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窯賦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4-11-25 21:04:48 思穎 古籍 我要投稿

寒窯賦原文及翻譯

  《破窯賦》,又名《寒窯賦》、《勸世章》,是北宋賢宰相呂蒙正的作品,呂蒙正曾任當時太子(即位后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這篇文章呂蒙正為了勸誡太子而創作的。下面為大家帶來了寒窯賦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寒窯賦

  (宋)呂蒙正

  蓋聞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雄雞兩翼,飛不如鴉。

  馬有千里之能,非人力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時運不能自通。

  文章蓋世,孔子厄于陳菜;武略超群,姜公釣于渭水。

  顏淵命短,原非兇惡之徒;盜跖延年,豈是善良之輩?

  堯舜圣明,卻生不肖之子;瞽鯀愚頑,反有大孝之男。

  張良原是布衣,蕭何曾為縣吏。

  晏子無五尺之軀,封為齊國宰相;孔明無縛雞之力,拜作蜀漢軍師。

  霸王英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柔弱,竟有江山萬里。

  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安邦之志,一生不遇。

  韓信未遇,乞食瓢母,受辱跨下,及至運通,腰系三齊之印;

  白起受命,統兵百萬,坑滅趙卒,一旦時衰,死于陰人之手。

  是故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滿腹經綸,皓首仍居深山。

  青樓女子,時來配作夫人;深閨嬌娥,運退反為娼妓。

  窈窕淑女,卻招愚莽之夫;俊秀才郎,反配粗丑之婦。

  蛟龍無雨,潛身魚鱉之中;君子失時,拱手小人之下。

  衣敝缊袍,常存禮儀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

  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

  初貧君子,已成天然骨格;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有先貧而后富,有老壯而少衰。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里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昔居洛陽,日乞僧食,夜宿寒窯。思衣則不能遮其體,思食則不能飽其饑。夏日求瓜,失足矮墻之下;冬日取暖,廢襟爐火之中。上人憎,下人厭,人道吾賤也。非吾賤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今在朝堂,官至極品,位居三公。鞠躬一人之下,列職萬人之上。擁撻百僚之杖,握斬鄙吝之劍。思衣則有綾羅綢緞,思食則有山珍海味。出則有虎將相隨,入則有佳人臨側。上人趨,下人羨,人道吾貴也。非吾貴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恃,貧賤不可盡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翻譯

  堯舜為古代明君。相傳堯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均為不肖之子。這樣,堯將帝位傳給了以孝著稱的舜,而舜也將帝位傳給了治水有功的禹。

  相傳瞽之子為舜,瞽是個盲人,舜的母親去世后,瞽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里,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驁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表現出的非凡品德受到了眾人的稱頌。

  相傳鯀之子為禹,堯時,洪水為害,堯命鯀去治水。鯀用堵塞的辦法治水,結果導致洪水泛濫,被殺。禹汲取教訓,采用疏導的辦法治水,終于制服了洪水。治水期間,還三過家門而不入,受到百姓擁戴。禹后傳位給子啟,開啟了我國“家天下”的歷史。

  北宋宰相呂蒙正,洛陽人,幼年貧苦,孜孜好學。宋太宗、真宗兩朝,他曾三居相位,封昭文館大學士、太子太師、蔡國公。真宗景德二年辭歸洛陽,在伊水上流建宅,木茂竹盛,后世稱呂文穆園。

  呂蒙正年少喪家,尊先父遺囑變賣家產,寄于尼姑庵中學習佛家經典。久而久之,尼庵寺的住持開始嫌惡呂蒙正,呂蒙正只好流落街頭,以乞食為生。夜晚就在洛陽城外的破窯內休息睡覺。

  傳說有一天太白金星給他托夢說:當年相爺之女劉月娥正在城中奉旨搭建彩樓招親,他們有前世因緣,讓他前去領親。呂蒙正醒后,想知道事情真相就前去觀看。果然劉府有人在繡樓之上欲拋繡球,以定終身。劉月娥因是奉旨出嫁,又沒在繡樓之下發現自己的意中人,就故意將繡球投向臺下的一個乞丐,想給些銀子打發此人后,解決奉旨出嫁一事。而此人正是呂蒙正。呂蒙正前去認親,相爺見到他的模樣,十分生氣,就吩咐下人給他一百兩銀子打發他走,否則就打斷他的雙腿。呂蒙正不答應。此時劉月娥也到堂前觀看熱鬧,看出呂蒙正舉手投足之間有股才氣,將來必成大器,于是不顧家人反對與呂蒙正一同寄宿破窯。

  呂蒙正不忍千金小姐與他一同受苦,而小姐卻勸他多讀詩書以便日后能有一番作為。一日,呂蒙正討得一條黃瓜,在橋頭之上欲切成兩半,一半已用一半分與夫人,卻失手掉于水于。呂對天長嘆:天欲誅我,我何能生?萬念俱灰,跳入河中。但卻沒有被淹死。在岸邊暈迷之際,隱約聽得有人告訴他說:你已苦盡甘來,即日可進京趕考必中頭名。

