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弟侄書堂》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4-08-15 19:00:04 思穎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題弟侄書堂》原文及譯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題弟侄書堂》原文及譯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題弟侄書堂

  [唐]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注釋

  (1)何事:為什么。居窮道不窮:處在不順利的時候,但仍然注重道德修養。

 。2)亂時:戰亂時期。靜時:和平時期。

 。3)家山:家鄉的山,這里代指故鄉。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時常用的兩種武器,這里代指戰爭。

  (4)禮樂:這里指儒家思想。禮,泛指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范和道德體系。樂,音樂。儒家很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

  (5)書案:書桌。案:幾案。

  (6)硯:硯臺,用來磨墨的一種文具。

  (7)終身事:這里表示少年時辛苦是為了終身的大事。

 。8)惰,懈怠。寸功,形容極小的功夫。

  翻譯:

  處境窮困但知識沒變,戰亂時與往常一樣努力學習。故鄉雖戰火紛飛,弟侄還在學習知識。窗外的竹影在書本上搖擺,野外泉水聲進入硯池中。

  年少的辛苦是有益終身事,不要對光陰放松努力

  意思:不要在怠惰中浪費光陰。寸功在怠惰中失去,終身事業也就寸寸喪失!按绻Α睒O小,“終身事”極大,然而極大卻正是極小日積月累的結果。

  此詩是一首七律。這兩句是告誡弟侄——少年時期辛苦學習,將為一生的事業扎下根基,切莫有絲毫懶惰,不要浪費了大好光陰。詩句是對后人的勸勉,情味懇直,旨意深切。

  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鄙倌晷牡厍迕,容易接受知識;少年又心性未定,容易分心旁騖,視學習為畏途。而學習的道路決不因畏懼而平坦。因此杜荀鶴在表揚之余,特地拈出“辛苦”二字相激勵:“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弊x書求學,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它需要恒心和毅力、堅持和忍耐,但這一時的辛苦換來的將是終身的快樂和成功的基石。這是對子弟的勉勵,也是對天下少年的勸誡。

  作者簡介

  杜荀鶴(890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起義軍席卷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后出山逢高員外》),過著“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后山中作》)的生活。后游大梁(今河南開封),獻《時世行》于朱溫,希望他省徭役,薄賦斂,不合溫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溫部下敬翔,勸說他“稍削古風,即可進身”,因此上頌德詩三十章取悅于溫。

  文學賞析

  首聯先敘侄子雖未入仕卻能于世道紛亂之時謹守禮道,勤奮修業。詩人以此來刻畫書堂主人獨特的精神風貌,贊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規范,重視修身立德,“家山雖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禮樂風”。對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學,更顯其卓然的高潔品格。頸聯則由人寫到書堂之景:窗外綠竹搖曳,影入書案,遠處泉水潺潺,流入硯池。視覺與聽覺相結合,我們可以想見其弟侄伏案苦讀、硯池墨耕的情形。尾聯是對侄子的勸勉之辭,勸弟侄莫荒廢時光、學業。

  這首詩語言上通俗淺近,平易自然,通讀全詩,沒有一難解字句,質樸之至,仿佛從詩人心中自然流出,毫無半點雕琢痕跡。若就其佳句來說,真如行山陰道上,令人應接不暇。“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人硯池中”,寫景詩句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卻又自然曉暢。同時,這首詩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體現的是杜荀鶴的一個顯著藝術特征。

【《題弟侄書堂》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題弟侄書堂原文及賞析05-02

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01-16

題弟侄書堂翻譯及賞析06-19

題弟侄書堂翻譯及賞析07-31

題弟侄書堂詩詞鑒賞10-21

《題弟侄書堂》全詩翻譯及賞析09-04

曾國藩《與四弟書》原文及譯文09-24

《贈從弟·其二》原文及譯文09-05

豁然堂記原文及譯文06-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久久9999国产精品 | 一本一道a√无碼中文字幕 亚洲无毒AV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精品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