們各自的目標,則他們所在單位的目標也將達到,而組織整體目標的完成也將成為現實。
目標管理法的優缺點
優點:目標管理法的評價標準直接反映員工的工作內容,結果易于觀測,所以很少出現評價失誤,也適合對員工提供建議,進行反饋和輔導。由于目標管理的過程是員工共同參與的過程,因此,員工工作積極性大為提高,增強了責任心和事業心。目標管理有助于改進組織結構的職責分工。由于組織目標的成果和責任力圖劃歸一個職位或部門,容易發現授權不足與職責不清等缺陷。
缺點:目標管理法沒有在不同部門,不同員工之間設立統一目標,因此難以對員工和不同部門之間的工作績效橫向比較,不能為以后的晉升決策提供依據。
目標管理的主要內容
目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
(1)要有目標。其中,首要關鍵是設定戰略性的整體總目標。一個組織總目標的確定是目標管理的起點。此后,由總目標再分解成各部門各單位和每個人的具體目標。下級的分項目標和個人目標是構成和實現上級總目標的'充分而必要的條件。總目標、分項目標、個人目標,左右相連,上下一貫,彼此制約,融會成目標結構體系,形成一個目標連鎖。目標管理的核心就在于將各項目標予以整合,以目標來統合各部門各單位和個人的不同工作活動及其貢獻,從而實現組織的總目標。
(2)目標管理必須制定出完成目標的周詳嚴密的計劃。健全的計劃既包括目標的訂立,還包括實施目標的方針、政策以及方法、程序的選擇,使各項工作有所依據,循序漸進。計劃是目標管理的基礎,可以使各方面的行動集中于目標。它規定每個目標完成的期限,否則,目標管理就難以實現。
(3)目標管理與組織建設相互為用。目標是組織行動的綱領,是由組織制定、核準并監督執行的。目標從制定到實施都是組織行為的重要表現。它既反映了組織的職能,同時反映了組織和職位的責任與權力。目標管理實質上就是組織管理的一種形式、一個方面。目標管理使權力下放,責權利統一成為可能。目標管理與組織建設必須相互為用,才能互相為功。
(4)普遍地培養人們參與管理的意識,認識到自己是既定目標下的成員,誘導人們為實現目標積極行動,努力實現自己制定的個人目標,從而實現部門單位目標,進而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
(5)必須有有效的考核辦法相配合。考核、評估、驗收目標執行情況,是目標管理的關鍵環節。缺乏考評,目標管理就缺乏反饋過程,目標管理的目的即實現目標的愿望就難以達到。
MBO典型步驟
① 定組織的整體目標和戰略
②在經營單位和部門之間分配主要的目標
③各單位管理者和他們的上級一起設定本部門具體目標
④部門的所有成員參與設定自己的具體目標
⑤管理者與下級共同商定如何實現目標的行動計劃
⑥實施行動計劃
⑦定期檢查實現目標的進展情況,并向有關單位和個人反饋
⑧基于績效的獎勵將促進目標的成功實
一、樹立兩種意識
1、主人翁意識
主人翁意識在企業則表現在有歸屬感、有集體榮譽感,關心集體,關心企業的發展;不過分追求個人的利益,積極主動地為企業的發展、生產管理出謀劃策,干好工作。作為公司的基層管理者,具有“企興我榮,企衰我恥”的意識。要有全局觀,要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問題和工作,而不是僅僅關注本部門甚至個人利益。視工作為事業,視事業為己任,關心和愛護公司的一切,事事為企業著想,處處為企業效力。
2、責任意識:
身為公司的基層管理者,應該具備責任意識,圍繞自己所在崗位上的工作,把如何完成工作、怎樣經營發展公司作為每天需要思考的問題。領導團結員工,敢于負責,科學嚴謹地工作,在出色地完成工作的同時,不斷尋找和解決工作中問題,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產品、工作質量,挖掘潛力。
二、定位三種角色
1、管理者
對基層作業員工來說,基層管理者是直接領導、作業指導和作業評價者,是基層作業人員的幫助者和支持者,是班組的主心骨、帶頭人。
2、下屬和助手
基層管理者是其上級的下屬和助手,其天職就是協助上司工作。一方面必須遵照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另一方面,為上級出謀獻策。再次,工作上務必做到不可喧賓奪主。
3、同事
對本管理部門員工來說,基層管理者是同事、是朋友,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不可高高在上。
三、具有四種能力
基層管理者不能原地踏步,工作和學習一樣重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吾日三省吾身。”會反省,才會有進步。通過反省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不斷地“敲打”自己,提高自己的業務和管理能力等。基層管理者應至少有以下最基本的能力:懂技術、會管理、自控和約束能力、歸納和總結能力。
1、懂業務
基層管理者應熟練掌握所需的專業知識,行業的有關和法律法令、標準、規范,具有專業技能,是本專業的專家,能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及時地采取對策、措施解決問題。
2、會管理
(1)、制定和執行制度能力
