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三國志》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

時間:2025-01-08 11:24:53 夏仙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節選《三國志》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練習題了,只有多做題,學習成績才能提上來。學習就是一個反復反復再反復的過程,多做題。你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節選《三國志》閱讀習題理解答案及譯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節選《三國志》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

  節選《三國志》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 1

  趙達,河南人也。少從漢侍中單甫受學,用思精密。謂東南有王者氣,可以避難,故脫身渡江。治九宮一算之術,究其微旨,是以能應機立成,對問若神。至計飛蝗,射隱伏,無不中效。或難達曰:飛者固不可校,誰知其然,此殆妄耳。達使其人取小豆數斗,播之席上,立處其數,驗覆果信。嘗過知故,知故為之具食。食畢,謂曰:倉卒乏酒,又無佳肴,無以敘意,如何?達因取盤中只箸,再三從橫之,乃言:卿東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辭無?時坐有他賓,內得主人情。主有慚曰:以卿善射有無,欲相試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飲。又有書簡上作千萬數,著空倉中封之,令達算之。達處如數,云:但有名無實。其精微若是。

  達寶惜其術,自闞澤、殷禮皆名儒善士,親屈節就學,達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孫滕少師事達,勤苦累年,達許教之者有年數矣,臨當喻語而輒復止。滕他日赍酒具,侯顏色,拜跪而請。達曰:吾先人得此術,欲圖為帝王師,至仕來三世,不過太史郎,誠不欲復傳之。且此術微妙,頭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語。然以子篤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飲酒數行,達起取素書兩卷,大如手指,達曰:當寫讀此,則自解也。吾久廢,不復省之,今欲思論一過,數日當以相與。滕如期往,至乃陽求索書,驚言失之,云:女婿昨來,必是渠所竊。遂從此絕。

  起初,孫權行師征伐,每令達有所推步,皆如其言。權問其法,達終不語,由此見薄,祿位不至。

  達常笑謂諸星氣風術者曰:當回算帷幕,不出戶牖以知天道,而反晝夜暴露以望氣祥,不亦難乎!閑居無為,引算自校,乃嘆曰:吾算訖盡某年月日,其終矣。達妻數見達效,聞而哭泣。達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向者謬誤耳,尚未也。后如期死。權聞達有書,求之不得,乃錄問其女,及發棺無所得,法術絕焉。(節選自《三國志》)

  1.對下列句子中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又有書簡上作千萬數,著空倉中封之。 著:放置。

  B. 自闞澤、殷禮皆名儒善士,親屈節就學。 屈:使屈。

  C. 滕他日赍酒具,侯顏色。 顏色:臉色

  D. 嘗過知故,知故為之具食 。過:經過

  2.下列各組語句中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誰知其然,此殆妄耳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B.①而反晝夜暴露以望氣祥

  ②吾嘗終日而思矣

  C.①達因取盤中只箸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①今真以相授矣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3.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趙達對問若神的一組是

  ①至計飛蝗,射隱伏,無不中效

  ②達使其人取小豆數斗,播之席上,立處其數,驗覆果信

  ③卿東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

  ④孫權行師征伐,每令達有所推步,皆如其言

  ⑤達妻數見達效,聞而哭泣

  ⑥向者謬誤耳,尚未也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③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治九宮一算之術,究其微旨,是以能應機立成,對問若神。(4分)

  譯文:

  (2)以卿善射有無,欲相試耳,竟效如此。(4分)

  譯文:

  (3)吾久廢,不復省之,今欲思論一過,數日當以相與。(4分)

  答案:

  1.D (拜訪)

  2.D (以:均為介詞,把,拿。

  A.其:①代詞,它,指核實飛動的東西。②連詞,表假設,如果,假如。

  B.而:①連詞,表轉折,但是②連詞,表修飾。

  C.因:①副詞,于是,就。②介詞,通過,經由)

  3.D(⑤間接表明趙達對問若神。⑥表明趙達在安慰他的妻子)

