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卻東西門行》譯文及鑒賞

時間:2024-09-28 17:34:43 俊豪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曹操《卻東西門行》譯文及鑒賞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曹操《卻東西門行》譯文及鑒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曹操《卻東西門行》譯文及鑒賞

  【原文】

  《卻東西門行》

  兩漢:曹操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

  舉翅萬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

  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

  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

  奈何此征夫,安得驅四方!

  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

  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注釋

  ⑴轉蓬:飛蓬,菊科植物,古詩中常以飛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離鄉的漂泊生活。

  ⑵不相當:不相逢,指飛蓬與本根而言。

 、悄魏危喝绾,這里有“可嘆”、“可憐”的意思。

 、劝驳茫涸跄堋Hィ弘x開,避免。

 、扇饺剑╮ǎn):漸漸。

  ⑹深泉:應作“深淵”,唐人抄寫古書時常把“淵”字改為“泉”,以避唐高祖李淵之諱。

 、嗣瞳F:應作“猛虎”,唐人為李淵祖父李虎避諱,常把“虎”字改寫作“猛獸”。

 、毯罋w首丘:屈原《哀郢》中有“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首丘,頭向著自己的窟穴。狐死首丘是古來的一種說法,用以比喻人不該忘記故鄉。

  【譯文

  大雁生活在遙遠的塞北,那是荒涼無人的地方。

  舉翅飛行萬余里,飛行棲息都是結伴而行。

  冬天在南方飽食稻谷,春日一到又再飛回北方。

  田中有一種草叫轉蓬,總是隨風遠飛四處飄揚。

  從此永遠離開自己的根,萬年難相會各在天一方。

  可憐那遠征的將士,怎能離開四方歸家鄉。

  戰馬永遠不卸征鞍,鎧甲永不離人身旁。

  歲月流逝人已漸漸衰老,什么時候才能返回故鄉?

  神龍藏身在深淵,猛獸漫步在山岡。

  狐死頭還向山丘,人的故鄉怎能忘!

  【賞析

  這首詩分為四層。前六句為第一層,寫出了鴻雁的境遇及其春來冬去的候鳥特征。接下來四句為第二層,寫轉蓬辭根寄寓自己和征夫的身世飄零之嘆息。再接著六句為第三層,寫自己有感于大業未竟,任重道遠而老之將至。最后四句為第四層,寫龍、虎、狐的不離故地,不忘窟穴,來反比征夫們的流離輾轉,有家不能歸。這首詩開頭連用兩組比興,最后又以比興作結,首尾相互照應,全詩和諧統一,渾然一體。

  首六句采用比興手法。一開頭,詩人略一勾勒,便寫出了鴻雁的境遇及其春來冬去的候鳥特征!叭薄、“無人鄉”強調其孤寂寥落,“萬里余”則突出路途之遙。鴻雁萬里遠征,與同類結伴而行,相濡以沫,處于寂寞凄涼的環境中;它們只能服從節令的安排,嚴冬則南飛而食稻,陽春則北翔而重回,其辛勞困苦不言而喻。

  “田中有轉蓬”四句為第二層次,詩人沒有像通常詩歌那樣在比興后立刻引入正題,而是再用一比興手法,寫蓬草隨風飄蕩,無所歸止,也永遠無法回歸故土!跋喈敗币鉃榕c故根相遇!傍櫻恪迸c“轉蓬”這兩個藝術形象極不相同,鴻雁有信,依節侯歲歲而回;轉蓬無節,隨輕風飄蕩不止。但是,它們本質上是一樣的,都不得不轉徙千萬里之外。詩歌寫鴻雁舉翅“萬里”之外,其空間距離感鮮明突出;轉蓬“萬歲”不能歸于故土,其時間漫長感異常強烈。而兩者實是互文見義,路途遙、時間長,都是詩人所特別強調的。

  在完成了連續的鋪墊以后,詩歌第三層切入正題,僅以寥寥六句寫征夫之狀,卻括盡他們艱險苦難生活的內容:一為出征之遙,遠赴萬里,鎮守四方;二為出征之苦,馬不解鞍,甲不離身;三為年歲飛逝,老之將至;四為故鄉之思,返還無期,徒作渴念。這幾方面有緊密關系,而思鄉不得歸是其關鍵。唯其愿望不能實現,其思鄉之情也就日益加深。

  這一層將征夫的深愁苦恨,都在其對現實狀況的敘述中宣泄出來。由于前兩層中,詩人已經用比興手法渲染了情結氣氛,故這一層所表現的鄉關之思顯得極為真切和強烈,雖然沒有一個愁、苦之類的主觀色彩的詞語,但本色之語,卻更能收到動人心魄的效果。

  “神龍藏深泉”四句為詩歌最后一層,詩人于描寫正題后又將筆墨宕開,連用神龍、猛獸、狐貍等數個比喻。神龍藏于深泉,猛獸步于高岡,各有定所,各遂其愿,令有家歸不得的征夫羨慕不已!昂罋w首丘”引用典故說明動物至死尚且不忘故土,遠離家鄉的征夫們更不能忘。“故鄉安可忘”這極平直的一句話,在全詩的層層襯映,鋪墊之下,也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這首詩比興手法的反復使用,給詩歌帶來了從容舒卷、開闔自如的藝術美感。詩歌寫思鄉情結,雖充滿悲涼凄切情調,但結處以神龍、猛獸等作比,悲涼中不會顯得過于柔綿,反而回蕩著剛健爽朗之氣,這正是曹操詩的特點之一,也是建安文學慷慨悲涼之特色的體現。全詩絲毫不見華麗詞句,唯見其樸實之語。

  【創作背景

  據考證,這首詩作于曹操的晚年,即公元208年(東漢末年的建安十三年),曹操大敗于赤壁之戰以后。當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年事漸高,面對戰亂連連,統一中國的事業仍舊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泛招攬人才,招納賢士致力于建功立業。這首詩是曹操按舊題寫的新詞。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卻東西門行》譯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田家行》原文譯文鑒賞03-25

曹操《卻東西門行》閱讀答案以及賞析10-14

白居易:琵琶行譯文及鑒賞03-24

《御街行·別東山》譯文及鑒賞03-28

《飲馬長城窟行》原文譯文以及鑒賞04-22

高適《邯鄲少年行》原文譯文鑒賞03-25

《高都護驄馬行》譯文、注釋及鑒賞11-07

曹操詩詞全集鑒賞04-04

《黃鳥》譯文及鑒賞05-14

《塞下曲》譯文及鑒賞(精選)02-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婷婷久久综合极速 | 日本高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 先锋资源手机在线 | 自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