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蝸牛觀察日記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蝸牛觀察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蝸牛觀察日記1
今天上午,天氣悶熱,我來到院子就開始擺弄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蝸牛在葉子上爬,這是我的腦海中便浮現一連串的問號,“為什么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會有一條白線?”“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
我跑進屋,問正在玩電腦的爸爸,爸爸說:“那既然你想知道答案,為什么不自己動手去找答案呢?”于是,我決定自己動手。
為什么蝸牛爬過的路都會有一條白線?首先,我把蝸牛拿起來,然后去摸蝸牛的身子可是還沒摸到就伸了回去,幾次都是這樣,最后,我拿起一個小石子,把蝸牛殼砸爛,抽出那塊肉,只見下面黏糊糊,還有一些小粒,那是他的腳,那些黏糊糊的東西,是蝸牛的排泄物,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接下來,我要做第二項實驗,“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首先,我找來白菜葉子,饅頭沫和小蟲子,然后捉來三只蝸牛,我給蝸牛編上了號,把它們放在三種事物面前,他么大概非常餓,都爬向自己喜歡的食物,我由此斷定蝸牛是個大害蟲。
通過這次的實驗讓我明白了大自然的奧秘,以后我要多觀察身邊的不同物種。
蝸牛觀察日記2
今天,我在家門口無意中看到了一只小蝸牛。于是,我蹲下來慢慢觀察。
蝸牛身上有一個殼,我想那一定是它的房子。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小蝸牛悄悄地伸出了它的腦袋,尖尖的腦袋上長了兩只小眼睛,還頂著兩只小觸角,像兩只魔棒。我用小木棍一碰它,它就縮回自己的房子里。這只蝸牛真是一只反應靈敏的小家伙。又過了一會兒,它又把頭伸出來,好像在東張西望,覺得沒有什么危險,便又伸出了自己的.頭部,然后又小心翼翼地伸出了它的“尾巴”。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小蝸牛的“尾巴”。哦,原來是它胖乎乎的后半截!小蝸牛舒展開自己的身體后,就慢吞吞地爬呀爬。看它吃力的樣子,我真想幫它一吧!可我的手剛碰它,它又縮回自己的小房子里。
通過這次觀察,我體會到了大自然中的無窮樂趣!
蝸牛觀察日記3
這幾天,爸爸媽媽一有空就陪著我尋找蝸牛。
我們在小區的花壇里,文理學院的草坪里,還有環城河邊的草堆里尋找,卻始終沒有發現蝸牛的蹤影。當我得知班上許多同學找到了蝸牛后很傷心,納悶自己為什么就沒有找到呢?是不是我的運氣太差了?
媽媽笑著跟我說:“也許我們的運氣是比較差,但是有可能我們找的地點和方法不對。如果我們能到一片菜地里找,如果我們能在一下過雨之后就去找,如果我們的觀察力再敏銳一點,說不定我們就能找到蝸牛了。所以做任何事情講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是呀,我不能因為做不好事情就埋怨運氣太差了,這樣是不對的。
正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卻無意間在金時代廣場附近的草堆里看到了一只蝸牛,當時我很興奮。可惜的是,這是一只沒有窩的蝸牛,我真好奇它怎么就沒有待在像“螺螄殼”一樣的'窩里呢?那樣我就能把它抓回家養幾天了。這只蝸牛脖子伸得很長,尾巴也拖得尖尖長長的,它的眼睛長在觸角上面,好像兩盞探照燈,爬起來很慢,但是卻一直向前爬著。