  4.(1)他研究九宮一算的法術,探求其中的精妙道理,因此能當機立斷地算出,應答如神。(4分。治微立成各1分,句意1分)

  (2)因為您善于猜測有無,想要試試您罷了,居然這樣地靈驗。(4分。以效 各1分,句意2分)

  (3)我很久都棄置著,沒有再察看它,現在想要思考研究一番,幾天后將會傳授給你。

  (4分。廢省論各1分,句意1分)

  附譯文:

  趙達,是河南郡人。他幼年跟隨漢侍中單甫學習,用心專一細密,認為東南方有帝王微兆,可以躲避禍難,所以離家渡過長江。他研究九宮一算的法術,探求其中的精妙道理,因此能當機立斷地算出,應答如神,至于計數飛蝗,猜測秘藏,沒有不應驗的。有人詰難趟達說:飛動的東西本來就是無法核實的,誰知道它是不是對的,這恐怕足很虛妄的吧。趟達讓那人取來幾斗小豆,把它們灑在席子上,他馬上就推斷出豆子的數目,查驗后果然確實。他曾經去拜訪舊友,舊友為他備辦飯食。吃完飯,對他說:非常匆忙缺了酒,又沒有好菜,無法表述情誼,怎么辦?趙達就拿來盤子裹的一只筷子,反復縱橫測算,然后說:您東墻下有一斛美酒,還有三斤鹿肉,為什么要說沒有呢?當時在座的有另外的賓客,早已知道主人的底細,主人羞愧地說:因為您善于猜測有無,想要試試您罷了,居然這樣地靈驗。于是就拿出酒暢飲。又有人在書簡上寫上千萬的數目,存放在空倉庫中密封起來,讓趙達計算。趟達推算的和那數目一樣,還說:只是有名無實的。他的準確精妙就像這樣。

  趙達看重吝惜自己的法術,像闡澤、殷禮都是有名的儒者士人,親自屈尊前往求學,趙達秘而不告訴他們。太史丞公孫滕從小拜趙達為師服侍他,辛勤勞苦多年,趙達答應教他也有好幾年了,每到將要講述時總是又止住。公孫滕另有一天送上酒食,察顏觀色,跪下叩拜請求,趙達說:我的`祖先得到這法術,想要謀求做帝王的老師,做官以來已有三代,職位不過是太史郎,確實不想再傳授下去了。而且這法術深奧精妙,開頭乘結尾除,一次算清的方法,父子問也相互不告訴。但是因為你真誠好學,孜孜不倦,現在就真的把它傳授給你吧。飲酒數巡,趙達起身拿出兩卷帛書,就像手指那樣粗,趙達說:要是抄寫閱讀這書,就會自己明白了。我很久都棄置著,沒有再察看它,現在想要思考歸納一番,遇幾天將會傳授給你。公孫滕按時前去,到達后趙達假裝找書,驚呼書丟了,說:女婿昨天來過,一定是他偷走了。于是他們從此就斷絕了來往。

  起初,孫權出師征伐,每次讓趙達進行推算,結果都像他說的那樣。孫權詢問他的法術,趙達始終不說,因此受到冷遇,沒有得到官位利祿。

  趙達常笑著對一些占候星象數術的人說:應回到帳幕裹推算,不出門戶就知道上天運數,但是你們反倒日夜在戶外露天觀測氣象征兆,不也是太難了嗎!他閑居無事,用他的算法推算自己,就嘆息說:我算出我在某年月曰完結,大概就是要死了。趟達的妻子多次看到趙達測算很靈驗,聽到這話就哭泣起來。趙達想要平息妻子的傷心,就另外進行推算,說:先前算錯了,還不會死呢。后來他如期死。孫權聽說趙達有書,索求沒有得到,就查問他的女兒,直到打開他的棺材也沒有找到,他的法術就失傳了。