  呂蒙正因年少于僧院長大,熟讀各部經書,深得佛學精髓。唯他試卷與眾不同,沒有長篇大論,卻抓住佛學悟“空”受“苦”的道理,看淡一切名利。他的言論受到大學士的賞識,果然金榜題名,位列三公。

  由于受傳統觀影響太深,有人認為呂蒙正的思想過于保守消極,因此呂蒙正的許多文章典籍都已失傳。在《宋。呂文穆公傳》中,這首《破窯賦》被公認是呂蒙正的經典之作。呂當初以此文教化太子,傳說中太子(真宗)年少時目中無人,沒有哪個太師敢當面教訓太子。而太子讀過此文后,一改常態,此后常虛心向他人請教,最終成為真宗皇帝。

  文中列舉了自古以來諸多名人各種命運和磨難,擺事實講道理,十分巧妙地把太子這種傲慢的態度將要造成的后果引喻出來。可以這么說,呂蒙正不僅是太子的老師,也是天下學子的老師啊。

  呂蒙正,宋朝宰相,幼時被父遺棄,受盡人間貧寒冷眼,曾與母同住寒窯,以乞討為生。后發奮讀書,最終官至極品。從被人鄙視到被人高眼,深感天道無常、人情冷暖,故作“破窯賦”。文章中盡管有過分認命的觀點,但確有不少醒世恒言。勸君常讀破窯賦,從此莫要看人低。

  注釋

  翼:翅膀。

  蓋:語氣助詞,不翻譯。

  聞:聽說。

  淫:過度;無節制。

  移:改變;動搖。

  厄于:受困。

  不肖:一般指不孝順。

  愚頑:愚昧而頑固。

  滿腹文章:一肚子的學問和文章。比喻很有才華。

  才疏學淺: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乍富:突然變得富貴。

  寓居:古代指寄居他國的官僚貴族;后泛指失勢寄居他鄉的地主紳士等人。

  觴:酒杯。

  創作背景

  呂蒙正出身貧寒,深刻體會窮人的苦難,所以讀書勤奮、工作勤奮、愛民勤奮。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后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所以他寫了一段《破窯賦》。

  《破窯賦》系呂蒙正之《勸世章》,又稱《寒窯賦》。由于受傳統觀影響太深,有人認為呂蒙正的思想過于保守消極,因此呂蒙正的許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呂文穆公傳》中這首破窯賦被看作是呂蒙正的經典之作。相傳當初是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呂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師。當時太子(后來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無人,沒有哪個太師敢當面教訓太子。呂蒙正決定寫一篇文章,來告誡太子。于是寫了這篇《破窯賦》。這篇文章,雖然內容短小,但是卻包含了無窮智慧,聰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據說太子讀過此文后,一改常態,常虛心向他人請教。

  作者簡介

  呂蒙正(944或946—1011),北宋大臣。字圣功,洛陽(今屬河南省)人。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丁丑科狀元。授將作監丞,通判升州。再著作郎,入值史館。公元980年(太平興國五年),拜左補闕,知制誥。后任參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拜為宰相。為人質厚寬簡,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不允者,必不強力推行。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貶為吏部尚書。兩年后復以本官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再度罷相。真宗即位,任命呂蒙正為左仆射。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后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不久,因病辭官,回歸故里。卒謚文穆,贈中書令。

  文字賞析

  《破窯賦》透出的是人生命運和天地自然變化循環的思想,文章以自己從凄慘到富貴的經歷,列舉了自古以來歷史上諸多名人經歷的各種命運和磨難,擺事實講道理,來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起落落。

  人生的始與終,在無運與有運、得時與失時的這種天地時空自然變化循環中,會產生天差地別和意想不到的人為和自然變化。只有經歷過太多苦難滄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夠體會到最深刻地天道無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變化,才會體會到在人困、人為和天地自然變化循環中,命運的巨烈地沉浮與很多人生無奈的結局。

  呂蒙正尋求的是他的聽天地循環變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的的人困人為的人生智慧。開篇就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以及最后“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并且要“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呂蒙正在作品中透出這樣一種思想: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的變化中,人要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的人困人為努力的思想。天尚有不測之風云,人尚有旦夕之禍福,呂蒙正提示人們要重視自然界的星移物換,隨著時間變遷,人與事都會帶來巨大落差并對人產生很大的影響。天地循環周而復始,所以人必須坦然面對坦途與坎坷。

  呂蒙正用相當大的篇幅列舉了自古以來歷史上諸多名人各種命運起伏的得時與失時、成功與磨難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舉這么多數量,是因為要說明很多人想勝天,實際是多數人勝不了天。很多人活在這世上,不會接受現實和應對變化。“馬有千里之蹄,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運不能騰達。”有的人雖然“滿腹經綸”,但“白發不第”就是到老也當不上官,有的人雖然“才疏學淺”但卻“少年登科”,就是年紀輕輕就當官了,這就叫“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命好”。《破窯賦》正是提示人們天道無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間的常態,提示人們要接受現實和應對天地時空的變化。

