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到底應如何擬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一、指導思想
實行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是以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出發點,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目的,以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為核心,建立以街道、社區(村)、生產經營單位為主體的三級管理體系,形成各司其職、相互聯動、綜合監管的工作機制。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覆蓋全轄區、責任到人、職能到位的安全生產網絡,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為構建和諧蓮池,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做到定人、定崗、定責,確保安全監管工作無遺漏、全覆蓋,達到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橫到邊、縱到底”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安全隱患整治責任明確、落實到位的要求,形成轄區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的長效管理機制。實現“一個目標”即: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建立“三級管理體系”即:街道、社區(村)、生產經營單位為主體的管理體系。深化“五個重點安全監管”即: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消防安全、生產性企業安全及公共聚集場所安全。
三、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實行網格化安全管理機制,劃分安全生產責任區,明確安全管理責任區和工作職責。要落實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街道每年必須與轄區內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同時與各社區(村)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把轄區內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認真抓好。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持”的管理體制和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切實做好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
(一)、責任區領導是街道加強對社區(村)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對轄區內的生產經營單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實行“屬地化管理”并負總責。
(二)、社區(村)主任是本轄區范圍內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轄區安全生產工作實行負全面責任。
(三)、網格化責任區的劃分。以社區(村)為基本單位,共劃分為12個責任區(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名單附后)。各社區(村)根據轄區面積、單位數量等再劃分單元格,每個單元格設安全生產巡查員進行巡查。安全生產巡查員要定期進行日常巡查,并填寫好巡查記錄。各責任區領導、指導員和工作人員每周三下午下各責任區進行工作指導和安全檢查。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做好安全事故防范工作。
四、工作職責
(一)、堅持“責任分解”、“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條塊結合。網格化安全管理各責任單位、責任人要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規定,切實履行安全管理職責,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對實施網格化管理的每一個網格內的責任單位與責任人實行定崗位、定職責、定考核機制,切實做到工作到人、責任到位。要經常檢查重點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要指派專人負責,跟蹤落實各項管理措施。安全巡查員要加強對重點單位的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以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網格化管理的實施是進一步規范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活動,引導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規范安全生產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整改隱患設備設施、完善安全防護裝置、落實員工安全培訓教育等措施,督促企業變被動為主動,徹底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自律與自我監管。要督促生產經營單位企業嚴格落實各行業安全監管的要求,組織主要負責人培訓、召開企業負責人座談會、警示會、現場會等方式進行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掛牌整治,專人跟蹤等方式進行隱患整改督導。
(三)、向轄區所有企業宣傳《安全生產法》、《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年內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集中教育活動兩次以上,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全方位立體式的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大教育活動。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實施網絡化安全管理,是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抓好基層的安全管理工作。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的開展,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措施,認真組織實施。
(二)加強考核,確保工作實效。在網格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實行定期通報制度,各社區要及時把安全管理工作情況上報街道安監中隊,并把報送信息列為年度考核內容之一。每季度對落實安全生產網絡化管理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對好的安全管理方法機制進行宣傳和弘揚,對安全管理的新問題新思路進行探討,對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力、措施不嚴,造成不良影響的單位進行批評。對有關工作人員沒有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導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生產安全管理制度05-22
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06-25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04-24
安全生產檢查管理制度04-26
企業生產安全管理制度08-30
安全生產獎懲管理制度08-29
安全生產會議管理制度08-20
安全生產調度管理制度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