  評曰:三位先生對各自的法術是很精通的,他們的用心是很妙的,但是秸于同樣地運用心思,應當著眼于大處遠處,因此有識之士,會舍棄那些法術而求取這遠大的學業。

  節選《三國志》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 2

  朱桓字休穆,吳郡吳人也。孫權為將軍,桓給事幕府,除余姚長。往遇疫癘,谷食荒貴,桓分部良吏,隱親醫藥,飱粥相繼,士民感戴之。遷蕩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吳、會二郡,鳩合遺散,期年之間,得萬余人。

  后代周泰為濡須督。黃武元年,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仁欲以兵襲取州上,偽先揚聲,欲東攻羨溪。桓分兵將赴羨溪,既發,卒得仁進軍拒濡須七十里問。桓遣使追還羨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時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諸將業業,各有懼心,桓喻之曰:“凡兩軍交對,勝負在將,不在眾寡。諸君聞曹仁用兵行師,孰與桓邪?兵法所以稱客倍而主人半者,謂俱在平原,無城池之守,又謂士眾勇怯齊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馬罷困,桓與諸軍,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勞,為主制客,此百戰百勝之勢也。雖曹丕自,尚不足憂,況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須城,分遣將軍常雕督諸葛虔、王雙等,乘油船別襲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將萬人留橐皋,復為泰等后拒。桓部兵將攻取油船,或別擊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燒營而退,遂梟雕,生虜雙,送武昌,臨陳斬溺,死者千余。

  桓性護前,恥為人下,每臨敵交戰,節度不得自由,輒嗔恚憤激。然輕財貴義,兼以強識,與人一面,數十年不忘,部曲萬口,妻子盡識之。愛養吏士,贍護六親,俸祿產業,皆與共分。及桓疾困,舉營憂戚。年六十二,赤烏元年卒。吏士男女,無不號慕。又家無余財,權賜鹽五千斛以周喪事。

  (節選自《三國志》卷五十六)

  5.對下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兵未到而仁奄至

  奄:討伐

  B.又千里步涉,人馬罷困

  罷:疲勞

  C.乘油船別襲中洲

  別:另外

  D.節度不得自由,輒嗔恚憤激

  恚:發怒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與“外示虛弱,以誘致仁”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仁欲以兵襲取州上

  B.兵法所以稱客倍而主人半者

  C.以逸待勞

  D.權賜鹽五千斛以周喪事

  7.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往遇疫癘,谷食荒貴,桓分部良吏,隱親醫藥。(4分)

  (2)然輕財貴義,兼以強識,與人一面,數十年不忘。(4分)

  8.面對曹仁大軍犯,朱桓如何分析己方優勢鼓勵將士?請簡要概括。(4分)

  參考答案

  5.A(3分)

  6.D(3分)

  7.(1)到任遇到疫病流行,糧食歉收而昂貴,朱桓分派屬下好的官吏,用醫藥撫恤安慰。(4分)

  (2)但是(朱桓)輕視財物看重德義,加上記憶力很強,和人見一面,數十年不忘。(4分)

  8.將帥智勇;士卒以逸待勞;占據城池地形之利。(每點1分,答三點得4分)

  參考譯文

  朱桓,字休穆,吳郡吳縣人。孫權為將軍,朱桓在他幕府中供職,被任命為余姚縣縣長。朱桓前往余姚上任正遇上當地瘟疫流行,糧食缺乏價錢昂貴。朱桓分派正直的官吏去各地慰問關心,贈予醫藥,粥飯供應不斷,士人百姓都對他感恩戴德。他被升為蕩寇校尉,帶兵二千員,讓他在吳郡、會稽兩地招募。他收集散兵游勇,一年之間,得到一萬余人。

