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9-12 12:25:50 曉怡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曹操《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曹操《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曹操《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镈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初冬十月,北風呼呼地吹著,氣氛肅殺,天氣寒冷,寒霜又厚又密。鹍雞鳥在清晨鳴叫著,大雁向南方遠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跡起來,就連熊也都入洞安眠了。農民放下了農具不再勞作,收獲的莊稼堆滿了谷場,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我能到這里是多么的幸運啊,高誦詩歌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感情。

  賞析

  這首詩寫于初冬十月,時間比前首稍晚。前八句寫初冬的氣候和景物。“鹍雞”,鳥名,形狀象鶴,羽毛黃白色。北風刮個不停,嚴霜又厚又密,鹍雞晨鳴,大雁南飛,猛禽藏身匿跡,熊羆入洞安眠,肅殺嚴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寧。中四句寫人事。錢、镈,兩種農具名,這里泛指農具。“逆旅”,客店。農具已經閑置起來,收獲的莊稼堆滿谷場,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圖景!詩篇反映了戰后在局部地區人民過上的安居樂業的生活,及詩人要求國家統一、政治安定和經濟繁榮的理想。朱乾說:“《冬十月》,敘其征途所經,天時物候,又自秋經冬。雖當軍行,而不忘民事也。”(《樂府正義》卷八)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本詩的作意。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一說本姓夏侯,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東漢末年權臣,亦是曹魏政權的奠基者。太尉曹嵩之子。

  曹操少年間任俠放蕩,到二十歲時舉孝廉為郎,授洛陽北部尉。后任騎都尉,參與鎮壓黃巾軍,調濟南相。董卓擅政時,散盡家財,起兵討董卓。初平三年(192年),據兗州,分化誘降黃巾軍三十余萬,選取其中精銳組建青州軍。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至許縣,從此用獻帝名義發號施令,總攬朝政。在此前后相繼擊敗袁術、陶謙、呂布等勢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戰中大敗割據河北的袁紹,隨后削平袁尚、袁譚,北擊烏桓,統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進位丞相。同年率軍南征,收服荊州,但在赤壁之戰中敗于孫劉聯軍。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漢中,次年(216年)自魏公進爵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陽,享年六十六歲。曹魏建立后,被追尊為太祖,謚號武皇帝,葬于高陵。

  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強,加強集權;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他的諸種舉措使統治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對于曹操的功業及其為人,后世評論之多,分歧之大,可謂世所罕見。此外,他知兵法,工書法,擅詩歌。其詩多抒發政治抱負,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開建安文學之風。著有《魏武帝集》,已佚失。今人輯有《曹操集》。

【曹操《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冬十月原文,翻譯,賞析08-17

《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5-17

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4-03

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6-06

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2篇08-06

冬十月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6-30

冬夕原文翻譯及賞析01-12

冬十月原文及賞析12-22

短歌行-曹操原文翻譯及賞析04-13

曹操短歌行原文翻譯及賞析11-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日本道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乱国产综合 | 天天看天天爽国产 | 制服丝袜国产激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