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古今衡制》原文和翻譯

時間:2021-06-15 20:31:17 古籍 我要投稿

沈括《古今衡制》原文和翻譯

  原文:鈞石之石,五權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為一石,自漢已如此,“飲酒一石不亂”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鈞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計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當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鈞,比顏高之弓,人當五人有余。此皆近歲教養所成。以至擊刺馳射,皆盡夷夏之術,器仗鎧胄,極今古之工匠。武備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譯文:鈞石的石,是五種重量單位之一,1石相當于120斤。后人將1斛定為1石,從漢代就已經這樣了,比如說“飲酒一石不醉”就是證明。張拉弓弦的力量,古人也用鈞石為標準去衡量。現在的人則把1斛粳米的重量作為1石。凡是1石都是以92斤半為標準,等于漢代稱重的341斤。現在的戰士張拉弩弓,有達到9石重的,計算他的'力氣,是古時候的25石,與魏的武士相比,一人當兩人還有余;有拉弓達到3石的,是古時候的34鈞,與顏高拉的弓比起來,1人當5人還有余。這都是近年來教育培養的結果。以至于搏擊刺殺跑馬射箭,都融匯了少數民族和漢族技術的精華,武器鎧甲都極盡了古今技術的精巧。武器裝備的豐富精良,是前代無法相比的。

【沈括《古今衡制》原文和翻譯】相關文章:

沈括《學士院軼事》原文和翻譯08-09

《宋史·沈括傳》原文及翻譯06-09

沈括《煉鋼》的原文和譯文06-19

沈括雁蕩山原文及翻譯04-09

匡衡勤學原文翻譯03-24

匡衡勤學翻譯及原文07-21

衡門原文翻譯及賞析05-03

《宋史沈括傳》的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09

沈括《活板》原文對照翻譯賞析05-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