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宋書·杜惠度傳》原文及譯文賞析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宋書·杜惠度傳》原文及譯文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宋書·杜惠度傳》原文及譯文賞析 1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屬京兆。曾祖元,為寧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遜父子勇壯有權力,威制交土,聞刺史滕遁之當至,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瑗收眾斬遜,州境獲寧。除龍驤將軍。遁之在州十余年,與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將北還,林邑王范胡達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圍州城。時遁之去已遠,瑗與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設權策,累戰,大破之。連捷,故胡達走還林邑。乃以瑗為龍驤將軍、交州刺史。盧循竊據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義熙六年,年八十四,卒。慧度,瑗第五子也。初為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綱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辭不就。七年,除使持節、督交州諸軍事、交州刺史。
詔書未至,其年春,盧循襲破合浦,徑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長史孫建之。循雖敗,余黨猶有三千人,皆習練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軍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財,以充勸賞。慧度自登高艦,合戰,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夾兩岸射之。循眾艦俱然,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斬循及父嘏,并循二子,傳首京邑。封慧度龍編縣侯,食邑千戶。高祖踐阼,進號輔國將軍。其年,率文武萬人南討林邑,所殺過半,前后被抄略,悉得還本。林邑乞降,輸生口、大象、金銀、古貝等,乃釋之。慧度布衣蔬食,儉約質素,能彈琴,頗好《莊》、《老》。禁斷淫祀,崇修學校。歲荒民饑,則以私祿賑給。為政纖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少帝景平元年,卒,時年五十。
(節選自《宋書·杜慧度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寧浦太守,遂居交趾遂:于是
B.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遏:禁絕
C.與林邑累相攻伐累:屢次
D.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曠:空缺
9.以下各組句子中,表明杜瑗,慧度父子軍政才干的一組是(3分)
①多設權策,累戰,大破之
②竊據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
③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
④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夾兩岸射之
⑤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
⑥禁斷淫祀,崇修學校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杜瑗處事果決而有計謀。他擔任太守時兩次平頂騷亂,先是斬殺作亂的九真太守李遜,境內得到安寧;繼而與玄之擊退來犯的胡達,使之退回林邑。
B.杜慧度為人謙遜而顧大局。杜瑗死,府州官吏推舉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當盧循來犯,雖然任命他的.詔書未到達,他還是率眾抗敵。
C.杜慧度一心向公而有諳熟戰略。與盧循決戰前,為激勵將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財產作為獎賞;交戰時他又巧用火攻燒毀敵方一應戰艦,大獲全勝。
D.杜慧度生活儉樸,治事有方。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彈彈琴,讀讀《莊》《老》。而為政卻細致綿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饑荒,常以私人薪俸賑濟災民。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軍入城乃食。(5分)
⑵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5分)
【參考答案】
8.B(3分)9.B(3分)10.D(3分)
11.(10分)