  朱桓后來接替周泰為濡須督。黃武元年(222),魏國派遣大司馬曹仁率領步、騎兵數萬進軍濡須,曹仁打算用兵襲擊攻取濡須口水洲上吳軍營寨,卻先放出消息,說要東往攻打羨溪。朱桓分出部分兵力趕赴羨溪,兵卒已出發,突然得到曹仁已進軍至濡須僅離七十里的消息。朱桓趕緊派人去追回去羨溪的部隊,部隊未趕到曹仁大軍已突然殺來。當時朱桓手下以及所率兵卒,在原地者只五千人,諸位將領心中懸懸,各人都很畏懼,朱桓向他們喻解形勢,說:“凡遇兩軍交戰對陣,勝負取決于將領,不在兵卒多少。各位聽說曹仁用兵作戰的才能,與我朱桓相比如何?兵法上所說的客軍超過守軍一倍的情況,是說雙方都處在平原地帶,無城池可以據守,又指雙方的兵士勇怯狀況相同的情況而已。如今敵人既非智勇之將,加之他的.士卒都很膽怯,又千里徒步跋涉而來,人疲馬憊,而我與各軍共據守在高城,南面瀕臨大江,北面背靠山陵,以逸待勞,作為主人抵制敵人,這是百戰百勝的優勢。即使曹丕親自前來,尚不值得憂慮,何況曹仁等人呢?”朱桓因而偃旗息鼓,外表上顯示自己兵力薄弱,以此誘騙曹仁前來。曹仁果然派遣他的兒子曹泰攻打濡須城,另分派將軍常雕督領諸葛虔、王雙等,乘坐油船另外襲擊中洲。而中洲是軍中將領家屬所在的地方。曹仁親自率領萬人留守橐皋,又作為曹泰等人的后盾。朱桓所部兵將攻取油船,或分隊攻擊常雕等,朱桓等人則親自前迎抵御曹泰,燒毀曹營后敵軍敗退,于是斬殺常雕,生擒王雙,押送武昌,在戰斗中斬死和溺死的敵兵千余人。孫權嘉獎朱桓的功績,封朱桓為嘉興侯,升任為奮武將軍,兼任彭城相。

  朱桓性格喜愛護短,恥于落在人后,每次臨陣對敵交戰,受到節制約束不得自由,他就動輒發怒激憤。然而他輕財好義,且強記能力好,與人見過一面,幾十年不會忘記,他的部下萬多人,他們的妻小他都認識。他愛惜養護官兵,贍護他們的親屬,俸祿財貨,都與他們共同分享。及至朱桓病重,全軍憂傷悲戚。朱桓六十二歲時去世。軍中官兵及親屬男女,無不痛號思念。他家無積余財產,孫權賜給食鹽五千斛以接濟喪事。

  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與李密皆師事譙周,初仕蜀漢,歷任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等職,入晉之后任著作郎。西晉滅吳后,陳壽開始攥寫《三國志》,歷時十年方完成該書。

  節選《三國志》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 3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也。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者,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為之奈何?”峻曰:“今關東有十余縣,能勝兵者不減萬人,若權行河南尹事,總而用之,無不濟矣。”原從其計,以峻為主簿。峻乃為原表行河南尹事,使諸縣堅守,遂發兵。會太祖①起關東,入中牟界,眾不知所從,峻獨與同郡張奮議,舉郡以歸太祖。峻又別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愿從太祖。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給軍。是時歲譏旱,軍食不足,羽林監穎川棗祗③建置屯田。太祖以峻為典農中郎將,募百姓屯田于許下,得谷百萬斛。郡國列置田官,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官渡之戰,太祖使峻典軍器糧運。賊數寇抄絕糧道,乃使千乘為一部,十道方行,為復陣以營衛之,賊不敢近。軍國之饒,起于棗祗而成于峻。

  (節選自《三國志》卷十六)

  【注】:①太祖:曹操。 ②從妹:堂妹。 ③棗祗zhī:陳留太守。

  8、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能勝兵者不減萬人 勝:戰勝,超過。

  B.明府若能唱之 唱:倡導。

  C.若權行河南尹事 行:代理。

  D.太祖使峻典軍器糧運 典:掌管、負責。

  9、下列各組句子中的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同的一組是(C )