  作品爭議

  《破窯賦》所宣揚的安于命運、靜待時來運轉的觀念,曾一度給了處在社會底層的老百姓以很大的心理安慰,其文本通俗易懂,背后故事充滿傳奇色彩,一度在民間傳頌,但是,稍有古代文化常識者即不難看出,這是一篇偽作。

  第一,創作背景不符。在口口相傳中,呂蒙正之所以成為真宗的老師,大概是因為呂蒙正擔任過“太子太師”,不明就里的人望文生義,就變成了太子的老師。實際上,呂蒙正任太子太師是在咸平六年(1003年)六月,當時呂蒙正因為眩暈的毛病,已經請假四個多月,無法履行宰相職能。在其本人七次上書請求罷職的情況下,真宗不得不同意其罷相,為表示對老臣的優待,將呂蒙正的官階由司空晉升為太子太師。司空與太子太師在宋朝初年都是“本官”,沒有具體的崗位職責。呂蒙正任“太子太師”時,真宗早已不是太子,太子太師也沒有教導太子的責任,呂蒙正此后在開封與洛陽養病,也沒有教導太子的可能。

  第二,將小說、評書里的演繹當成歷史。例如,“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大概是作者受了《楊家將演義》一類通俗小說中“八王爺”具有糾察處置百官特權的啟發,也給予了呂蒙正這樣的特權。但實際上,在宋朝從來沒有哪位王爺曾經擁有類似的特權。

  第三,用詞不古。“雄雞兩翼”“丑貌之婦”“百般妙計”之類的表述,純屬俚語,不可能出自呂蒙正這樣飽讀詩書的文人筆下。

  與其說《破窯賦》的體裁是賦,不如說,它更像是說唱藝人的話本。它的誕生大概在清末,目前所能看到的《破窯賦》的最早版本,是國家圖書館藏晚清文元堂刻本。書面版本的《破窯賦》流傳極少,民間難得一見。偶見一清末民國的手抄本,將作者誤作“李夢正”,這大概是說唱藝人師徒授受之際,憑借唱詞記錄,或疏于校對,或受到其自身文化水平限制的結果。

  文章主旨

  《寒窯賦》以呂蒙正自己從貧苦到富貴的經歷,并列舉了歷史上諸多名人的起伏命運,來說明一種自然循環的人生思想。文章透出的是人生命運和天地自然變化循環的思想,強調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的變化中,人要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

  文章意義

  《寒窯賦》以生動的例子和深刻的哲理,向讀者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起伏。它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坦途與坎坷。同時,文章也強調了努力和機遇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在逆境中不放棄希望,在順境中不驕傲自滿。

  總的來說,《寒窯賦》是一篇充滿智慧和哲理的佳作,值得人們深入閱讀和品味。

  《寒窯賦》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寒窯賦》中的生字、生詞,為進一步學習古文打下基礎。

  了解《寒窯賦》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理解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鑒賞能力,提高文學素養。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講解、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寒窯賦》的思想內涵。

  結合歷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文化素養。

  二、教學內容

  《寒窯賦》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簡介。

  《寒窯賦》中的生字、生詞及文言知識講解。

  《寒窯賦》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分析。

  《寒窯賦》的誦讀和欣賞。

  三、教學難點與重點

  重點:深入理解《寒窯賦》的思想內涵,掌握其中的生字、生詞及文言知識。

  難點:結合歷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解決辦法:通過講解、討論、舉例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四、教具和多媒體資源

  黑板或白板。

  投影儀或電腦。

  教學PPT課件。

  教學視頻或音頻資料(可選)。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講授法:講授《寒窯賦》的創作背景、作者生平及生字、生詞等內容。

  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深入理解文中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

  《寒窯賦》教學反思

  《寒窯賦》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古代散文,對于學生來說,理解其中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通過本次教學,我深刻認識到了一些問題,也獲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教訓。

  首先,對于文言文教學,生字、生詞的講解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生字、生詞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這導致學生在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時出現了一定的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詞的層面上。

  其次,對于《寒窯賦》這樣的古代散文,作者的創作背景和生平對于理解文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地介紹作者的相關背景,導致學生在理解文章時出現了一些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更加注重對作者背景的介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最后,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通過組織小組討論等形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我也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和反饋,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教學反思,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在《寒窯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加強對學生的評價和反饋,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我也應該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

【寒窯賦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寒窯賦的原文及翻譯01-22

關于寒窯賦及譯文10-24

美人賦原文及翻譯06-06

《風賦》的原文及翻譯02-26

上林賦的原文及翻譯09-27

《風賦》原文及翻譯08-04

《鸚鵡賦》原文及翻譯08-27

《子虛賦》原文及翻譯01-31

《東征賦》原文及翻譯06-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激情综合五月天开心久久 | 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 | 野狼在线亚洲AV |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