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雖壽》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2-07-27 12:03:39 古籍 我要投稿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龜雖壽》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1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

  騰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保養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賞析】

  南朝鐘嶸寫了一部《詩品》,品評詩人,區分第等,把曹操的詩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詩卻有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無數英雄志士為之傾倒若狂。據《世說新語》記載:東晉時代重兵在握的大將軍王敦,每酒后輒詠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壺口盡缺。為什么理論家的眼光同讀者的賞愛如此大不相同呢?這是一個頗為發人深思的問題。王大將軍擊節贊賞的詩,是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章--《龜雖壽》。曹操當時擊敗袁紹父子,平定北方烏桓,躊躇滿志,樂觀自信,便寫下這一組詩,抒寫胸懷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地吟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莊子?秋水篇》說:“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說神龜縱活三千年,可還是難免一死呀!《韓非子?難勢篇》記載:“飛龍乘云,騰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同矣!”“騰蛇”和龍一樣能夠乘云駕霧,本領可謂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霧散,就和蒼蠅螞蟻一樣,灰飛煙滅了!古來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長生之術的蠱惑,而獨曹操對生命的自然規律有清醒的認識,這在讖緯迷信猖熾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如何對待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掃漢末文人感嘆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慷慨高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他說,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雖然到了晚年,但一顆勃勃雄心永不會消沉,一種對宏偉理想追求永不會停息啊!這首詩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嘆,繼發壯懷激烈的高唱,復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對人生的看法頗有一點辯證的思維,他首先講尊重自然規律,人總是要死的。接著講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進取,建功立業。最后再談到人在自然規律面前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雖然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但也不是完全聽憑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養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壽嗎?曹操所云“養怡之福”,不是指無所事事,坐而靜養,而是說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從這方面來說,它不又是一篇絕妙的養生論嗎!《龜雖壽》更可貴的價值在于這是一首真正的詩歌,它開辟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漢代人的思想禁錮了三四百年,弄得漢代文人不會寫詩,只會寫那些歌頌帝王功德的大賦和沒完沒了地注釋儒家經書,真正有感情,有個性的文學得不到發展。直到東漢末年天下分崩,風云擾攘,政治思想文化發生重大變化,作為一世之雄而雅愛詩章的曹操,帶頭叛經離道,給文壇帶來了自由活躍的空氣。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身邊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們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經戰亂的時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現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龍?時序》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慨而多氣也。”尤其是曹操,鞍馬為文,橫槊賦詩,其詩悲壯慷慨,震爍古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種充滿激情詩歌所表現出來的爽朗剛健的風格,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來,曹操的詩就是以這種“梗慨多氣”風骨及其內在的積極進取精神,震蕩著天下英雄的心靈。也正是這種可貴特質,使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閃灼著奪目光彩。鐘嶸將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這樣一位豪氣蓋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鐘嶸六朝時人,當時文學之士很講究文彩華美,所謂“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鐘嶸對曹操的評價過低,顯然是時代風氣使然。我們知道,任何文學包括詩歌在內,文彩較之內容,畢竟是第二位的。關于曹操的文學地位,過去常為其政治業績所掩,而不為人重視,其實,他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是有卓越貢獻的人物,特別對建安文學有開創之功,實在是應當大書一筆的。(張鐵明)《龜雖壽》寫于孟德東平烏桓之后,此時,他省察到自己已人到暮年,應抓緊時間干一番一統中原平天下的事業,這首詩正是他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雄心外現。這首詩共分為三個層次:

  一、“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為詩歌第一層。“神龜”,古人認為龜為長壽之物,性通靈,故稱;“騰蛇”:傳說中能興云駕霧的、與龍同類之物。詩人在這里以龜蛇起興,說明世間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都不能逃離“竟時”“成灰”的命運。這四句看似極消沉,極頹傷,而且,在他的詩作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所以,梁鐘嶸評其曰:“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認為這是不足之處,所以將操詩排于下卷之中,這是不對的。而清劉熙載則評價說:“曹公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這是很有見地的評說。回首前塵往事,人生倏忽,彈指間,已屆老境,感到人生如水、逝者如斯、去而不返的短暫。詩人在這幾句詩中,有一種正視生命的勇氣和憂患意識,這絕不是所謂的消極情緒,恰恰是一種質直的人生感悟。惟其如此,才有了下面豪邁的氣概的勃發。

  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宏壯的音調,顯示了詩人老當益壯的雄心,即對歷史的責任感和對前途的自信心。“老驥”,年老體衰的千里馬;“烈士”,胸懷壯志之人。詩人以老驥自況,將其心思宣泄無遺。如果一個人,因體悟到人生易逝的痛苦后,只是用哀傷的眼神和痛苦的眼淚換取人們的同情,并用這種同情來撫慰自己受傷的靈智的話,就會失去人生的目標和追求,就會在消極的苦境中茍活,那么,他的詩作和話語就會成為頹廢主義的說教,是不會給人精神上的豪放和情緒上的激昂的感發的。相反,曹操正是因為認識到了人生難永,所以要用繼續建功立業來消彌人生短暫這一大憾事。曹操的這一要在暮年創建偉業的豪邁進取,使這一句成為傳誦千古的規箴警言。

