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聚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在社會的各個領(lǐng)域,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費聚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費聚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1
費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興,以材勇為游徼卒。聚少習技擊。太祖遇于濠,偉其貌,深相結(jié)納。定遠張家堡有民兵,無所屬,郭子興欲招之,念無可使者。太祖力疾請行,偕聚騎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寶公河,望其營甚整,弓弩皆外向。步卒懼,欲走。太祖曰:“彼以騎蹴我,走將安往?”遂前抵其營。招諭已定,約三日。太祖先歸,留聚俟之。其帥欲他屬,聚還報。太祖復偕聚以三百人往,計縛其帥,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頭八百余人,聚復招降之。遂從取靈璧,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既定江東,克長興,立永興翼元帥府,以聚副耿炳文為元帥。張士誠入寇,擊敗之。召領(lǐng)宿衛(wèi)。援安豐,兩定江西,克武昌,皆從。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親軍指揮司,仍副炳文為指揮同知。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士誠奪氣,不敢復窺長興。隨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進指揮使。湯和討方國珍,聚以舟師從海道邀擊。浙東平,復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歸次昌國,剿海寇葉、陳二姓于蘭秀山。至是,聚始獨將。洪武二年會大軍取西安,改西安衛(wèi)指揮使,進都督府僉事。鎮(zhèn)守平?jīng)觥H攴馄經(jīng)龊睿瑲q祿千五百石,予世券。時諸將在邊屯田募伍,歲有常課。聚頗耽酒色,無所事事。又以招降無功,召還,切責之。明年從傅友德征云南,大戰(zhàn)白石江,擒達里麻。云南平,進取大理。未幾,諸蠻復叛,命副安陸侯吳復為總兵。授以方略,分攻關(guān)索嶺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蠻地始定。置貴州都指揮使司,以聚署司事。十八年命為總兵官,帥指揮丁忠等征廣南,擒火立達,俘其眾萬人。還鎮(zhèn)云南。二十三年召還。李善長敗,語連聚。帝曰:“聚曩使姑蘇不稱旨,朕嘗詈責,遂欲反耶!”竟坐黨死,爵除。
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聚以舟師從海道邀擊。
邀:邀請
B.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
再:第二次
C.歸次昌國,剿海寇葉、陳二姓于蘭秀山。
次:駐扎
D.聚曩使姑蘇不稱旨,朕嘗詈責,遂欲反耶!
曩:以往
5.下列對文中劃線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校尉,官名。校,軍事編制單位。尉,軍官。校尉為部隊長之意。西漢,漢武帝為了加強對長安城的防護而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為比二千石,屬官有丞及司馬。
B.游徼,鄉(xiāng)官之一。原為泛稱,意為有秩祿的.官吏中最低級人員。秦末始為官名。漢沿設(shè)。掌巡察緝捕之事。魏、晉、南北朝多沿設(shè)。
C.世券,又稱鐵券。明代賜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權(quán)的憑證。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為九等,外刻其功,中鐫其過。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內(nèi)府。若子孫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過予以赦減。
D.爵,在文中指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爵稱和爵位制度雖然因時而異,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襲。
6.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費聚跟隨太祖招納定遠張家堡民兵成功后,因改變主意率領(lǐng)三百人前往設(shè)計捕獲了民兵的將領(lǐng),收編士兵三千人。
B.平定江東之后,攻占長興,費聚受命輔佐耿炳文,擔任元帥。
C.洪武四年,費聚跟從傅友德征伐云南,大戰(zhàn)白石江,擒獲達里麻。后又攻取大理。在做安陸侯吳復的副手時攻下關(guān)索嶺及阿咱等寨。