⑴六月庚子這天,盧循清晨到達南津,命令三軍攻入城中才能吃飯。(5分。譯出大意給2分;“造”、“入城”、“乃”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⑵從此聲威恩澤及于全境,邪惡偷盜之事不再發生,以至城門夜不關閉,路不拾遺。(5分。譯出大意給2分;“威惠”、“奸盜”、“乃至”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杜慧度,是交阯人。原籍本屬京兆。曾祖父杜元,擔任寧浦太守,于是移居交阯。父親杜瑗,字道言,官居州府,任日南、九德、交阯太守。起先,九真太守李遜父子勇武威嚴,有權力,威震交阯地區,聽說刺史滕遜之要來,分別派遣兩個兒子截斷水陸要道,不讓他上任。杜瑗聚集兵眾,殺了李遜,交阯境內獲得了安寧。授龍驤將軍。滕遜之在交阯十多年,與林邑多次相互攻伐。滕遜之即將北還京都,林邑王范胡達攻破日南、九真、九真三郡,于是包圍州城。這時滕避之離去已經很遠,杜瑗與第三個兒子杜玄之盡力固守城池,多設權謀計策,數次交戰,大敗敵軍。范胡達逃回林邑。于是朝廷任杜瑗為龍驤將軍、交阯刺史。盧循占據廣州,派遣使者來修好,杜瑗將使者殺了。義熙六年,杜瑗八十四歲逝世。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個兒子。起初任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任九真太守。杜瑗逝世,州府的主管和輔佐官員認為交阯與敵境相鄰,不宜曠廢職務,共同推舉杜慧度執掌州府事務,他推辭不去任職。義熙七年,授使持節、督交州諸軍事、廣武將軍、交州刺史。
任職詔書還未送到,就在這年春天,盧循攻占了合浦,直向交州進軍。杜慧度于是率領文武官員與軍隊六千人抵抗盧循,交戰時生擒盧循的長史孫建之。盧循雖然失敗,但還有余黨三千多人,都習兵練武,熟習軍事。六月庚子,盧循清晨出兵到南津,命令三軍攻進城才能吃飯。杜慧度全數拿出宗族的私人財物,用來充當獎勵犒賞的費用。杜慧度親自登上大型戰船指揮。當兩軍相遇時,他施放火箭和雉尾火炬,步軍在兩岸夾射,盧循各船都燃燒起來,一下子就潰散了,盧遁本人也中箭投水而死。杜慧度斬了盧遁和他的父親盧嘏,并且斬殺了他的兩個兒子,傳送首級到京都。朝廷封杜慧度為龍編縣侯,食邑一千戶。高祖登基,杜慧度進號為輔國將軍。這一年,他率領文武官兵一萬人南下討伐林邑,被消滅的敵人超過半數,前后被搶掠的財物,都奪了回來。林邑乞求投降,送上牲畜、大象、金銀、古貝等,于是被釋放。杜慧度穿布衣,吃素菜,生活節儉,簡單樸素,會彈琴,很喜愛《莊子》《老子》。禁止不合禮制的祭祀,修建學校,每當災荒年歲百姓饑餓。就用自己的俸祿來救濟。處理政事細致周密,就好像管理家庭一樣,因此他恩威皆重,奸盜的事不再發生,甚至于城門在夜間不必關閉,路不拾遣。少帝景平元年逝世,時年五十歲。
《宋書·杜惠度傳》原文及譯文賞析 2
《宋書·杜惠度傳》原文: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屬京兆。曾祖元,為寧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遜父子勇壯有權力,威制交土,聞刺史騰遁之當至,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瑗收眾斬遜,州境獲寧。除龍驤將軍。遁之在州十余年,與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將北還,林邑王范胡達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圍州城。時遁之去已遠,瑗與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設權策,累戰,大破之。連捷,故胡達走還林邑。乃以瑗為龍驤將軍、交州刺史。盧循竊據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義熙六年,年八十四,卒。
慧度,瑗第五子也。初為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綱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辭不就。七年,除使持節、督交州諸軍事、交州刺史。詔書未至,其年春,盧循襲破合浦,徑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禽循長史孫建之。循雖敗,余黨猶有三千人,皆習練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軍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財,以充勸賞。慧度自登高艦,合戰,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夾兩岸射之。循眾艦俱然,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斬循及父嘏,并循二子,傳首京邑。封慧度龍編縣侯,食邑千戶。
高祖踐阼,進號輔國將軍。其年,率文武萬人南討林邑,所殺過半,前后被抄略,悉得還本。林邑乞降,輸生口、大象、金銀、古貝等,乃釋之。慧度布衣蔬食,儉約質素,能彈琴,頗好《莊》、《老》。禁斷淫祀,崇修學校。歲荒民饑,則以私祿賑給。為政纖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少帝景平元年,卒,時年五十。 成績查詢
(節選白《宋書杜惠度傳》)
《宋書·杜惠度傳》譯文:
