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古文的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1-06-11 15:58:20 古籍 我要投稿

關于初一古文的原文及翻譯

  篇一:鄭人買履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鄭國有個人想要買一雙鞋子,他事先自己量好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后把它擱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卻忘了拿量好的尺碼。他在市集上挑選好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攜帶尺碼。于是說:“我忘記帶已經量好的尺碼了。”便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結果沒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為什么不用你的腳試一試鞋子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篇二:刻舟求劍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有一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說:“我的劍是從這里掉下去的!贝堪逗,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行駛)了很遠,而劍不會隨船而前進。用刻舟求劍的方法去找劍,難道不是很糊涂嗎?

  篇三:幼時記趣

  【原文】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我回憶童年小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看著太陽,眼力足以看清極其細小的東西。

  看到極細小的東西,一定仔細觀察它的花紋。所以時常有觀察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飛鳴聲像雷一樣,我私下里把它們比做群鶴在空中飛舞。

  心中想象的景觀(鶴舞),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飛舞著的蚊子)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仰起頭觀賞這種景象,脖頸因為這樣都僵硬了。

  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里,用煙慢慢地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霧鳴叫,當做青云白鶴看,果真像鶴在云頭上高亢地鳴叫,高興得直喊痛快。

  在高低不平的土墻邊,雜草叢生的花臺邊,我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體和花臺一樣高,定睛細看。

  把繁茂的雜草當做樹林,把昆蟲螞蟻當做野獸,把泥土瓦礫凸出的地方當做土山,把低洼的地方當做山溝,想像在里面游歷的情景,感到心情舒暢,自得其樂。

  一天,我看見兩只蟲子在草叢間打斗,觀看這一情景興趣正濃的時候,忽然有一個龐然大物,像搬開大山撞倒大樹一樣闖過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

  蛤蟆舌頭一伸然后兩只蟲就全被癩蛤蟆吞進肚里。

  我當時年齡正小,正在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驚叫一聲,感到害怕;等我心神安定下來,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篇四:三峽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兩岸群山連綿,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方;層層疊疊的巖峰,遮蓋住了藍天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見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見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斷了。如有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傳達,這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達了江陵,兩地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騎著奔馳的快馬,駕著長風,也不如行船快啊。

  到了春天和秋天的時候,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泉瀑布,在山峰之間急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妙趣橫生。

  每逢秋雨初晴或者降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篇五:《論語》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么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边@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斷積累知識!皩W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罢d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子谝簧际沁@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么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边@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边@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敝v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但并)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初一古文的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古文原文及翻譯賞析04-19

古文愛蓮說原文及翻譯03-28

古文口技的原文翻譯03-29

古文《匈奴》的原文及翻譯04-19

狼古文原文翻譯04-11

古文《勸學》原文及翻譯11-22

古文勸學原文及翻譯10-05

治駝古文原文及翻譯03-09

古文觀止原文及翻譯04-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 | 精品国产门事件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 | 亚洲激情激情在线 | 色综合综合久久88网色鬼 | 五月天在线精品老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