我沒有把蝸牛捉回家,希望它能早點找到它的殼,可以給它遮風擋雨。
蝸牛觀察日記4
有一天早晨,我到樓下散步。咦,這是什么東西呀?原來是一大群可愛的小蝸牛、我小心翼翼地抓了一只最小最厲害的帶回家琢磨。
小半整天背著重重的売,就像收藏家每天帶著寶貝一樣。據牛的牙齒是世界上最多的。有2560多顆,好像天上的呈星那么多,數也數不清,我仔細看它的嘴巴,可惜連一顆牙齒也找不到,好神奇呼!它還長著一條與眾不同的舌頭,因為舌頭上有整亓的尖尖的東西,所以被稱之為“齒舌。”
小蝸牛可以在繩子上、樹葉上、刀刃上等等地方爬行。它就像是一位名存其實能飛走壁的武林高手,但是,它也特別的“懶。”記得有次,我把它放在筷子上叫它爬,它卻一動不動,好像是在做夢一樣。老師告訴我,蝸牛喜歡吃的食物非常豐富,有多汁水果,有雜草,還有軟體動物等等食物。但是我抓的`小蝸牛還很“挑食。”我把梨切成小碎粒給它吃,幾天后梨紋絲不動,我又把菜葉子放它的旁邊,沒一會扎,它就吃得干干凈凈。
通過對蝸牛的觀祭,讓我懂得了許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也給我帶來了歡樂,也激起我養小昆蟲的興超。我喜歡小蝸牛。
蝸牛觀察日記5
“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猜猜這是什么?哈哈,不知道吧!是蝸牛!
今天我在媽媽買回來的菜里發現了一只小蝸牛。蝸牛背上的房子,各式各樣。有寶塔形的,螺旋形的……我的這只蝸牛的殼是螺旋形的,看上去很薄,淡褐色的殼中帶著透明。這就是它的房子了,無論走到哪,蝸牛都會背著房子。它走路是靠它的肚子走的,叫腹足,軟軟的看上去坑坑哇哇的。走路的時候會分泌出一種液體,像水晶一樣非常漂亮,要是你想要捉蝸牛,就可以順著那種液體走就可以找到它。
它有一個小小的嘴吧,別看它的'嘴那么小,卻有數不清的牙齒。在腦門上,長著一對觸角,小小的觸角像兩根針,就像兩根小天線。觸角伸展開來,它不時地刺探著來感覺外界的環境。
它對外界刺激特別敏感,當我把醋滴一滴到它的殼上,它就會馬上縮回殼里,生怕被外面的不明生物傷害了。如果滴一滴啤酒到它的身上,它就會立即身亡,蝸牛最怕的就是啤酒了!
這就是我介紹的蝸牛,一只可愛的蝸牛!
蝸牛觀察日記6
一天,不久下完雨,我走在回家路上,忽然看到草地上面有二只蝸牛,一大一小,我源自好奇心,我當心的把她們帶到了家。我觀查了一下那二只蝸牛,發覺大蝸牛并并不是像大家想像中的那般,只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略微像一點,倆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哪對長觸角上,殼圓溜溜。
近幾天,我也常常盯住蝸牛看。我發現蝸牛是懶惰的,很大的蝸牛,常常一動不動地躺在小盒子上,也會掉到封面上,站著不動。有一次,我觀查了半個鐘頭,那一只大蝸牛便是不愿動一動,我確實心急了,就放了兩塊菜葉子進來吸引住他們。可他們便是不理我!小蝸牛的體殼太薄,人體緩緩動著,它的觸角能夠 伸縮式。用力輕輕地摸一下,小蝸牛會立刻縮成它的殼里。我浮想聯翩的'觀查著小蝸牛,看它是不是吃我給他們提前準備的葉子,發覺他們碰了一下葉子就離開,我又發火又心寒。過了一會兒,我忍不住愛看小蝸牛,我看見一片葉子漏了一個洞。沒多久,這幾塊白菜葉全被那二只蝸牛吃完了。
蝸牛一般 是夜里出去主題活動,喜愛昏暗濕冷的自然環境。它經常漸漸地爬到大白菜葉子上,外伸觸角緩緩的先嘗一嘗味兒,再漸漸地剛開始大餐。
蝸牛觀察日記7
十月十四日,我捉了許多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蝸牛并帶著回家觀察。雖然它們看起來是一個又臟又丑的小家伙,但是它們會時不時的給我帶來樂趣!