  A.以峻為主簿 若屬皆且為所虜

  B.舉郡以歸太祖 闕秦以利晉

  C.起于棗詆而成于峻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D.為復陣以營衛之 可以解燕國之患

  10、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直接表現“任峻識時務或有才干”的一組是(D)

  ①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②原從其計,以峻為主簿

  ③峻獨與同郡張奮議,舉郡以歸太祖

  ④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

  ⑤募百姓屯田于許下,得谷百萬斛

  ⑥乃使千乘為一部,十道方行,為復陳以營衛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1、翻譯課外文言文閱讀中劃橫線的句子:

  (1)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者。(4分)

  (2)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4分)

  參考答案

  11、翻譯課外文言文閱讀中劃橫線的句子:(每小題4分)

  (1)天下沒有誰不怨恨(或:天下沒有誰不斜著眼睛看),但沒有首先發難的。

  (2)曹操非常高興,上表讓任峻擔任騎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他(作妻子)。

  [附譯文]

  任峻,字伯達,河南郡中牟縣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關東地區的人都很恐慌。中牟的縣令楊原憂愁恐懼,想要棄官逃跑。任峻勸楊原說:“董卓是擾亂國家的罪魁禍首,國內沒有一個人不對他側目而視,但還沒有人帶頭起來反對他的原因,并不是沒有倒卓的`思想,而是形勢的發展未成熟而不敢罷了。您如能首先發難,必然會有人起來響應。”楊原說,“那該怎么辦呢?”任峻說:“現在關東共有十余個縣,能拿起武器來當兵的`不少于萬人,假如你能暫行河南尹的職務,把這些人集合起來使用,沒有不會成功的事了。”楊原聽從了他的計策,就叫任峻當府里的主簿,然后任峻就為楊原公開向各縣宣布代理河南尹的職務,命令各縣堅守城郭,于是發兵攻卓。恰巧曹操也從關東起兵,進入中牟地界,大家都無所適從,不知道跟隨哪一個才好,這時任峻便獨自和同郡人張奮商量,以全郡歸附曹操。

  不僅如此,任峻又另外集合自己的同族人和賓客家里的士兵幾百人,跟隨曹操,曹操非常高興,宣布任峻為騎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他,對他十分親信,以后曹操每次外出征伐,任峻經常作為留守供應軍隊給養。這一年天大旱,年成歉收,發生饑荒,軍隊中糧食供應不足,有個羽林監是穎川人叫棗祗的創建了屯田制,讓士兵一面守衛,一面種田,解決了軍糧不足的問題。曹操就派任峻當典農中郎將,召募百姓在許都周圍屯田,收獲稻谷百萬斛,于是郡國都設置了屯田官,幾年內凡有田官的地區都積貯了糧食,把糧倉都堆滿丁。在曹袁官渡之戰中,曹操派任峻主管運輸軍器和糧食的工作,敵人屢次出來搶劫,斷截軍糧的運輸,于是任峻就設法組織千輛馬車為一部,分十路并進,每隊用兩重軍隊保衛運糧的車隊,這樣一來,敵人就不敢接近運糧的隊伍。軍國的富強,起于棗祗的屯田,到任峻而大功告成。

  節選《三國志》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 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題。

  甘寧傳

  甘寧,字興霸,少有氣力,好游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人與相逢,及屬城長吏,接待隆厚者乃與交歡;不爾,即放所將奪其資貨。至二十余年,止不攻劫,頗讀諸子,乃往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后轉托黃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于是歸吳。周瑜、呂蒙皆共薦達,孫權加異。寧陳計曰:“今漢祚日微,曹操彌,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后操圖之。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權深納之。權遂西,果禽祖,盡獲其士眾。

