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問學原文翻譯

時間:2023-03-17 13:04:10 少爍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師曠問學原文翻譯

  《師曠問學》選自《說苑·建本》,講述了樂師曠勸晉平公學習的故事,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師曠問學原文翻譯,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原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秉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熟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釋

  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君主。

  2.師曠:晉國樂師,字子野。

  3.于:對,向。

  4.恐:恐懼;害怕。

  5.暮:晚了,遲了。

  6.秉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后來的蠟燭。

  7.安: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8.戲:戲弄

  9.其:自己的。

  10.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意為瞎眼的臣子。

  11.聞:聽說。

  12.陽:太陽的光亮。

  13.孰與:固定格式,常用作比較選擇,譯作“。與。相比,哪一個”。

  14.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6.善哉:說得好啊!

  17.日出之陽:初升的太陽,早晨的太陽.之,的.

  18.日中之光:正午的太陽光.

  19.好:愛好.

  20.選自《說苑》

  21.為:作

  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么不點上蠟燭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

  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點火燭一樣明亮,點上火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角色介紹

  晉平公(?―公元前532年),姬姓,名彪,晉悼公之子,春秋時期晉國國君,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在位。

  晉平公即位之初,與楚國發生湛阪之戰,獲得勝利。公元前552年,同宋、衛等國結盟,再度恢復晉國的霸業。在位后期由于大興土木、不務政事,致使大權旁落至六卿。公元前532年,晉平公去世,謚號”平“,其子公子夷繼位,是為晉昭公。

  師曠,字子野,山西洪洞人,春秋時著名樂師、道家。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以“師曠之聰”聞名于后世。

  文章道理

  活到老,學到老。或者是學無止境,終身學習,受益終生。晉平公所說的“暮”:指現在想要讀書已經太遲了。師曠所說的“暮”:指晚上的時間太晚了。

  點評鑒賞

  1.《說苑》中“師曠論學”的故事里,七十高齡的晉平公還想學習,以提高個人素質,提升執政能力,但他又擔心歲數太大,為時已晚,便向著名樂師師曠請教,師曠勸國君炳燭而學,并形象地將人生的三個階段即少年、壯年、老年的學習分別喻為旭日東升、烈日當空和蠟燭之光。

  這三個比喻里就蘊含著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內,尤其是燭光精神對人們的啟迪更大。可見終身學習的理念古已有之,并非今人獨創,學習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活動,是積極消費人生的一種表現形式,“少壯”要努力,“老大”不傷悲,活到老學到老。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新知識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窮,誰不學習誰就會跟不上時代步伐,成為落伍者,終被社會所淘汰。

  2.學習是為了照亮人的行程,指導人的行動。這里,師礦用“日出”、“日中”、“炳燭”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和人生學習的三個階段,是十分形象的。

  人與動物的區別,恐怕就在于人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學習是提高生活質量的捷徑,學與不學是根本不同的,什么時候學習都不遲。人到老年,精力和記憶力都大大衰退,比起青年人來,學習上的確存在更大的困難。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困難再大也是能夠克服的。 在世界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當一個知識盲、科技盲已經行不通了,隨著我國加入WTO,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學習對于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我們是否因為歲數大一點就不學習了呢?這里應該問自己一聲:“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作者

  劉向(約公元前77年—公元前年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楚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漢朝宗室,先祖為豐縣劉邦異母弟劉交。劉向是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榖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戰國策》等書,其著作《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山海經》是其與其子劉歆共同編訂。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師曠問學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師曠論學原文及翻譯07-18

《師曠問學》文言文翻譯03-01

《師曠論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1-02

師曠勸學原文及翻譯09-16

《師曠勸學》原文及翻譯07-19

師曠勸學原文翻譯04-14

《師曠問學》閱讀答案11-28

師曠勸學的原文及其翻譯11-06

《師曠論鐘調》原文及翻譯06-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级做a免费观看久久 | 亚洲中文字无幕码中文字 | 中国浓毛少妇毛茸茸 | 日本在亚洲A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