D.洪武二十三年被召還京,受李善長事牽連,最終獲罪被處死。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句4分,共8分)
(1)聚少習技擊。太祖遇于濠,偉其貌,深相結(jié)納。
(2)時諸將在邊屯田募伍,歲有常課。聚頗耽酒色,無所事事。
參考答案
4.A 邀:迎候,半路攔截。
5.D 宋代,除世襲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終身爵,身死爵除。
6.A不是因為改變主意,而是民兵首領(lǐng)想投靠別人。
7.(1)費聚年少時學習武術(shù)。太祖在濠州遇到他,因為他的容貌壯偉,與他深深結(jié)交。
(2)當時各位將領(lǐng)在邊境屯田募軍,每年都有固定的考核。費聚十分沉迷酒色,沒有什么作為。
參考譯文
費聚,字子英,五河人。父親費德興,憑借才能勇氣成為游徼兵。費聚年少時學習武術(shù)。太祖在濠州遇到他,因為他的容貌壯偉,與他深深結(jié)交。定遠張家堡有民兵無所歸屬,郭子興想招納他們,思慮沒有可出使的人。太祖盡力急切請求出行,偕同費聚騎馬前往,步兵九人一起隨行。到了寶公河,望見對方軍營甚是整齊有序,弓箭都向外。步兵恐懼,想逃走。太祖說:“他們用騎兵追擊我們,將往哪里逃?”于是向前抵達軍營。招撫告諭已定,約定三天。太祖先返回,留下費聚等候。他們的將領(lǐng)想歸屬其他人,費聚回去報告。太祖又偕同費聚率三百人前往,設(shè)計捕獲他們的將領(lǐng),收降士兵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頭八百多人,費聚又招降了他。于是跟從太祖奪取靈璧,攻克泗、滁、和州。被授予承信校尉一職。平定江東以后,攻克長興,讓費聚輔佐耿炳文,擔任元帥。張士誠進犯,費聚擊敗了他。奉詔統(tǒng)領(lǐng)宿衛(wèi)。援救安豐,兩次平定江西,攻克武昌,都跟從太祖。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親軍指揮司,仍然輔佐耿炳文而任指揮同知。張士誠又前來侵犯,費聚捕獲他的統(tǒng)帥宋興祖,第二次擊敗張士誠。張士誠失去勇氣,不敢再來窺視長興。隨太祖征戰(zhàn)淮安、湖州、平江,都立有戰(zhàn)功,晉升為指揮使。湯和討伐方國珍,費聚率領(lǐng)水軍從海道攔擊。浙東平定后,又從海道奪取福州,攻破延平。回來在昌國駐扎,在蘭秀山消滅了葉、陳二姓海寇。到此時,費聚才獨自率軍。洪武二年,恰逢大軍奪取西安,改任西安衛(wèi)指揮使,晉升都督府僉事。鎮(zhèn)守平?jīng)觥:槲淙辏环鉃槠經(jīng)龊睿磕曩旱撘磺灏偈n予世券。當時各位將領(lǐng)在邊境屯田募軍,每年都有固定的考核。費聚十分沉迷酒色,沒有什么作為。又因他招降無功,召他還京,嚴厲責備他。第二年,費聚跟從傅友德征伐云南,大戰(zhàn)白石江,擒獲達里麻。云南平定后,又進攻奪取大理。不久,各少數(shù)民族又叛亂,命他作為安陸侯吳復副手,任總兵。授予他謀略,分軍攻打關(guān)索嶺及阿咱等寨,全部攻下。蠻地才平定。設(shè)置貴州都指揮使司,讓費聚署理司事。洪武十八年,費聚被任命為總兵官,率領(lǐng)指揮丁忠等征伐廣東云南,擒獲火立達,俘獲士兵達萬人。返回后鎮(zhèn)守云南。洪武二十三年被召還京城。李善長謀反之事敗露,話語牽連到費聚。皇帝說:“費聚以往出使姑蘇不符合圣意,我曾經(jīng)責備他,于是想謀反啊!”最終因為朋黨獲罪處死,爵位被削除。
《費聚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2
費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興,以材勇為游徼卒。聚少習技擊。太祖遇于濠,偉其貌,深相結(jié)納。定遠張家堡有民兵無所屬,郭子興欲招之,念無可使者。太祖力疾請行,偕聚騎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寶公河,望其營甚整,弓弩皆外向。步卒懼,欲走。太祖曰:“彼以騎蹴我,走將安往!”遂前抵其營。招諭已定,約三日。太祖先歸,留聚俟之。其帥欲他屬,聚還報。太祖復偕聚以三百人往,計縛其帥,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頭八百余人,聚復招降之。遂從取靈璧,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
既定江東,克長興、立永興翼元帥府,以聚副耿炳文為元帥。張士誠入寇,擊敗之。召領(lǐng)宿衛(wèi)。援安豐,兩定江西,克武昌,皆從。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親軍指揮司,仍副炳文為指揮同知。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士誠奪氣不敢復窺長興。隨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進指揮使。湯和討方國珍,聚以舟師從海道邀擊。浙東平,復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歸次昌國,剿海寇葉、陳二姓于蘭秀山。至是,聚始獨將。
