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二小松》原文翻譯及賞析
“從此靜窗聞細韻, 琴聲長伴讀書人。”的詩意:從此靜靜的書窗外可以聽這細微的松聲,如琴聲一般常伴著讀書人。
出自李群玉《書院二小松》
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參考譯文
一雙幽暗的松樹在塵世出現,數粒稚嫩而翠綠的小松初生的枝葉掛在二尺高的松樹上,從此靜靜的書窗外可以聽這細微的松聲,如琴聲一般常伴著讀書人。
簡析
前兩句是“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說的是書院里的這兩株小松生長得不同凡俗,它的針葉長得稚嫩而翠綠;后兩句是說,靜窗之下聽到的不是松濤狂吼,而是細韻微生,在這種幽雅而靜肅的環境里,琴聲長伴讀書聲,十分愜意。四句詩脈絡一貫,句連意圓,構成一個和諧的藝術整體。寫松易落俗套,此詩卻能翻出新意,構思新穎,別具情味,見詩人獨到的感受和寫新繪異的藝術功力。
句中的“一雙”,點明題目中的“二小松”。這一句,有如我國國畫中的寫意畫,著重在表現兩株小松的神韻。詩人用“幽色”的虛摹以引起人們的想象,以“出凡塵”極言它們的風神超邁,不同凡俗。如果說這一句是意筆,或者說虛寫,那么,第二句就是工筆,是實寫。“數粒秋煙”,以“秋煙”比況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綠的針葉,這種比喻是十分新穎而傳神的`,前人似乎沒有這樣用過;而以“粒”這樣的量詞來狀寫秋煙,新奇別致,也是李群玉的創筆,和李賀的“遠望齊州九點煙”的“點”字、有同一機杼之妙。詩中的“二尺鱗”,一方面如實形容松樹的外表,其中的“二尺”又照應前面的“數粒”,切定題目,不浮不泛,點明并非巨松而是“小松”。首二句,詩人扣緊題目中的“二小松”著筆,寫來情味豐盈,以下就要將“二小松”置于“書院”的典型環境中來點染了。
“從此靜窗聞細韻”,李群玉詩的第三句可能從前人詩句中得到過啟發,但又別開生面。庭院里的兩株小松,自然不會松濤澎湃,天籟高吟,而只能細韻輕送了。“細韻”一詞,在小松的外表、神韻之外,又寫出它特有的聲音,仍然緊扣題旨,而且和“靜窗”動靜對照,交相映發。“琴聲長伴讀書人”,結句的“琴聲”緊承第三句的“細韻”,并且將它具象化。“長伴讀書人”,既充分地抒發了詩人對小松愛憐、贊美的情感,同時也不著痕跡地補足了題目中的“書院”二字。這樣,四句詩脈絡一貫,句連意圓,構成了一個新穎而和諧的藝術整體。
【《書院二小松》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書院二小松原文及賞析07-22
《書院二小松》《小松》閱讀答案12-28
書院二小松閱讀答案11-01
書院二小松詩詞鑒賞07-10
題小松_李商隱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5
五粒小松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書院二小松》《小松》閱讀理解答案06-11
李群玉《書院二小松》閱讀題答案及賞析08-22
小松_杜荀鶴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