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成語與中華民族精神

時間:2021-10-20 12:04:00 古籍 我要投稿

《周易》中的成語與中華民族精神

  《周易》作為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在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質規律的同時,還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周易》中的成語與中華民族精神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易》中的成語與中華民族精神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原”。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于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余條成語源出《周易》經傳。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其中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堪稱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某個方面內容的經典概括,對后世影響持久而深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當繼續發揮這種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一)“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進取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語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的“自強不息”這條成語,就是對這種精神的經典概括。作為一種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自強不息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拼搏進取、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力量源泉。

  《周易》成語中,從不同方面強調這種進取精神的還有“朝乾夕惕”、“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勤勞是中華民族進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個表現。中華民族素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盤古開天辟地、神農遍嘗百草、虞舜勤勞躬耕等古代的神話、傳說,就突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品格。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勤勞,就不會創造出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由《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一語而濃縮成的“朝乾夕惕”這條成語,就是強調勤勉謹慎的。

  “持之以恒”這條成語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這也是中華民族進取精神的一個重要表現。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面對各種坎坷磨難,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民族進步和發展的追求。可以說,正是這種“持之以恒”的品格,才使中華民族始終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

  《周易雜》中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的記載,后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革故鼎新”這個成語。這是對中華民族除舊布新發展觀念的準確概括,它是中華民族進取精神的又一重要內容,是我們民族進步的靈魂和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二)“厚德載物”的寬容精神

  寬容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語出《周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的“厚德載物”這條成語,就是對這種精神的經典概括。它要求一個人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像大地承載萬物、生長萬物那樣,在為人處世方面心胸開闊,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周易》成語中,提倡這種寬容精神的還有“殊途同歸”。《周易系辭下》有“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的記載,后形成了“殊途同歸”這個成語。現在我們使用這條成語,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結果”,但其語源卻是提倡不同派別、不同類型的思想相互滲透、彼此交融,從而在共同的目標下實現有機的融合,實際表現的是寬容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即強烈的兼容意識。

  (三)“同心協力”的團結精神

  中華民族一向對團結統一有著深刻的認識,自古就有“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荀子王制篇》)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的思想,認為只要內部和諧團結,上下齊心合力,力量就會增大,就能無往而不勝。《周易系辭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之語,這段話后來形成了兩條成語:一條是“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意思是說兩個人一條心,力量很大,好像鋒利的刀劍能斬斷銅鐵;一條是“金蘭之友”,用來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兩條成語均是強調團結的力量。

  (四)“信及豚魚”的誠信精神

  “誠信”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其內涵就是“誠實守信”。中華民族是崇尚誠信的民族,在求生存、求發展的歷史過程中,視誠信為做人、立業和處世之本。《周易乾》中有“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后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修辭立誠”這條成語,就是告誡人們要注重文化教養,做到立身誠實。《周易》成語中突出表現“誠信”內容的還有兩條:一條是由《周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一語提取出來的“信及豚魚”,意思是對小豬和魚這樣微賤的東西也講信用,形容非常講信用;另一條是由《周易乾》中的“閑邪存其誠”一語濃縮而成的“閑邪存誠”,意思是防范邪惡,存其真誠。

  (五)“卑以自牧”的謙虛精神

  “謙虛”是中華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謙卦”,便是專門論述人應該具備謙虛美德的,其卦辭“謙:亨,君子有終”,則表明謙道美善可行。《周易》成語中涉及到謙虛美德的主要有“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謙尊而光”、“大而能謙”等。

  《周易謙》中有“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的記載,后形成了“謙謙君子”和“卑以自牧”這兩條成語。“謙謙君子”當初是指非常謙虛、非常有修養的人。后來語義發生了變化,才用來指那些故作謙虛而實際虛偽的人。“卑以自牧”則是要求保持謙虛的態度,提高自身的修養。

  “謙尊而光”也出自《周易謙》。《周易謙》云:“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孔穎達疏:“尊者有謙而更光明盛大,卑謙而不可逾越。”意思是尊者謙虛而更顯示其美德。

  出自《周易序》“有大者,不可以盈,有大而能謙必豫”一語中的“大而能謙”這條成語,后用來指既有一定的知識、名望、地位或財產等,又能夠謙虛待人的人。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在《周易》成語中均有著生動的表現,《周易》成語在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方面有著杰出的貢獻。研究《周易》成語所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對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周易》中的成語與中華民族精神】相關文章:

《老子》與《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較06-05

《老子》與《周易》中民族精神的比較研究07-05

《周易》中的“類”與“推”12-01

《周易》中“孚”思想的產生與發展11-24

《周易》成語智慧與中國的傳統文化11-11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作文2500字03-31

《周易》與《樂記》05-12

象棋與《周易》11-11

《周易》中的設計思想11-19

《周易》中“時”的思想11-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乱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男人的天堂 | 亚洲欧美卡通在线另类 | 限制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