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際泰傳》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2-07-25 13:36:07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陳際泰傳》原文及翻譯

  陳際泰(1567—1641),字大士,號方城,江西臨川鵬田陳坊村人。明末古文家。“臨川四大才子”之一。其父儀生,號西園,流寓于福建汀州武平,教書為業,陳際泰生于該地。崇禎七年(1634年)陳際泰68歲才中進士,任行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陳際泰傳》原文及翻譯,給大家閱讀。

  原文: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書,屏人竊誦。從外兄所獲《書經》,四角已漫滅,且無句讀,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十歲,于外家藥籠中見《詩經》,取而疾走。

  父見之,怒,督往田,則攜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畢身不忘。久之,返臨川,與南英輩以時文名天下。其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萬首。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

  注釋:

  ①外兄:表兄

  ②句讀:古人稱文詞之間該停頓的地方叫“句”或“讀”,相當于現在的標點

  ③南英輩:指艾南英等三人,與陳際泰被合稱為“臨川四才子”

  ④經生:泛指研讀經書的書生

  翻譯: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家里貧窮,不能夠拜師讀書,又沒有書籍,有時拿鄰居家孩子的書,躲著人偷偷地誦讀。從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書經》,書的四角已經磨滅變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沒有劃分句讀,自己根據文意去判斷區分(哪個地方該有停頓),于是就通曉了《書經》的大意。十歲,在舅家藥籠中見到《詩經》,拿著就快速地跑了。父親看見了,很生氣,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陳際泰就把《詩經》帶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詠《詩經》,于是終身都沒有忘記。很久以后,返回臨川,同艾南英等人憑借八股文而聞名天下。陳際泰寫詩作文,非常勤敏,一天可以寫二三十首詩,先后寫的詩達到了萬首。讀書人應試詩文的數量,沒有比得上陳際泰的。

  擴展資料:

  《陳際泰傳》創作背景:

  陳際泰才思敏捷,寫作速度極快,有時一天能寫二三十篇,一生之中作文多達萬篇。史書稱他“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在八股文方面造詣較高。他將經史古籍融會貫通,自辟門徑,借題發揮,馳聘才思,抒發己見,被人稱為八股文大家。

  崇禎三年(1630),陳際泰才得中舉人;崇禎七年中進士,時年68歲。十年,被授行人(掌冊封、傳旨的官),赴貴州監考。十三年,奉旨護送已故相國蔡國用靈柩回鄉,次年于濟寧途中染病去世,年七十五歲。

  其著述多闡發經籍,有《易經說意》(又名《讀易正義》)7卷、《周易翼簡捷解》16卷、《群經輔易說》1卷、《五經讀》5卷、《四書讀》10卷,均存目于《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文集有《太乙山房集》15卷、《已吾集》14卷。清人輯《臨川文選》、《臨川文獻》和《江西五家稿》分別選人一卷。散文風格多樣,有一定藝術價值。

  人物簡介:

  陳際泰(1567—1641),字大士,號方城,江西臨川鵬田陳坊村人。明末古文家。“臨川四大才子”之一。其父儀生,號西園,流寓于福建汀州武平,教書為業,陳際泰生于該地。崇禎七年(1634年)陳際泰68歲才中進士,任行人。

  他幼年家貧如洗,無法與其他幼童一樣進學讀書,只好借鄰居小孩的書,偷偷躲在一邊自學。8歲時,得到表兄一本破爛《書經》,刻苦自學,揣摩其意,慢慢通曉其義。10歲時,在外公家藥籠中找到一本《詩經》,便日夜攻讀。父親要他下田勞動,他將書帶在身邊,一有空就誦背不止。14歲時,代父教蒙館,先后向濟川、鐘美政、郝庶野等人學習寫文章。20歲時,認識了邱一敬,兩人詩書相傳,互相切磋。陳際泰家境貧寒,常受當地惡少欺凌,不久便返故鄉臨川。回鄉后,結識了章世純、羅萬藻、艾南英,四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結“豫章社”。一起倡導時文,致力寫作,以時文著稱,被譽為“臨川四大才子”、“江西四家”。

【《陳際泰傳》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明史.陳懋傳》原文及翻譯09-24

《漢書·陳湯傳》原文及翻譯11-25

漢書傳張耳陳馀傳原文及翻譯09-16

《宋史·陳靖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9-24

陳德榮傳原文和翻譯注釋09-24

《陳書》的原文及翻譯09-01

《明史·陳登云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8-04

《陳諫議教子》原文翻譯04-08

陳涉世家翻譯及原文03-03

與陳伯之書原文及翻譯08-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91福利在线观看 | 最新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中文天天射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