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王浚傳》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4-06-08 09:26:59 登綺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晉書·王浚傳》原文及譯文

  《王浚傳》是唐代房玄齡(唐代初年名相)創作的一篇傳記。作品出處為《晉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晉書·王浚傳》原文及譯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王浚,字士治,弘農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墳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為鄉曲所稱。晚乃變節,疏通亮達,恢廓有大志。嘗起宅,開門前路廣數十步。人或謂之何太過,浚曰:“吾欲使容長戟幡旗。”眾咸笑之,浚曰:“陳勝有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州郡辟河東從事。守令有不廉潔者,皆望風自引而去。刺史燕國徐邈有女才淑,擇夫未嫁。邈乃大會佐吏,令女于內觀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參征南軍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為人志太,奢侈不節,不可專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將欲濟其所欲,必可用也。”轉車騎從事中郎,識者謂祜可謂能舉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邊吳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養。浚乃嚴其科條,寬其徭課,其產育者皆與休復,所全活者數千人。轉廣漢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賴之。及賊張弘殺益州刺史皇甫晏,遷浚為益州刺史。浚設方略,悉誅弘等,以勛封關內侯。懷輯殊俗,待以威信,蠻夷徼外,多來歸降。征拜右衛將軍,除大司農。車騎將軍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謀伐吳,詔浚修舟艦。浚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又畫鹢首怪獸于船首,以懼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尋拜浚為龍驤將軍、監梁益諸軍事。

  時朝議咸諫伐吳,浚乃上疏曰:“臣數參訪吳楚同異,孫皓荒淫兇逆,荊揚賢愚無不嗟怨。且觀時運,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變難預。令皓卒死,更立賢主,文武各得其所,則強敵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敗,又臣年已七十,死亡無日。三者一乖,則難圖也,誠愿陛下無失事機。”帝深納焉。(節選自《晉書·列傳十二》,有刪節)

  譯文

  王浚,字士治,是弘農湖人,家中世代為二千石。王浚博通典籍,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養品行博取名聲,不被鄉里人稱道。稍后才改變志節,爽朗曠達,恢宏有大志。曾經修建宅第,在門前開了一條數十步寬的路。有人對他說路太寬有何用,王浚說:“我打算使路上能容納長戟幡旗的儀仗。”眾人都笑他,王浚說:“陳勝說過,燕雀哪能知道鴻鵠的大志呢?”州郡征召王浚為河東從事。一些不廉潔的官吏聞其到任,皆望風而去。刺史燕國人徐邈有個才貌俱全的女兒,因選擇夫婿而未嫁。徐邈便大會同僚佐吏,令女兒在內觀看,女兒看中了王浚,并指著告訴了母親,徐邈便把女兒嫁給了王浚。后為征南將軍參軍,羊祜以深交知己待他。羊祜的侄子羊暨對羊祜說:“王浚為人志向太高,奢侈不節,不可單獨擔當大事,對他應該有所抑制。”羊祜說:“王浚有大才,將要實現他的愿望,是可以任用的。”后轉為車騎將軍從事中郎,有見識的人認為羊祜可算是善于薦賢的人了。

  后任巴郡太守,此郡與吳國接壤,兵士苦于戰爭徭役,生了男孩多不愿養育。王浚制定了嚴格的法規條款,減輕徭役課稅,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嬰兒有數千人。不久盜賊張弘殺了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遷王浚為益州刺史。王浚設下計謀,將張弘等賊人全部殺掉,因功封關內侯。王浚在任,懷柔安撫招來的不同習俗的人,并用威嚴信用待人,當地各族百姓,多來歸附。王浚被拜為右衛將軍、大司農。車騎將軍羊祜一向知道王浚奇略過人,便密上表章,請仍留王浚于益州。于是復任王浚為益州刺史。

  晉武帝謀劃滅吳,下詔讓王浚修造舟艦,王浚造連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裝載二千余人。大船周邊以木柵為城,修城樓望臺,有四道門出入,船上可以來往馳馬。又在船頭畫上鹢首怪獸,以恐嚇江神,船艦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自古未有。王浚在蜀地造船,削下的碎木片浮滿江面,順流漂下。不久晉武帝拜王浚龍驤將軍,監梁益諸軍事。

  當時朝中大臣對伐吳紛紛議論諫阻,王浚給皇帝上疏說:“臣多次查訪研究吳楚的情況,孫皓荒淫兇暴,荊揚一帶無論賢愚,沒有不怨恨的,觀察目前形勢,應從速伐吳。今日不伐,形勢變化不可預測。如果孫皓突然死去,吳人更立賢主,文武各得其所,人盡其才,則吳國就成了我們的強敵。再者,臣造船已經七年,船日漸腐朽損壞,另外臣年已七十,死期臨近。以上三事如不遂人愿,伐吳更加困難。誠懇希望陛下不要失去良機。”武帝內心同意王浚的意見。

  作者簡介

  房玄齡,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唐代初年名相。他年輕時博覽經史,18歲時中進士,官拜羽騎尉。李淵起兵反隋后,他投奔了李世民,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群雄,并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為貞觀之治的到來立下了功勛,李世民稱贊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齡被任命為中書令,總領百司,掌管政務達20年,主持制定了唐初的律令、格敕和各種典章制度,并調整政府機構,精簡中央官員,為政府選拔了大量人才。他任職期間善于用人,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后世把他和杜如晦作為良相的典范,合稱“房、杜”。唐太宗征高旬麗時,他留守京師,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病逝。

【《晉書·王浚傳》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晉書王渾傳》原文賞析及譯文07-27

《晉書·陶潛傳》原文及譯文09-26

《晉書孫綽傳》原文及譯文10-02

晉書·王舒傳的原文及翻譯09-24

《晉書華廙傳》原文及譯文解析09-27

《晉書山濤傳》的原文與譯文解析09-26

《晉書何攀傳》原文及譯文解析09-27

《晉書卞望之傳》原文及譯文09-27

《晉書嵇紹傳》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9-2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 | 在线观看AV的|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