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山月》注釋
《關山月》注釋1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注釋】
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東有白登山。漢高祖劉邦曾親率大軍與匈奴交戰,被圍困七日。
①關山月:古樂府詩題,多抒離別哀傷之情。
②天山:指祁連山,位于今青海、甘肅兩省交界。
③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東北。匈奴曾圍困劉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窺:有所企圖。
⑤戍客:指戍邊的兵士。
⑥高樓:古詩中多以高樓指閨閣,這里指戍邊兵士的妻子。
《關山月》注釋2
【出處】 唐·李白 《關山月》
【注釋】一輪明月從天山上升起,出沒在蒼茫的.云海之中,好像萬里長風從征人的家鄉吹過玉門關來。
唐李白 《關山月》 詩: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 《李太白全集》 四卷219頁)
宋楊齊賢 《李太白集注》 引 《吳氏語錄》 云: “如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之類,皆氣蓋一世。學者能熟味之,自然不褊淺矣。” 明胡應麟 《詩藪》內編卷六: “青蓮 ‘明月出關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雄渾之中,多少閑雅。”
《關山月》注釋3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②,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③。
漢下白登道④,胡窺青海灣⑤。
由來征戰地⑥,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⑦,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⑧,嘆息應未閑。
[注釋]
①關山月:樂府曲辭的一種,多寫離別。
②天山:指今甘肅西北部的祁連山。
③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④下:出兵征戰。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東。
⑤窺:窺伺,準備侵擾。青海:青海省內的青海湖。
⑥由來:從來。
⑦戍(sù)客:駐守邊關的戰士。邊色:邊疆的景色。
⑧高樓:指戍邊人妻子居住的地方。
[解說]
前兩句寫邊塞風光,巧妙地把關、山、月等典型景色組織在一起,畫面開闊雄渾,堪稱一幅“萬里邊塞夜色圖”。中四句寫戰爭的頻繁殘酷,說的雖是漢代事,其實是以漢代唐,譴責唐代邊事處理不當。后四句兩兩對照,寫出征夫與思婦之間的刻骨相思,抒發了人世間的普遍感情,因而產生超越時代及具體事件的普遍意義。
【《關山月》注釋】相關文章:
李白《關山月》的注釋05-27
李白《關山月》注釋07-22
關山月注釋鑒賞及譯文02-06
白詩《關山月》原文及注釋05-28
李白詩歌關山月注釋及解說11-19
《關山月》徐陵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19
《關山月》10-30
《關山月》鑒賞09-16
唐詩《關山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