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的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精品幼兒園大班的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大班的工作總結1
幼兒園大班特色工作總結我們幼兒園是一所名副其實的鄉鎮幼兒園。為了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我園結合農村實際,巧用資源,因地制宜地實施,促進幼兒的發展,為幼兒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的課程理念是:親愛自然,擁抱社會,讓農村幼兒園課程散發“農”味。我班結合幼兒園“農味”特色的特點,縮小范圍,決定以“竹子”為特色開展工作。
一、創設有特色的主題墻和家園欄
我園每個班級活動室都設有一面主題墻,當您走進活動室,醒目的主題墻會首先映入您的眼簾。再看主題墻的內容,您就會明確這個班級最近在開展什么活動。在主題墻的創設中,我們會根據主題的需要把主題墻進行留白,利用家長、幼兒共同搜集的材料,讓幼兒自行設計、自主探索。自由活動時,孩子們會聚集在主題墻前想象、添畫、講述交流、擺弄操作、自主體驗。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教師會及時引導幼兒更改或添加新的內容來完善主題墻,以滿足幼兒的創新意識。在突出主題的基礎上,在融入科學、藝術等方面的內容和活動形式,并加以遷移、整合、創新。通過一次次主題環境的創設,有效促進了目標的順利完成。
同時,我班兩位教師紛紛采用了豐富的農村自然資源(如:稻草、麻袋、竹片、草席、麥草扇等等)進行主題墻和家園欄裝飾。
二、妙用“竹”資源,使區域活動豐富多彩
我們大二班創建了農味特色角——“竹藝坊”,用幾根翠竹搭成一個大框架,架頂上掛滿了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制作的竹制“工藝品”:有涼帽襯和中國結做成的小燈籠;有竹筒和布做成的小鼓;有老師親手畫上古老文字和人物圖案的水桶和籃子墻面上是師幼一起用竹片布置的竹林深處小橋流水、魚兒跳躍、螃蟹橫爬的風景圖。竹柜里擺滿了竹竿、竹片、竹篾、竹筒,供幼兒繪畫、雕刻、編織、制作等。這些特色角的設立,為開展特色區域活動奠定了基礎。
同時,我們在各個區角投入豐富的鄉土材料,有趣多樣的玩法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孩子。我們根據材料的特性,使用同種材料在各個區角活動中創造出豐富的玩法。如竹子:巧手區中有幼兒用竹子釘成框架進行彩帶編織;數學區中有毛竹數數器、毛竹游戲棒以及利用竹子進行高矮粗細排列;音樂區中有竹制打擊樂器;益智區中有竹筒套圈、竹棒拼畫;體育區中有竹筒高蹺、獨輪車;美術角中有竹片畫畫、竹筒黏貼、用水彩筆在竹筒花瓶上畫畫;自然角中有一些野花插在竹筒花瓶里等。又如豆類、谷類:把谷類豆類放進瓶子或布袋里,制成“沙球;投進音樂區,幼兒就能持著“樂器”敲起歡樂的節奏;把豆類投入數學區,幼兒就可以進行分類、數數、排序等;把豆類投入科學區,孩子們即刻沉迷在“沉與浮”的探索中;把豆類、谷類投入美工區,孩子們還能用其拼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畫。
這些活生生的農味產品,極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欲望,孩子們的區角游戲豐富了,編織的、制作的、剪貼的、刺繡的,各種游戲油然而生。孩子們的藝術創作生動了,創意、造型、用色、布局變得有想像、有創意、有童趣,平面的、立體的藝術品千姿百態,各具特色。
三、豐富戶外活動內容,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豐富戶外活動內容,促進農村幼兒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竹玩具的開發利用不僅豐富了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也鍛煉了幼兒的各種運動技能。如,我們利用竹推車、竹高蹺等開展跑的游戲,讓幼兒鍛煉走、跑、推、拉的技能,提高奔跑能力,增強手臂力量;利用細竹竿、竹滾套圈等開展跳躍游戲,訓練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及協調性;利用竹制自制教玩具系列等開展平衡、鉆爬游戲,增強幼兒的身體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這些游戲在讓幼兒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