  后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羽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余里淺瀨,云欲夜涉渡。肅與諸將議。寧時有三百兵,乃曰:“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肅便選千兵益寧,寧乃夜往。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權嘉寧功,拜西陵太守。后曹公出濡須,寧為前部督,受敕出斫敵前營。權特賜米酒眾肴,寧乃料賜手下百余人食。食畢,寧先以銀碗酌酒,自飲兩碗,乃酌與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時持。寧引白削置膝上,呵謂之曰:“卿見知于至尊,孰與甘寧?甘寧且不惜死,卿何以獨惜死乎?”都督見寧色厲,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銀碗。至更二時,銜枚出所敵。敵遂退。寧益貴重,增兵二千人。

  寧廚下兒曾有過,走投呂蒙。蒙恐寧殺之,故不即還。后寧赍禮禮蒙母,乃出廚下兒還寧。寧許蒙不殺。斯須還船,縛置桑樹,自挽弓射殺之。蒙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寧聞之,故臥不起。蒙母徒跣出諫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蒙聞母言即豁然意釋自至寧船,笑呼之曰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與蒙俱還見母歡宴竟日。

  (選自《三國志·吳書·甘寧傳》,有刪減)

  8.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破祖軍,鼓行而西鼓:擊鼓進軍

  B.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誠:實在、確實

  C.后寧赍禮禮蒙母赍:送給,給予

  D.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屬:通“囑”,托付

  9.下列各句中詞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因居南陽,不見進用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

  C.非能承業傳基者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人與相逢,及屬城長吏,接待隆厚者乃與交歡;不爾,即放所將奪其資貨。

  答:

  (2)卿見知于至尊,孰與甘寧?甘寧且不惜死,卿何以獨惜死乎?

  答: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甘寧的“優點”“缺點”都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作答。(5分)

  答:

  12.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末段中④段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限斷8處)(4分)

  蒙聞母言即豁然意釋自至寧船笑呼之曰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與蒙俱還見母歡宴竟日。

  答案:

  8.C(赍:攜帶,拿著)

  9.D(介詞,表原因,“因為”、“由于”。

  A.動詞,擔任;介詞,替

  B.副詞,于是;動詞,沿襲。

  C.助詞,……的.人;助詞,表停頓)

  10.(1)(在路上)和甘寧相遇的人,以及所屬縣城的官員,接待甘寧很隆重、豐厚的人,甘寧就與他們結交歡娛;(如果)不這樣,甘寧就放任他所帶領的人強奪別人的財產。(交歡:結交,歡娛,1分。爾:這樣,1分。所將:所帶領的人,1分。大意,1分)

  (2)你被主上信任,和我相比哪一個更受信任?我尚且不吝惜生命,憑什么唯獨你怕死呢?(見……于:被,1分;孰與:和……相比,哪一個更,1分;且:尚且,1分;大意1分)

  11.缺點:

  ①少年游俠,為非作歹(或:少年時橫行鄉里,恣意掠奪)。

  ②性情暴躁,輕率殺人(或:出爾反爾,射殺廚下兒)

  優點:

  進諫孫權,深謀遠慮(或:深諳形勢,獻策孫權)。

  樂觀自信,聲震關羽。

  愛戴下士,分食御賜。

  忠心耿耿,視死如歸。(語言簡要,信息準確即可給分,每點1分,任答對5點,即可滿分)

  12.蒙聞母言/即豁然意釋/自至寧船/笑呼之曰/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與蒙俱還見母/歡宴竟日。(斷對兩處給1分,每斷錯兩處扣1分)

  譯文:

  甘寧,年輕時有氣力,喜愛游俠,招集一批輕薄少年,擔任了他們的首領。他們常成群結隊聚在一起,攜弓帶劍,頭插鳥羽,身佩鈴鐺,百姓一聽到鈴聲,就知道是甘寧來了。在路上和甘寧相遇的人,以及所屬縣城的官員,接待甘寧接待得周到的人,甘寧就與他們結交歡娛;否則,甘寧就放任他所帶領的輕薄少年強奪別人的財產。到了二十多歲,停止這種舉動不搶劫之后,甘寧讀了不少諸子百家的著作,于是去依附劉表,就住在南陽。不被劉表晉升任用,后來又轉而依附黃祖,黃祖又以普通人對待他。

