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死因監測工作工作總結(通用5篇)
時間一晃而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活動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一定有許多的艱難困苦,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吧!那么一般工作總結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死因監測工作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死因監測工作工作總結 1
為認真貫徹落實衛生局年初下達的,疾病預防控制責任目標書,開展好我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及時發現死亡病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好局部地區導致死亡疾病的趨向,我鄉認真開展死亡原因監測工作,按照縣疾控中心死因監測要求和統計方法,在上級相關領導的指導下,在我院死因監測人員和全體鄉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開展死亡原因調查工作,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關心、群眾重視
死亡原因調查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離不開鄉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村干部的關心與支持,更需要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足夠重視。在年初鄉級衛生工作會中,主管衛生副鄉長為抓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和建議,使得我鄉衛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訪調查過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眾知曉死亡原因調查工作的目的和責任后,對死亡原因調查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
二、責任與目標
死亡原因調查工作關系到千家萬戶,主要目的是調查好總結好局部地區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時發現局部地區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發現和排除傳染性疾病、工業污染環境導致相關疾病,及時發現報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壽命值。
三、具體調查方式方法
死亡原因調查工作開展方式主要為進村入戶調查,配合周圍群眾走訪調查,詳細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狀況、疾病情況、生活居住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鄉村醫生對以上情況進行匯總后上報衛生院防保組,衛生院防保組對鄉村醫生上報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后,做出具體死因的判斷并填寫死亡原因醫學證明書,及時上報相關數據。
四、居民死亡數據及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數據
20xx年我鄉人口數為19886人,一至十月死亡55人,其中男性死亡:34人,女性死亡:19人,兒童死亡:2人死亡率為4.25%。
(二)死亡原因分類
感染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4人:占死亡比例的(0.70%)
心血管系統疾病8人:占死亡比例的'(0.45%)
癌癥2人:占死亡比例的(0.05%)
損傷、中毒、和其他疾病31人:占死亡比例的(3.03%)
(三)死亡原因分析
根據以上數據分析,我鄉主要死亡原因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為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外出務工人員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正在成為危害農村居民身體健康的另一個主要疾病。
五、死因調查日前存在的問題
1、由于我鄉地處山區人口居住分散,對于死亡原因調查工作開展的及時性相對困難;
2、農村居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加之農村傳統根深蒂固。死亡人員,特別是老年死亡人員,死前就診基本不到醫院,給死亡原因調查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再就是死者家屬對于死者生前所患疾病描述不夠準確,容易造成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不準確。
六、建議
1、加強鄉醫死亡原因調查工作管理,健全居民死亡原因監測工作的保密制度,對死者及其家屬的情況要保密;
2、加強鄉村醫生死亡原因調查工作培訓,讓鄉村醫生掌握死亡原因調查工作方式方法及技巧;
3、各鄉醫要按要求及時完成每月的死因調查工作,以免造成工作任務的堆積,不利于死因調查工作的開展。
死因監測工作工作總結 2
為認真做好我院死因監測工作,提高我院死亡病例報告工作質量,根據上級要求,我院對20xx年死因監測工作總結如下:
通過認真自查和區疾控中心認真經常督導,目前我院各相關科室人員已經能夠規范完成此項工作。同時我院也已逐項完善死因報告的各種制度,力保死因監測工作順利完成。
20xx年死因信息監測工作,專業技術人員業務技術水準不斷提高,使監測工作基本上進入正常工作運轉。但還存在專業人員工作經驗差,不能完全規范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網絡報告不及時等等問題。我們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適合我鎮開展死因監測的'工作新思路,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為開展好死因信息監測工作打好基礎。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2、加強對報告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工作能力;
3、加強對各科臨床科室死因監測、死亡疾例報告工作的檢查,加強對相關資料的審核,多與區疾控中心溝通、請示匯報;
4、加強質量管理,提高死因監測工作質量;
5、按照區疾控中心的要求,認真做好補報和自查工作。
死因監測工作工作總結 3