你瞧,只見一只只蝸牛扭動著身子趴在瓶沿上。它那走路的樣子十分有趣,項吸鐵石吸住物體一樣。它身子兩邊像海綿似的肉片扭動著,觸角也會跟著一起動,還像在用音樂的節拍鼓勵自己,爬得更快一點。你看,它有時會伸脖子,到處看看,像在觀察周邊環境的動靜;有時碰到它的觸角就會一動一動,好像在跟我們玩;還有時它低著頭嘟著嘴好像在說:主人,摳門!也不給點吃的。我就會給他們放一點新鮮的菜葉,它們就會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了。其中一只各頭大一點的'蝸牛一晃一晃的好像在說:謝謝。主人!我就用手指碰了它一下它那觸角,它立馬縮了回去,像一個害羞的小寶寶。他們吃飽了就會躲到菜葉底下去睡覺了,看他們多休閑呀!
這一只只可愛的蝸牛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一定會好好善待他們的。
蝸牛觀察日記8
今天我在花園里撿了一只趴在墻壁上顯得很干燥的蝸牛,還有一只正在花盆邊散步的蝸牛,我好奇的將它們放在一個玻璃瓶里觀察。先往瓶子里倒了一些水,又放了一片葉子,看它們的反應。
不一會,那只散步的蝸牛從殼里探出頭來,很快的通過葉子爬到了瓶口,沿著邊邊轉圈圈。看著這只可愛的蝸牛我的心里出現了兩個疑問:第一,為什么兩只蝸牛表現不一樣,一只活潑,一只卻趴在墻上一動不動呢?難道是受到了驚嚇?第二,它為什么喜歡縮在殼里只有在有水的時候才伸出頭來呢?
經過我仔細觀察、查資料、問媽媽,終于得到了答案。原來縮在殼里是因為它喜歡潮濕的地方,它的殼里就是潮濕的。資料上說:冬季,蝸牛用黏液形成的薄膜將殼的開口處封得嚴嚴實實,躲在里面過冬。可能剛才這只墻壁上的.小蝸牛已經冬眠了。而那只活潑的蝸牛是因為今天媽媽沖洗了花園,又澆了花,它一定是住在花盆的泥土里,所以它爬出來散步了。
這時,那只冬眠的小蝸牛終于蘇醒了,懶洋洋的伸出了小腦袋。好像在說我吵醒它了。通過這個有趣的實驗,讓我學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識,我會繼續觀察下去的。
蝸牛觀察日記9
20xx年10月24日星期二多云
我們今天老師要求要捉一只或買一只小動物,我選擇的是蝸牛。我從自家(露天)小花園里捉了兩只蝸牛,把它養了起來,它們的樣子小小的,有兩只細細長長的'處,如果你仔細看,還會發現,他的牙齒的數量,你是數不清的。
20xx年10月25日星期三多云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脾氣。我養的這兩只蝸牛,他們都有著很固執的脾氣,把它放進水里,他非要爬上岸來。
20xx年10月28日星期六多云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嬉戲,我養的這兩只小蝸牛。他們倆很喜歡在一起玩,有時,一只蝸牛爬在另一只蝸牛的身上,有時,另外一只蝸牛爬在一只蝸牛的身上,他們都是一對不離不棄的好伙伴。
20xx年10月29日星期天多云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進食,我養的這兩只小蝸牛。進食的速度,都很慢很慢。我先放了幾片葉子在他身旁,過了一個小時,我去看它們,發現葉子才少了一片。
20xx年11月7日星期二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休息,他們只要一睡著就一動不動,把頭縮進了殼里,只有用水,泡一會兒她才能醒來。
蝸牛觀察日記10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一篇觀察日記,我眨眨眼睛想想應該寫什么?啊,想到了!就寫寫我家的那群小蝸牛吧!