基層管理者能根據行業的有關和法律法令、標準、規范,管理原理、工具和方法,依據行業、企業的具體情況,適合生產和發展的需要,制定和執行管理制度。
(2)、計劃工作和目標管理的能力
基層管理者能根據本部門情況制定工作計劃草案,參與公司工作計劃制定工作,并能將上級下達工作計劃,制定具體工作計劃,運用目標管理等,提高員工的參與意識,將各指標和任務分解成員工的任務和目標,并不斷地進行改進和提升。
(3)、協調能力
基層管理者應有一定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為了工作,應熱情、謙虛、能言、善謀,能和各種的人打交道,能做員工思想工作,能解決內部員工的沖突,協調好內外各方面關系。
(4)、組織、授權能力
基層管理者能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任務分配,知人善任、用人所長。基層管理者不能事必躬親,應根據情況,授權是給下屬鍛煉、成長和表現的機會,充分調動和發揮班組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使部門運作達到1+1>2的效果。
3、自控和約束能力
管理者的情緒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還影響到下屬及其他部門的員工,基層管理者必須要有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要清醒、冷靜、理智地對待和處理事件,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情緒波動的狀況,約束自己不當或不良的行為,做到自律。
4、歸納和總結能力
基層管理者要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要善于總結經驗,善于提升管理水平,能準確地把工作等匯報給上級,能用簡潔的語言、簡明扼要地將復雜的事情歸納總結出來,讓員工便于有條理地去執行。
四、做好三項工作
基層管理者應正確運用權力,要擁有健康的心態和開闊的胸懷,和上司和睦相處,在上級領導下,帶好隊伍,建設好團隊,培養人才,樹立良好人形象,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1、建設好團隊,培養人才
(1)、構筑良好的信賴關系
基層管理者要多與員工交流,以之了解更多的情況,同時樹立尊重別人和謙虛的形象。對任何下屬的建議都該認真傾聽,對正確的應及時肯定,對不正確的,應肯定其工作態度,并中肯地解釋。要賞罰分明,要經常稱贊下屬,做到當著很多人的面稱贊下屬,對有過錯的員工,應依情采取不同的批評和處罰措施,一般不當著一個下屬的面批另一個下屬,切忌背后說一個下屬的不好。要時常關心下屬的生活,經常問寒問暖,尤其是在下屬的家人、親友遇到喜慶或危難時,要及時表示祝賀或支持。
(2)、樂觀地面對困難
工作上有困難時,基層管理者要樂觀地對待,做好員工的工作,把困難做為顯示和提高能力的機會,團結員工出主意、想辦法、定方案,竭心盡力解決困難,完成任務。對于失敗,應從容鎮定,和員工找原因,尋找解決方案,合力解決。面對困難或失敗,切不可,遲遲不能自我調整,埋怨這埋怨那,甚至對下屬發泄。
(3)、培養下屬
基層管理者應對員工展開業務指導,傳授必要的知識及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能力。依情給下屬授權,授權后要用人不疑,給他足夠的信任和寬松的環境,把權力下放給下屬,將責任放在自己肩上,讓下屬放開手腳,大膽工作。當工作進展不順利或做得不理想時,不要責怪下屬,還是要及時地給予指導。
2、樹立良好個人形象
(1)、言行一致重承諾
基層管理者要言行一致,不要輕易對下屬許諾,要說到做到,這對下屬有莫大的激勵。
(2)、勇于承擔責任
自己的錯誤不要推卸責任,下屬的錯誤是本人的部分,應勇于承擔。
(3)、不爭榮譽
基層管理者要,擁有支配權和領導權。不要有過分的虛榮心和表現欲。不要和下屬比長較短,把榮譽讓給下屬。應該幫助下屬完善,扶助其成長,一旦下屬工作有了成績,基層管理者有義務為下屬請功和表彰,不要竊取下屬的成果。
3、和上司和睦相處
(1)、做好下情上達
經常向上司報告你的工作進展情況。對上司有問必答,而且清楚、客觀、準確。
(2)、當好助手和下級
作為下屬,其天職就是協助上司工作,要維護上司的尊嚴,不可喧賓奪主。要多傾聽上司的看法和意見,了解上司的處境,在上司遇到困難和危難之時要伸出援助之手。對自己的業務主動提出改善計劃。遇到上司布置任務,不要討價還價,要圓滿完成任務,在工作上力爭干得比上司安排的更全面,結果比上司要求的還好。誠懇接受上司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對錯誤不盲從
對于上司的一些不合適的決策,甚至很明顯的錯誤決斷,應及時向上司提出并尋求合理的建議,不可一味地盲從。若上司的一些不合適的決策已公開,可以回避眾人私下找時機提出,在維護上司尊嚴的同時,盡量讓上司修正決策,進行妥善處理。即使上司一意孤行,你切不可率領下屬進行抵抗,應耐心地溝通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