按照《全國疾病監測系統死因監測工作規范》及《開縣慢病非傳染性疾病監測督導與檢查方案)》要求,20xx年4月1日我院死因監測領導小組對1季度本院門診部、住院部、(內科、外科、婦科)及轄區內21個村衛生室、2個居委會進行死因監測報告管理質量自查,其自查結果如下:
本轄區由21個村衛生室及2個居委會組成,覆蓋常住人口數40941 人,截至20xx年3月31日,死亡人數93人,報告率100 %,漏報0人。
(一)自查方式:
由我院死因監測領導小組組織開展工作:
1、每月與門診和出入院登記核對死亡病例信息
2、每季度與當地公安,計生部門相核對死亡信息和名冊3、電話核實或入戶調查。
(二) 死亡報告情況
1、轄區報告情況:轄區共有死亡病例 93例,轄區共報告 93例,漏報 0例,漏報率是 0%。其中與相關部門核對得到死亡病例 93例,查出漏報0 例;電話或入戶調查得到死亡 93例,查出漏報 0例。
2、衛生院本季度共掛號 次,門診日志登記 人次。出入院登記人數 ,院內死亡病例登記數2例,報告死亡數 2例。
3、衛生室本季度共掛號 5730次,門診日志登記 5730人次。死亡病例登記數 91例,報告死亡數 91例,要求登記率達100%,死亡醫學證明填寫率達100%,報告及時率達100%,報告完整率達100%、準確率達100%。
死因監測工作工作總結 4
為進一步加強轄區居民死亡報告管理工作,及時指出上一年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下一年度工作開展的思路和方法,特開展了轄區醫療機構年度居民死亡報告管理工作總結。
一、基本概況:
20xx年全年本院收集死亡醫學證明書24份,其中網絡報告死亡卡24份,無漏報,無遲報,網絡報卡率100%,均是臨床診斷。但死亡卡填寫質量偏低,認真查找了轄區醫療機構上半年報告的死亡卡片質量偏低的`原因,將上半年死因網絡報告出現的錯誤和《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填寫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討論。對報告時限、根本死因以及紙質卡片填寫做出進一步的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
醫院領導對項目工作十分重視,切實將項目作為提高我轄區死因調查和居民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成立了死亡調查率項目工作領導小組,醫院分管領導任組長,醫務科等有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死亡死因網報由專職人員負責。
(二)廣泛宣傳發動,營造工作氛圍
為了提高全醫院對死亡報告項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醫院領導充分利墻報、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在全院范圍內開展死因報告卡、網絡直報知識宣教活動,尤其是著重宣傳進行死因管理工作規范管理對提高死亡報告質量和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的重要性,以取得社會、家庭的關心和支持。
總之,經過一年來的努力,在各級各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醫療機構死亡報告管理人員提高了認識,了解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確了今后工作的重點,為以后工作中杜絕漏報、遲報現象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死因監測工作工作總結 5
20xx年我們醫院加強了死因監測工作管理,通過培訓和個案輔導,提高臨床醫生對《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的規范填寫自覺性,使填寫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責任明確
1、根據醫院人事變動及時調整醫院死亡病例報告管理領導小組成員,落實管理職能,領導小組定期聽取死因監測工作管理辦公室的匯報,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討論解決,保證死因監測工作順利開展。
2、各臨床科室主任對本科《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的填寫質量負責,及時督促醫生認真填寫《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檢查是否填寫及時,項目齊全,死因鏈順序符合邏輯。
3、落實主管醫生負責制,對自己主管的.病人發生死亡病例,能及時填寫《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并把四聯單中的第一頁放在指定位置,便于網報員收報。
4、網絡直報人員每天下收傳染病報告卡時必須向科室當班醫生、護士詢問有無《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及時回收報告,七天內完成網絡報告。不管有無,均要科室簽字為證。
5、管理人員按要求將醫院死亡病例報告管理納入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每月死亡病例報告質量進行檢查評分,獎優
罰劣。對存在問題在中層干部會議上通報,督促各臨床科室加強管理。
(二)扎實培訓
1、作為科室學習主要內容,由科主任組織臨床醫生認真學習《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的填寫要求,不斷提高填寫質量。
2、作為醫院培訓內容,在全院醫務人員中開展了一次《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的填寫要求規范的全員培訓,并組織了考試,取得較好效果。
3、對新醫生進行個案輔導,指導完整《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的填寫,提高填寫質量。
(三)成績與不足
1、20xx年12月至20xx年11月共報死亡病例237例,醫院死亡報告率100%,及時率100%,在上級疾控部門的指導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出現率不斷下降,基本達到∠5%上級要求,死因報告正確率95%,死亡報告卡填寫質量不斷提高。
2、個別醫生對死亡病例的病情不太了解,造成死因鏈不齊或存在邏輯錯誤。
【死因監測工作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05-24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04-07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精選11篇)01-22
2018年死因監測工作計劃06-19
鄉衛生院死因監測工作計劃范文05-15
監測工作總結07-15
朱自清的死因05-18
質量監測工作總結04-02
草地監測工作總結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