我剛把那些小蝸牛抓回來的時候,我把它們放進了一個塑料盒子里,我又在上面打了幾個孔。這就是它們的房子啦!
我的小蝸牛有兩條長長的觸角,觸角上面各長著一只小眼睛。只要你點一下它的觸角,它就不知收到哪里去了!它有一個粘粘的身體,不管是倒著爬還是斜著爬,它都不怕。可它們個個都是十足的'膽小鬼,一點點聲響就把他們嚇得縮進殼里不敢出來,我看得哈哈大笑。慢慢的,它們感覺安全了,就又從殼里探出來玩耍。“這些聰明的小蝸牛,還會裝死。”我心里想。
它們都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拉大便,每當我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小蝸牛。每次蓋子上都是大便,惡心極了!我還得給它們沖洗呀,整理房子呀,換菜葉呀,真麻煩。
我想做個實驗,看蝸牛怕不怕水。我往它們的房子里加了一點水,蝸牛不但不怕,反而還高興地爬來爬去。所以我知道了蝸牛它并不怕水。
我有一些又聰明又可愛的小蝸牛,我會好好飼養它們的!
蝸牛觀察日記11
昨天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的生活方法。放學后,我回到家,做完作業,吃完晚飯,我和爸爸拿上電筒,盒子,我們就開始尋找蝸牛。
我們分頭開始找,過了好一會兒,爸爸找到了我,把手攤開來給我看,“天哪!一只蝸牛,而且是一只很大的蝸牛。”我喊到。爸爸對我笑了笑,于是我想“我可不能輸給爸爸。”過了一會兒,我找到了兩只蝸牛,我真的`是太高興了!這時,爸爸也回來了,爸爸手里有三只蝸牛!我真是佩服,我們把蝸牛放到盒子里,帶回了家。
回到家,我帶著盒子高興地跑到房間,放到書桌上,找開臺燈,又跑出房間,拿來幾片菜葉,放到里面,我就興奮地坐下來,滿懷期待地觀察蝸牛們會怎么做。
一會兒,三只蝸牛開吃了,仔細看,你還會看見嘴巴在動,而且葉片上還有花紋。不一會兒一片葉子好像都要吃完了,另外兩只蝸牛正在爬來爬去,好像正在探索這個新地方,又過了一會兒,有兩只蝸牛爬上了盒子的墻,我怕它們爬出來,我就把它放到了下面,到了七點,一些蝸牛都睡覺了,唯獨只有兩只蝸牛在拉大便。過了一會兒它們倆終于睡下了,蝸牛真是神奇啊!
我第一回覺得,蝸牛真的是太神奇了!
蝸牛觀察日記12
最近,科學課要求我們觀察小動物,我買了兩只蝸牛,一大一小。大蝸牛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稍微像一點,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殼圓圓。
這幾天,我就經常盯著蝸牛看。我發現蝸牛比較懶,特別是大蝸牛,經常會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里,也會倒掛在盒蓋上,紋絲不動。有一次,我觀察了大半個小時,那一只大蝸牛就是不肯動一動,我實在著急了,就放了兩片菜葉子進去吸引它們。可它們就是不理我!小蝸牛體殼很薄,身體徐徐動著,它觸角可以伸縮。用手輕輕摸一下,小蝸牛會馬上縮到它殼里。我目不轉睛觀察著小蝸牛,看它是否吃我給它們準備葉子,發現它們碰了一下葉子就離開了,我又生氣又失望。過了一會兒,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蝸牛,我一看葉子少了一個大洞。不久,這幾片白菜葉全被那兩只蝸牛吃光了。
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喜歡陰暗潮濕環境。它常常慢慢地爬到白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先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蝸牛觀察日記13