  于是,甘寧就歸附了吳國。周瑜、呂蒙共同推薦,孫權也看重他。甘寧獻計說:“如今漢朝的國運日益衰微,曹操更加驕傲專橫,終會篡奪帝位。南方荊州之地,山勢便利,江河暢通,實在是我們吳國西邊的好地方。我觀察劉表,他考慮問題并不長遠,兒子更加無能,不是能繼承傳授基業的人。主上應當盡早謀取荊州,不能落在曹操的后面。圖謀他的計劃,第一步應該先拿下黃祖。您今帶兵前去,必定能夠獲勝。一旦打敗黃祖軍隊,大張旗鼓向西進軍,在西面占據楚關,勢力更加擴大,就可以逐漸謀取巴蜀了。”孫權十分贊許他的意見。孫權于是向西進軍,果然擒獲了黃祖,俘虜了他的全部兵士。

  以后甘寧又隨魯肅鎮守益陽,抵抗關羽的進攻。關羽親自挑選精銳兵士五千人,說要在夜里涉水渡河。甘寧當時只有三百兵士,便說:“可再給我增加五百兵士,我前去對付關羽,保證關羽一聽見我咳嗽的聲音,就不敢渡河,渡過河就會全部被我軍捉拿。”魯肅便挑選了一千兵士加給甘寧,甘寧便連夜前往。關羽聽說甘寧來了,就停下不再渡河,扎下營寨。孫權嘉獎甘寧的功勞,任他為西陵太守。后來曹操出兵濡須,甘寧為前部督,受命出擊敵人的前鋒部隊。孫權專門賞賜米酒和很多菜肴,甘寧便計算著將這些酒菜分賜給手下一百多人吃。吃完后,甘寧先用銀碗斟酒,自己喝了兩碗,才斟酒給他的都督。都督伏下身子,不肯立即接酒碗。甘寧拿過一把雪白的刀放在膝上,呵斥都督說:“你被主上信任,和我相比哪一個更受信任?我尚且不惜生命,憑什么唯獨你怕死呢?”都督見甘寧滿臉怒氣,立即起身行禮端酒,并給兵士們通通斟上一銀碗酒。到了二更時,大家口里銜著竹枚,出擊殺敵。敵人終于敗退。甘寧的地位更加貴重,又給他增加了二千兵員。

  甘寧廚房中一個仆人有過錯,逃走投奔呂蒙。呂蒙怕甘寧把仆人殺了,有意不馬上送還。以后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見呂蒙的母親,才送出那個仆人還給甘寧。甘寧答應呂蒙不殺仆人。過了一會兒回到船上,甘寧將仆人綁在桑樹上,親自拉開弓箭射死了仆人。呂蒙大怒,擂鼓集合士兵,要上船攻殺甘寧。甘寧聽說后,故意躺在船上不起來。呂蒙的母親光著腳出來勸呂蒙說:“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軍國大事托付給你,哪里能因為私怨而就想攻殺甘寧?甘寧若是死了,縱然主上不責問,你作為臣下這么去做也是非法的。”呂蒙聽了母親的話,豁然醒悟,怒意頓時消釋,他獨自來到甘寧船上,笑著招呼甘寧說:“興霸,老母親等你吃飯呢,趕快上來!”甘寧與呂蒙都回來見呂蒙母親,歡宴一整天。

【節選《三國志》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花(節選)》閱讀理解及答案06-25

魯迅自傳節選閱讀理解及答案09-02

懶惰的智慧節選閱讀理解及答案11-19

《建筑的藝術(節選)》閱讀理解及答案10-29

背影節選閱讀理解附答案06-21

濟南的冬天節選閱讀理解及答案08-01

《都市精靈》節選閱讀理解及答案09-09

《三國志》閱讀答案及譯文06-11

《三國志》的閱讀答案及譯文05-25

《三國志先主傳》閱讀理解答案及譯文08-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性福利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伊人成人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少妇AⅤ在线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