杜慧度,交址郡朱栽縣人。原籍本屬京兆。曾祖父杜元,為寧浦太守,于是移居交址。父親杜瑗,字道言,官居州府任日南、九德、交址太守。起先,九里太守查邏父子勇武威嚴,有權力,威震交址地區,聽說刺史滕遯之要來,分別派遣兩個兒子截斷水陸要道,不讓他上任。掛達聚集兵眾,殺了奎遜,交址境內獲得了安窣。授龍驤將軍。滕遯之在交址十多年,與林邑多次相互攻伐。滕遯之即將北還京都,林邑胡達攻破旦鹿、爐、九真三郡,于是包圍州城。這時滕遯之離去已經很遠,杜瑗與第三個兒子杜玄之盡力固守城池,多設權謀計策,數次交戰,大敗敵軍。追擊討伐到九真、曰南,屢戰屢勝,所以逛塑達逃回&墾。于是朝廷任杜瑗為龍驤將軍、戀姐刺史。直里起義后,進號冠軍將軍。盧循占據廣迎,派遣使者來修好,杜瑗將使者殺了。盞歷六年,杜瑗八十四歲逝世。追贈為右將軍,原位官依舊。
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個兒子。起初任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任九真太守。杜瑗逝世,州府的主管和輔佐官員認為交址與敵境相鄰,不宜曠廢職務,共同推舉杜慧度執掌州府事務,他推辭不去。義熙七年,授使持節、督交州諸軍事、廣武將軍、玄想刺史。任職詔書還未送到,就在這年春天,虛循攻占了合浦,直向交州進軍。杜慧度于是率領文武官員與軍隊六千人在石綺抵抗盧遁,交戰時生擒盧循的長史孫建之。盧循雖然失敗,但還有余黨三千多人,都習兵練武,熟習軍事。李遜的兒子李弈、李脫等人逃竄到石碲,盤踞并勾結訖佬族人,各自都有軍隊。盧遁得知李弈、人與杜家有舊怨,派遣使者去招請他,查鑾等人便引莖人率兵眾五六千人,聽從遒遁的節制調遣。六月八日,盧循清晨出兵到南命令三軍攻進城纔能吃飯。杜慧度全數拿出杜氏宗族的私人財物,用來充當獎勵犒賞的費用。他的弟弟交址太守杜慧期、九真太守章民共同督率水師步兵,杜慧度親自登上大型戰船指揮。當兩軍相遇時,他施放火箭和雞尾火炬,步軍在兩岸夾射,盧遁各船都燃燒起來,一下子就潰散了,盧遁本人也中箭投水而死。杜慧度斬了盧循和他的父親虛嘏,并且斬殺了他的兩個兒子,他的親屬錄事參軍,以及中兵參軍羅農去、李脫等人,傅送首級到京都。朝廷封杜慧度為龍編縣侯,食邑一千戶。
產逛登基,杜慧度進號為輔國將軍。這一年,他率領文武官兵一萬人南下討伐林邑,被消滅的敵人超過半數,前后被搶掠的財物,都奪了回來。林邑乞求投降,送上牲畜、大象、金銀、木棉等,于是被釋放。簠虞布衣蔬食,儉約質素,能彈琴,頗好《莊》、《老》。禁斷淫祀,崇修季校,歲荒民饑,則以私祿賑給。篇政纖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遣。少帝景平年,卒,時年五十,追贈左將軍。
賞析:
《宋書·杜惠度傳》作為一部文言文作品,其鑒賞可以從語言風格、修辭手法、敘事結構等方面來進行。以下是對這篇傳記的文言文特點的分析:
語言精煉:
文言文以簡潔著稱,《杜惠度傳》也不例外。它用詞準確且簡練,寥寥數語便能傳達出豐富的內容。例如,“瑗與二子惠度、惠寶領兵擊之”一句,僅十二個字就清晰地描述了人物關系和行動。
古樸典雅:
該文繼承了先秦兩漢以來形成的'書面語傳統,行文莊重典雅。文中多處引用經典或使用成語典故,如“臨難不顧”,不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蘊,也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
敘述有序:
在敘事方面,《杜惠度傳》遵循時間順序展開故事,從杜氏家族遷居交趾說起,逐步講述到杜惠度如何承繼父業、抗擊外敵等經歷。這樣的安排使得整個故事條理分明,易于理解。
善用對比:
通過正面人物(如杜惠度)與反面角色(如李遜父子)之間的行為對照,突顯了主角的高尚品質。比如,當提到“惠度撫循士民,甚得其歡心”時,便形成了鮮明的人物性格對比。
細節描寫:
盡管總體上保持簡練,但某些關鍵時刻會加入適當的細節描寫來增強畫面感。例如,在描述戰斗場景時,“賊眾大潰,斬首數千級”,這種具體的數字增強了讀者對戰爭激烈程度的感受。
情感隱含:
雖然整體語氣較為客觀,但在字里行間仍可感受到作者對于忠誠勇敢者的贊美之情。特別是對于杜惠度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態度,表達了深深的敬意。
句式變化:
全文長短句交替運用,既有四言六言的整齊句型,也有較為靈活的散句。這樣的組合既保證了節奏感,又避免了單調乏味。
綜上所述,《宋書·杜惠度傳》以其嚴謹的結構、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內容,成為了一篇值得細細品味的優秀文言文作品。它不僅是了解南北朝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也是學習古代漢語寫作技巧的好教材。在閱讀時,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古人如何用最經濟的文字傳達最多的信息,并且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和社會價值。
【《宋書·杜惠度傳》原文及譯文賞析】相關文章:
《宋書 杜惠度傳》閱讀答案11-03
宋書杜惠度傳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6-28
文天祥傳原文及譯文賞析08-28
《宋書·傅亮傳》原文及翻譯12-07
《宋書·王懿傳》原文及翻譯08-21
《宋書·袁淑傳》原文及翻譯03-04
《宋書·王誕傳》原文及翻譯12-17
《宋書王誕傳》的原文及翻譯07-05
《宋書宗越傳》原文及翻譯01-03
《晉書王渾傳》原文賞析及譯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