蝸牛與蛞蝓同屬軟體動物,然而蝸牛卻多了一座“房屋”。你知道蝸牛這個名字是怎樣得來的嗎?嘻嘻,其實很簡單,因為蝸牛的頭上生著一對觸角,很像牛角,所以得名“蝸牛”。
在小的時候我經常捉蝸牛來玩,甚至和別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蝸牛跑得快。可是我一直感到奇怪:為什么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沿線?為了找到答案我一直在觀察蝸牛,把蝸牛翻過身,甚至把蝸牛取出殼外。我就這樣癡迷的觀察了整整一個多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得到了結果。
通過一個月的觀察我發現:蝸牛頭上的觸角頂端有一對眼睛,但在強光下看不遠,只能在弱光下才能看見遠一點的東西。所以它總是在黃昏和夜間出來活動。蝸牛的身體很軟弱,爬行時從足腺中不斷分泌出一種滑膩膩的粘液,以減輕足部與路面的摩擦,這樣有利于加快足部的移動。這種粘液于空氣接觸干燥后,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亮,所以蝸牛爬過的地,總留著一條亮晶晶的痕跡。
發現了蝸牛的秘密讓我感到很開心,因為從中讓我知道:只要對事情有信心,有耐心,那么就可以從中發現很多秘密。
蝸牛觀察日記14
最愛爺爺!因為他總是帶給我驚喜。今天,當爺爺把我帶到垃圾籮旁,送給我這只肥肥的蝸牛時,我興奮得差點跳了起來。
這可是比我的小拳頭還大的.一只蝸牛,肥肥的身體上還有一個像陀螺一樣的殼。我好想知道,蝸牛有沒有觸角呢?有幾對呢?于是我等著蝸牛把頭探出來好觀察。過了一會兒,蝸牛真的把頭探出來了,我站在蝸牛后面害怕嚇著它。我發現蝸牛有兩對像雷達一樣的觸角,我試著碰它的觸角,一碰,它立刻把觸角收了回去。我想,真是個膽小鬼。
蝸牛的嘴巴長在很奇特的地方,在頭的最底下。有次我在蝸牛周圍放滿蘋果皮,想看它吃東西。可是過了半天,一點動靜也沒有,我把它拿開一看,蘋果皮已經被咬了個大洞。
真幸福!在我的陽臺上又多了一只小寵物。
蝸牛觀察日記15
今天我抓了一只蝸牛,它的殼是透明的,有一條柔軟而又有彈性的腹部。頭上有兩條像天線一樣的觸角,上面有兩只小小的眼睛。它的`嘴巴小小的,很可愛。
我把它放到地上,它想要逃跑。雖然它已經很努力了,可是還是爬的很慢很慢。我心想這是為什么呢?我用手碰一下它的觸角,它立馬縮了回去,我又碰了一下它的身體,它整個都縮進殼里了,我心想:“咦,它在殼里能看得見外面嗎?”
回到家,我拿媽媽的手機查了百度,這才知道,原來蝸牛的移動是靠肌肉的蠕動與地面的摩擦力、身體分泌的水分來進行的,而且它身上的殼,壓力很大,所以爬地很慢。它的觸角是用來感覺外界環境的器官,觸角上的眼睛可以看見外面的東西,它的觸角還起到鼻子的作用,可以聞見味道。這樣有用的東西,當然需要好好保護,所以會有一碰就縮進去的本能。蝸牛殼上面有一圈一圈的圖案,那就像它的潛望鏡一樣,可以在殼里看到外界發生的事情。
我抓的這只蝸牛,個子雖然不到10厘米,但是它的本領可真大啊!
【蝸牛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蝸牛的觀察日記10-09
觀察蝸牛的日記06-01
觀察蝸牛日記06-01
蝸牛觀察日記12-22
蝸牛的觀察日記01-14
蝸牛觀察日記06-13
蝸牛觀察日記05-30
觀察蝸牛日記02-02
蝸牛觀察日記08-21
觀察日記蝸牛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