除了這些高結構的'玩具以外,許多低結構的材料更能讓幼兒通過組合創造出多種玩法。如竹筒和竹篾的組合,我們與幼兒一起從游戲規則、形式、材料使用方法上創新拓展,通過竹篾和竹筒的組合變化,開發出二十多種相關的游戲,有“推小車”“打保齡球”“踩踏梅花樁”“壘高”“鉆山洞”“跳竹篾舞”“點兵點將”等。這些游戲無論場地大小、人數多少都能進行,大大豐富了幼兒活動的內容,使幼兒充分練習鉆爬跑跳等基本動作技能,同時發展他們的平衡感、節奏感、協調性等。又如竹鍬、竹簸箕、竹水槍等玩具,各年齡段的幼兒都喜歡玩,他們可以拿這些工具去玩沙、玩水、玩泥。可見,開發經濟、實用、樸素的竹玩具不僅可以節省有限的經費,還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開發利用竹鄉資源轉變了我班教師的資源觀、觀,解決了農村幼兒園玩教具匱乏的難題,讓農村幼兒在游戲中獲得了發展。開發和利用本土資源為提高我們農村幼兒園辦園質量、創建低成本高質量的農村幼兒開辟了有效的途徑。
精品幼兒園大班的工作總結2
一、對幼兒進行了操作習慣的培養
1、教孩子認識數學書,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學會怎樣愛惜書。
2、教孩子怎樣運用學具,怎樣保管好自己的學具。
我班經過一學期的強化訓練,孩子們已熟練的掌握了學具的操作方法,沒有一人的學具和書丟失。
二、游戲式的教學活動
在課前我認真分析教材,畫好掛圖,準備好所需教具。以培養孩子“主動學習、邏輯推理、創造思考、解決問題”的潛力為主旨,活動以“游戲式數學”的精神為主軸,增強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在簡單、快樂的情境下展開與數學的第一類接觸,在學習歷程中積累足夠的操作經驗,建構完整的數理概念,讓孩子更喜歡數學并養成主動探索,追求知識的興趣和良好品質。
個性是在本期的《組合建構篇》活動中,孩子對變化萬千的方塊學具十分感興趣,我充分抓住孩子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做中學、玩中學、學知識、練思維”的方式,以“手、眼、腦并用,教、學、做合一”的方式,讓幼兒進行學具教學操作活動。透過對學具的嵌入、翻轉、排列、組合,將所需傳授的知識展開,螺旋式深化,運用學具操作活動,引導幼兒把零散的感性知識概括化,促進學習的遷移,構成舉一反三的認知潛力。并且在活動中我注重增強教學的多樣性,提高了孩子的動手操作潛力和主動自學的潛力。
透過一期的學習,孩子在聽故事、玩游戲的快樂環境中學習了量、數、計數、空間與數概念,并進一步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潛力,奠定了一生都受用的基礎。
三、密切的家園合作
家庭是幼兒活動時間最長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接觸時間最久的對象,家長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主角,對于孩子的認知與學習,家長不僅僅不能缺席或忽視,更該擔負部分的職責。所以在活動中我十分注重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協助幼兒園共同構建孩子的心智與學習潛力的發展。
四、取得的成果
1、孩子們對數學活動十分感興趣,明白數學與自己生活的關系,能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3、孩子們對數學活動很有信心,并愿意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相信自己的數學潛力。
3、孩子們能正確翻閱書籍了,養成了良好的操作習慣。
4、孩子們主動自學的潛力提高了,能用多想法、多方法、多模式解決問題的潛力,具有創造思考的潛力、邏輯推理的潛力,有探新的強烈愿望。作為一名普通的幼兒園教師,因為愛,我在教育工作中始終如一的選取了孩子。
因為愛,我期望用自己的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為呵護孩子的健康而書寫每一篇章!我們的教育是為孩子一生打基礎的教育,我們應在教育中不忽略每一個環節,以《綱要》精神為指導,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作好本職工作,提升自身素質,讓愛溫暖每一顆稚嫩的童心,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大班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幼兒園工作總結大班03-23
幼兒園大班工作總結01-05
大班幼兒園工作總結07-01
幼兒園大班工作總結06-16
幼兒園大班的工作總結09-29
幼兒園工作總結大班09-21
幼兒園大班工作總結07-30
幼兒園大班工作總結09-15
幼兒園大班的工作總結08-29
幼兒園大班工作總結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