洪武二年會大軍取西安,改西安衛(wèi)指揮使,進都督府僉事,鎮(zhèn)守平?jīng)觥H辏馄經(jīng)龊睿瑲q祿千五百石,予世券。時諸將在邊屯田募伍,歲有常課。聚頗耽酒色,無所事事。又以招降無功,召還,切責之。明年,從傅友德征云南,大戰(zhàn)白石江,擒達里麻。云南平,進取大理。未幾,諸蠻復叛,命副安陸侯吳復為總兵。授以方略,分攻關(guān)索嶺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蠻地始定。置貴州都指揮使司,以聚署司事。十八年命為總兵官,帥指揮丁忠等征廣南,擒火立達,俘其眾萬人。還鎮(zhèn)云南。二十三年召還。李善長敗,語連聚。帝曰:“聚曩使姑蘇不稱旨,朕嘗詈責,遂欲反耶!”竟坐黨死,爵除。(選自《明史·列傳十九》)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太祖先歸,留聚俟之 俟:等待
B.以聚副耿炳文為元帥 副:輔佐
C.歸次昌國,剿海寇葉、陳二姓于蘭秀山 次:處所
D.時諸將在邊屯田募伍,歲有常課 課:考核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士誠奪氣/不敢復窺長興
B.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士誠奪氣/不敢復窺長興
C.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士誠奪氣/不敢復窺長興
D.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士誠奪氣/不敢復窺長興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費聚貌偉尚武。費聚自幼學習武術(shù),太祖因其相貌壯偉,與其結(jié)下深厚的情誼。他在行軍打仗中,毫無畏懼,屢立戰(zhàn)功。
B.費聚處事果斷。對于張家堡的民兵,采用恩威并重的謀略,費聚洞察忠奸,及時向太祖反饋。他偕同太祖機智地擒獲其首領(lǐng)。
C.費聚戰(zhàn)功顯赫。在與張士誠的戰(zhàn)斗中,費聚自始至終獨挑大梁,使其聞風喪膽。在攔擊海盜時,勢如破竹,同樣表現(xiàn)出色。
D.費聚未得善終。他沉迷酒色,且又招降無功,曾受皇帝指責。又因李善長謀反之事而受牽連,以致落得未能善終的下場。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步卒懼,欲走。太祖曰:“彼以騎蹴我,走將安往?”遂前抵其營。(5分)
(2)帝曰:“聚曩使姑蘇不稱旨,朕嘗詈責,遂欲反耶!”竟坐黨死,爵除。(5分)
4、C
5、C;試題分析:文言斷句有其規(guī)律可循。一是句末語氣詞,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發(fā)語詞,比如“若夫、至若、蓋……”;三是名詞或代詞,一般在句中做主語或賓語;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頂真的修辭。先瀏覽選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難。“士誠”“寇”“宋興祖”“之”“士誠”“氣”都是名詞或代詞,同時結(jié)合語意。這句話的意思是“張士誠又前來侵犯,費聚捕獲他的統(tǒng)帥宋興祖,第二次擊敗張士誠。張士誠失去勇氣,不敢再來窺視長興”。
6、C;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nèi)容。此題的做法如下,先瀏覽選項,確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體將選項與文中原句進行比較以發(fā)現(xiàn)問題。此類題目的誤區(qū)有:事件張冠李戴、時間地點遷移、曲解實虛詞等。C項中“在與張士誠的戰(zhàn)斗中,費聚自始至終獨挑大梁”錯誤,根據(jù)原文“剿海寇葉、陳二姓于蘭秀山。至是,聚始獨將”可知,在與張士誠的戰(zhàn)斗中,一直輔佐耿炳文,直到消滅了葉、陳二姓海寇,才獨挑大梁。
7.①步兵恐懼,想逃走。太祖說:“他們用騎兵追擊我們,將往哪里逃?”于是向前抵達軍營。(采分點:蹴、走、安、遂)
②皇帝說:“費聚以往出使姑蘇不符合圣意,我曾經(jīng)責備他,于是想謀反啊!”最終因為朋黨獲罪處死,爵位被削除。(采分點:曩、稱、詈、坐)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關(guān)鍵字(1)“蹴”,追擊;“走”,逃跑;“安”,哪里;“遂”,于是;“走將安往”,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是“走將往安”。(2) “曩”,從前過去;“稱”,符合;“詈”,責備;“坐”,因為……獲罪。
【《費聚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明史費聚傳》的閱讀答案解析與原文翻譯06-16
《薛琡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5
《漢書酷吏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6
《高適傳》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9
《宋史安丙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2
《明史高拱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5
《宋史張洽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5
《晉書茍晞傳》的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