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翻譯和賞析
《竹枝詞二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劉禹錫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小編整理了《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翻譯和賞析,歡迎閱讀
《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翻譯和賞析
《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其全文古詩如下: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前言】
《竹枝詞二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劉禹錫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復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
【注釋】
⑴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為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創作新詞,多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流傳甚廣。后代詩人多以《竹枝詞》為題寫愛情和鄉土風俗。其形式為七言絕句。
⑵晴:與“情”諧音!度圃姟罚阂矊懽鳌扒椤。
【翻譯】
岸上楊柳青,江中風浪平,忽然傳來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聲。就像東邊天空中有太陽,西邊卻細雨蒙蒙,說是無晴(情)吧,其實卻有晴(情)。
【鑒賞】
這首詩采用了民間情歌常用的雙關的手法,含蓄地表達出微妙的戀情,新穎生動,妙趣橫生。 關于竹枝詞的特色,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概括為“四易”,即易學、易懂、易寫、易流傳。這是從學習和閱讀方面講的。
一、 語言流暢,通俗易懂。竹枝詞是由民歌蛻化出來的,民間的口語、俚語皆可入詩,且極少用典,讀起來瑯瑯上口,雅俗共賞。清記錄王世禎《師友詩傳錄》中有一段話:“竹枝稍以文語緣諸俚俗,若太加文藻,則非本色矣”。說得很對,這是竹枝詞的一大特色。正是由于在竹枝詞里用了大量口語、俚語和地方鄉音,讀起來具有濃厚的鄉土風味和生活氣息。
二、不拘格律,束縛較少。民歌作者不太懂韻書上的規范,民間竹枝詞也多依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聲韻。劉禹錫最早作的九首竹枝詞,可以說沒有一首是符合規范的。從第一首開始: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第三句第四字用平聲,第七字用仄聲,第四句中第二字用平聲,第七字用平聲都不合格律。
創作背景:
劉禹錫于唐穆宗長慶二年(822)正月至長慶四年(824)夏在夔州任刺史。他非常喜愛民歌《竹枝詞》,于是依調填詞,寫了十一首,分為兩組,這是其中一組二首,作于《竹枝詞九首》之后。可能是詩人前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創作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題,故又題為《竹枝詞二首》。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年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容!吨裰υ~》《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翻譯和賞析】相關文章:
竹枝詞原文翻譯賞析08-13
劉禹錫《竹枝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3-04
劉禹錫《竹枝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1-21
《竹枝詞白帝城頭春草生》原文和翻譯賞析03-27
竹枝詞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4篇)12-01
竹枝詞原文翻譯賞析14篇08-13
竹枝詞原文翻譯賞析(14篇)08-13
竹枝詞原文翻譯賞析(匯編14篇)08-13
竹枝詞原文翻譯賞析合集14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