  三、“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一句的意思是說,人的壽命長短的期限,不全在上天的支配,如果加強人的主觀修養,也可延年益壽。這一句承上文之“暮年”,表明了自己渴望長壽的心愿,因為時間,對他這樣暮年的人來說,已彌足珍貴,他需要時間施展他的理想和抱負,這一點我們可以和前一節聯系互證。這一層的說理,把激蕩人心的詩情和對人生的睿思哲理融為一體,發人深省,耐人尋味,也給壯年者深深的啟示。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一句是為合樂時所加,與正文內容無涉,所以筆者在前面抄錄全詩時如上排列。

  總之,本詩是一首慷慨多氣的抒情詩,體現了建安風骨的鮮明特點,讀起來鏗鏘有力,決無纏綿凄惻的情調,透露著詩人堅定的意志和內外如一的質直個性。不僅如此,這首詩詩情與哲理交融,構思新巧,語言清峻剛健,將詩人的千里之志表述得氣雄力堅。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2

  《龜雖壽》原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注釋

  1.該詩作于建安十二年(207),這時曹操五十三歲。這首詩是《步出夏門行》的最后一章。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于一爐,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2.“神龜”二句:神龜雖能長壽,但還有死亡的時候。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

  3.竟:終結,這里指死亡。

  4.“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霧升天,最終也得死亡,變成灰土。螣蛇,傳說中與龍同類的神物,能騰云駕霧。螣音同“騰”

  5.驥(jì):良馬,千里馬。櫪(lì):馬槽。

  6.已:停止。

  7.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暮年:晚年。

  8.盈縮:原指人的壽星的長短變化,現指人壽命的長短。盈,滿,引申為長。縮,虧,引申為短。

  9.但:僅,只。

  10.養怡:保養身心健康。

  11.永: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

  12.幸甚至哉:兩句是合樂時加的,跟正文沒關系,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性結尾。

  《龜雖壽》原文翻譯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

  螣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我非常高興,要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3

  曹操《龜雖壽》原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成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選自《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

  【注解】

  ①竟時:(壽命)完結時。②騰蛇:傳說中與龍同類的神物,能乘云霧升天。③.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④盈縮之期:滿盈虧損,指人壽命的長短。⑤養怡:調養身心,保養身心健康。⑥末兩句是樂府詩的一種結尾形式,跟正文無關。

  翻譯: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騰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灰燼。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自己保養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4

  原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

  神龜的壽命即使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

  螣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我非常慶幸,就用這首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賞析

  該于建安十二年(207),這時五十三歲。選自《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1983年版)。這首詩是曹操所作樂府組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四章。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于一爐,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此詩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注譯

  “神龜”二句: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3.竟:終結,這里指死亡。

  “螣(téng)蛇”二句:騰蛇即使能乘霧升天,最終也得死亡,變成灰土。騰蛇,傳說中與龍同類的神物,能乘云霧升天。

  驥(jì):良馬,千里馬。

  伏:趴,臥。

  櫪(lì):馬槽。

  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縮:指人的壽命長短。盈,滿,引申為長。縮,虧,引申為短。

  但:僅,只。

  養怡:指調養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樂。

  永: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兩句是附文,跟正文沒關系,只是抒發作者感情,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性結尾。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5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古詩簡介

  《龜雖壽》東漢曹操創作的一首樂府詩,作品富于哲理,闡發了詩人的人生態度。曹操剛擊敗袁紹父子,充滿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龜雖壽》可貴的價值在于它開辟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人的思想禁錮了三四百年,曹操帶頭叛經離道,給文壇帶來了自由活躍的新鮮氣息。《龜雖壽》是曹操的《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翻譯/譯文

  神龜即使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螣龍盡管能騰云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卻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注釋

  ⑴曹操所作樂府組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四章。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于一爐,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此詩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⑵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

  ⑶竟:終結,這里指死亡。

  ⑷螣蛇,傳說中龍的一種,能乘云霧升天。

  ⑸驥:良馬,千里馬。

  ⑹伏:趴,臥。

  ⑺櫪(lì):馬槽。

  ⑻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

  ⑼暮年:晚年。

  ⑽已:停止。

  ⑾盈縮:原指歲星的長短變化,這里指人的壽命長短。盈,增長。縮,虧,引申為短。

  ⑿但:僅,只。

  ⒀養怡:指調養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樂。

  ⒁詠: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

  ⒂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最后兩句每章都有,應為合樂時的套語,與正文內容沒有直接關系

