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的原文和譯文

時間:2024-04-19 18:37:53 煒玲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聲聲慢》的原文和譯文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聲聲慢》的原文和譯文,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于是凄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涌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特別是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了。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但見一行行雁字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一說,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種況味,一個“愁”字怎么能說盡!

  詞牌沿革

  聲聲慢,最早見于北宋晁補之筆下,詞名《勝勝慢》,其題序云“家妓榮奴既出有感”,說明是為他的家妓榮奴離去所作的曲詞。慢,就是慢詞,其名稱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長拍緩的詞。“慢曲子”相對于“急曲子”而言,慢與急是按照樂曲的節奏來區別的。敦煌發現的唐代琵琶樂譜,往往在一個調名之內有急曲子又有慢曲子。慢曲子大部分是長調,這是因為它聲調延長,字句也就跟著加長。慢詞并不自宋始,唐代已有很多慢詞。它一部分是從大曲、法曲里截取出來的,一部分則來自民間。《欽定詞譜》卷十:“柳永、周邦彥作慢詞,又與令詞截然不同,蓋調長拍緩,即古曼聲之意。”所謂“古曼聲”,是指“慢”,古書上寫作“曼”,是延長引申的意思,歌聲延長,就唱得遲緩了,因此由“曼”字引出了“慢”。毛先舒《填詞名解》卷三:“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裊娜,不欲輒盡。”慢曲相對于令曲,字句長,韻少,節奏舒緩。晁補之詞名《勝勝慢》,可見此曲較之一般的慢曲還要曼聲纏綿。后之詞人又作《聲聲慢》。《填詞名解》卷三又云:“《聲聲慢》,宋蔣捷賦秋聲,俱用‘聲’字收韻,故名之。”言蔣捷作此詞都用“聲”字收韻,故名《聲聲慢》。賀鑄詞有“殷勤彩風求凰”句,名“鳳求凰”;又有“寒松半欹澗底”句,名“寒松嘆”;王喆詞名“神光燦”。吳文英詞有“人在小樓”句,故名“人在樓上”。

【《聲聲慢》的原文和譯文】相關文章:

聲聲慢原文及譯文08-19

《永遇樂》的原文和譯文09-25

《過秦論》原文和譯文07-26

《自嘲》的原文和譯文09-24

《人琴俱亡》原文和譯文10-17

葉公好龍的原文和譯文09-28

童趣原文和譯文09-24

童趣的譯文和原文09-24

相濡以沫的原文和譯文09-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无打码H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AV | 亚洲综合在线精品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dvd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免费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