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制度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職管理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職管理制度1
(一)按文規定提前退崗休養年齡必須為干部編制男教工滿5周歲及以上、女教工滿50周歲及以上,屬聘用制干部、工勤編制男職工滿5周歲、女職工滿45周歲及以上。
(二)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五年內并且連續工齡十年以上因體弱多病等原因難以堅持正常工作的'固定制職工,經醫生證明確屬無法再返教育教學工作崗位,經本人申請,學校領導同意,教育局批準,方可辦理"待退休"。長病假人員不屬"待退休"之列。
(三)"待退休"人員待遇按國家規定:本人基本工資按退休人員比例計算"待退休"費,(不包括教育工作者津貼,浮動包干工資、書報費、獎金)房貼物價補貼照發,待退休費作為繳納養老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費的基數。
(四)"待退休"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后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享受國家規定的一切退休待遇。
(五)"待退休"人員在待退休期間的工齡計算、國家調整工資及津貼均按文件規定政策執行。
(六)經批準同意"待退休"者在未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本人不得提出恢復上崗。
(七)本辦法解釋權在學校行政主管領導及校務委員會。
(八)本管理辦法與國家規定的待退休辦法相抵觸時按國家規定辦法執行。
中職管理制度2
1、勞務管理
人員的調配、排班、勤務、嚴格考勤、員工的情緒管理、新進員工的技術培訓以及安全操作、生產現場的衛生、班組的建設等都屬于勞務管理。
2、生產管理職責
生產管理職責包括現場作業、人員管理、產品質量、制造成本、材料管理、機器保養等等。
3、輔助上級
班組長應及時、準確的向上級反映工作中的實際情況,提出自己的建議,做好上級領導的`參謀助手。但不少班組長目前卻僅僅停留在通常的人員調配和生產排班上,沒有充分發揮出班組長的領導和示范作用。
【中職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中職教學管理制度03-14
中職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合集)06-21
中職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精選9篇)08-16
中職學校庫房管理制度(精選8篇)07-25
中職學校德育的管理制度(精選7篇)11-14
中職學校后勤的管理制度(精選8篇)11-14
中職教師管理制度通用03-14
中職學校實驗室管理制度(精選7篇)06-16
中職學生宿舍衛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