  (16)養怡兩句:保養身心健康。

  賞析/鑒賞

  南朝鐘嶸寫了一部《詩品》,品評詩人,區分第等,把曹操的詩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詩卻有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無數英雄志士為之傾倒若狂。據《世說新語》記載:東晉時代重兵在握的大將軍王敦,每酒后輒詠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壺口盡缺。為什么理論家的眼光同讀者的賞愛如此大不相同呢?這是一個頗為發人深思的問題。王大將軍擊節贊賞的詩,是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章《龜雖壽》。曹操當時擊敗袁紹父子,平定北方烏桓,躊躇滿志,樂觀自信,便寫下這一組詩,抒寫胸懷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地吟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莊子·秋水篇》說:“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說神龜縱活三千年,可還是難免一死呀!《韓非子·難勢篇》記載:“飛龍乘云,螣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同矣!”“螣蛇”和龍一樣能夠乘云駕霧,本領可謂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霧散,就和蒼蠅螞蟻一樣,灰飛煙滅了!古來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長生之術的蠱惑,而獨曹操對生命的自然規律有清醒的認識,這在讖緯迷信猖熾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如何對待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掃漢末文人感嘆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慷慨高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他說,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雖然到了晚年,但一顆勃勃雄心永不會消沉,一種對宏偉理想追求永不會停息啊!

  這首詩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嘆,繼發壯懷激烈的高唱,復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對人生的看法頗有一點辯證的思維,他首先講尊重自然規律,人總是要死的。接著講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最后再談到人在自然規律面前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雖然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但也不是完全聽憑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養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壽嗎?曹操所云“養怡之福”,不是指無所事事,坐而靜養,而是說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從這方面來說,它不又是一篇絕妙的養生論嗎!

  《龜雖壽》更可貴的價值在于這是一首真正的詩歌,它開辟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漢代人的思想禁錮了三四百年,弄得漢代文人不會寫詩,只會寫那些歌頌帝王功德的大賦和沒完沒了地注釋儒家經書,真正有感情,有個性的文學得不到發展。直到東漢末年天下分崩,風云擾攘,政治思想文化發生重大變化,作為一世之雄而雅愛詩章的曹操,帶頭叛經離道,給文壇帶來了自由活躍的空氣。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身邊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們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經戰亂的時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現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龍·時序》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慨而多氣也。”尤其是曹操,鞍馬為文,橫槊賦詩,其詩悲壯慷慨,震爍古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種充滿激情詩歌所表現出來的爽朗剛健的風格,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來,曹操的詩就是以這種“梗慨多氣”風骨及其內在的積極進取精神,震蕩著天下英雄的心靈。也正是這種可貴特質,使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閃灼著奪目光彩。鐘嶸將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這樣一位豪氣蓋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鐘嶸六朝時人,當時文學之士很講究文彩華美,所謂“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鐘嶸對曹操的評價過低,顯然是時代風氣使然。我們知道,任何文學--包括詩歌在內,文彩較之內容,畢竟是第二位的。關于曹操的文學地位,過去常為其政治業績所掩,而不為人重視,其實,他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是有卓越貢獻的人物,特別對建安文學有開創之功,實在是應當大書一筆的。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6

  原文:

  【龜雖壽】神龜雖壽[1],猶有竟時[2]。騰蛇乘霧[3],終為土灰。老驥伏櫪[4],志在千里;烈士暮年[5],壯心不已。盈縮之期[6],不但在天;養怡之福[7],可得永年[8]。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詩詞賞析:

  作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此詩約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余勢力之后,南下征討荊、吳之前。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地吟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莊子·秋水篇》說:“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說神龜縱活三千年,可還是難免一死呀!”《韓非子·難勢篇》記載:“飛龍乘云,螣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同矣!”“螣蛇”和龍一樣能夠乘云駕霧,本領可謂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霧散,就和蒼蠅螞蟻一樣,灰飛煙滅了!古來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長生之術的蠱惑,而獨曹操對生命的自然規律有清醒的認識,這在讖緯迷信猖熾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如何對待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掃漢末文人感嘆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慷慨高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7

  原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賞析:

  作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此詩約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余勢力之后,南下征討荊、吳之前。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地吟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莊子·秋水篇》說:“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說神龜縱活三千年,可還是難免一死呀!”《韓非子·難勢篇》記載:“飛龍乘云,螣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同矣!”“螣蛇”和龍一樣能夠乘云駕霧,本領可謂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霧散,就和蒼蠅螞蟻一樣,灰飛煙滅了!古來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長生之術的蠱惑,而獨曹操對生命的自然規律有清醒的認識,這在讖緯迷信猖熾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如何對待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掃漢末文人感嘆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慷慨高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龜雖壽(神龜雖壽)原文及賞析10-16

龜雖壽原文及賞析02-09

《龜雖壽》原文及翻譯賞析02-19

龜雖壽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

龜雖壽原文翻譯及賞析12-15

龜雖壽原文翻譯及賞析03-14

龜雖壽原文賞析與注釋翻譯08-17

龜雖壽原文及翻譯04-14

《龜雖壽》原文及講解06-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电影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