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書孟德傳后》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5-02-06 10:59:58 思穎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書孟德傳后》原文及翻譯

  《書孟德傳后》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作者根據蘇轍的散文《孟德傳》而寫。下面是蘇軾《書孟德傳后》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蘇軾《書孟德傳后》原文及翻譯

  原文:

  子由書孟德事見寄,余既聞而異之,以為虎畏不懼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見虎而不懼者,則斯言之有無,終無所試之。然曩余聞忠、萬、云安多虎。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從施歟?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懼也。有人夜自外歸,見有物蹲其門,以為豬狗類也,以杖擊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處,則虎也。是人非有以勝虎,而氣已蓋之矣。使人之不懼,皆如嬰兒、醉人與其未及知之時,則虎畏之,無足怪者。故書其末,以信子由之說。

  譯文:

  子由寫的《孟德傳》寄來了,我已經聽說了這件事并且對此感到訝異,認為老虎畏懼不害怕自己的人,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還沒有見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這樣說這事有或沒有,始終沒有辦法試驗這件事。但我又聽說忠、萬、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個婦人白天把二個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從山上奔來,婦人很慌張地沉進水里躲避它,二個小孩子在沙上戲耍,神態依然如故。老虎細看了很久,去用頭觸碰(他們),希望其中一個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驚怪,老虎也終于離去了。

  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嚇,而(對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嚇不就沒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嗎?世上說老虎不吃喝醉的人,一定要坐那兒看著他,等他醒來。不是等他醒酒,而是在等他害怕。有個人晚上從外面回來,見到一個家伙蹲在他門口,以為是豬狗一類的動物,用拐杖打它,它就跑了。直到它跑到月光明亮處,才知道是只老虎。這人不是有打贏老虎的本事,是他的氣勢蓋過了老虎。使人不害怕,都像嬰兒、喝醉的人和來不及知道他的時候,那么老虎就怕他,沒有什么值得怪異的。所以在結尾書寫,用來 (讓人們)相信子由的說法。

  詞句注釋

  1.

  孟德傳:《孟德傳》是蘇轍的一篇散文,寫的是宋仁宗嘉祐年間,秦州戍卒孟德,不堪戍卒生活,逃入深山,過著“白毛女”一般的生活。孟德在深山中,逾兩年竟不死,多次遇到猛獸,但由于他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對猛獸不懼,竟未遭傷害。全文以生動、曲折、形象的筆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神勇不怕虎的英雄,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人不畏虎,虎自畏人。

  2.

  子由:蘇轍,字子由,蘇軾的胞弟。

  3.

  以為虎畏不懼已者:認為老虎害怕不懼怕它的人。

  4.

  斯言:此言。指“虎畏不懼已者”這一說法。

  5.

  曩(nǎng):以往,從前。忠、萬、云安均四川省縣名云安,今為云陽縣。

  6.

  浣(huàn)衣:洗衣服。浣:洗濯。

  7.

  熟視:仔細的看。 熟:仔細。

  8.

  庶幾:有那么一點兒。此處意為:“有點兒希望”。

  9.

  癡:不懂事。

  10.

  被:施加。

  11.

  俟(sì):等待

  12.

  逸去:逃去。

  13.

  信(shēn):通“伸”。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

  文學賞析

  文章開始首先提出疑問,認為孟德不怕虎的故事,在道理上似乎可信:“以為虎畏不懼己者,其理似可信!钡窃趯嶋H上又未可信,因為“世未有見虎而不懼者。”這個疑問的提出是合乎一般道理的,因為一般人遇見老虎確實是沒有不害怕的。

  接著蘇軾列舉了三個不怕虎的故事,進一步證明《孟德傳》的可信。他首先寫出了“初生之犢不怕虎”的故事。這個故事描述得生動細致驚險,特別是婦人懼虎而沉入水中,二小兒在沙上戲耍,虎至并不害怕!盎⑹煲暰弥烈允椎钟|,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去!边@里描寫老虎想方設法欲使小兒出現害怕情況,但由于兒癡并不知怕,老虎黔驢技窮終于無奈地離去。由此蘇軾得出一個結論:“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施歟?”從而進一步證明了蘇轍的觀點:人不畏虎,虎自畏人。

  接著蘇軾又舉了個世人常說的“虎不食醉人”的故事。由于人醉而無懼怕之心,所以虎威也就無法施展。最后又舉出一個笑林故事:“有人夜自外歸,見有物蹲其門,以為豬狗類也,以杖擊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處,則虎也!边@里寫的夜歸人因為不知是虎,當然也就沒有什么害怕的地方!笆侨朔怯幸詣倩,其氣已蓋之矣!币箽w人并非有什么絕招或能力有把握戰勝老虎,只是由于不知而不怕,盛氣已壓倒了老虎罷了。

  文中舉出的三個故事,采取有詳有略夾敘夾議的手法。沙上嬰兒不怕虎詳寫,夜歸人擊虎次之,醉人不怕虎則是略寫。在敘述故事的同時,作者邊加議論。全文語言通俗流暢,毫無雕琢之處,再次表現了蘇軾崇尚自然反對雕琢的文風。

  其實,蘇軾寫人不怕虎的故事,是有其政治背景的,那就是不畏權貴。雖然他也曾屢遭貶斥,但不怕“虎”的精神,蘇軾卻是永存的。東坡性格倔強,總是不荀俗時務。毛晉《東坡筆記》里記述這樣一段事:“東坡一日退朝,食罷,捫腹徐行,顧謂侍兒們曰:汝輩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為然。又一人曰:滿腹都是機械(聰明和才智)’。坡亦未以為當。至朝云(軾愛妾)乃曰: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坡捧腹大笑!”這里的“不合入時宜”,就是對權貴的蔑視,也就是不怕虎的思想。雖然東坡因屢次提出不同政見而遭貶謫,但他這種不怕“虎”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蘇軾《書孟德傳后》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蘇軾《書孟德傳后》原文及翻譯03-31

蘇軾《書孟德傳后》原文及翻譯07-10

《宋史·蘇軾傳》原文及翻譯10-30

孟德傳課文翻譯12-02

孟德傳課文的翻譯10-18

《宋史·蘇軾傳》原文及翻譯解析09-13

蘇軾傳文言文原文翻譯04-10

蘇軾的方山子傳原文翻譯及賞析10-16

蘇軾傳文言文原文翻譯01-02

宋史蘇軾傳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11-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 |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综合视频精品第一区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