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其二_賀知章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鄉偶書·其二
唐代 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回鄉偶書二首(其二)拼音解讀:
lí bié jiā xiāng suì yuè duō ,jìn lái rén shì bàn xiāo mó 。
wéi yǒu mén qián jìng hú shuǐ ,chūn fēng bù gǎi jiù shí bō 。
譯文
我離別家鄉的時間實在已經是很長久了,回家后才感覺到家鄉的人事變遷實在是太大了。
只有門前那鏡湖的碧水,在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紋,還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樣。
注釋
消磨:逐漸消失、消除。
鏡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方圓三百余里。賀知章的故鄉就在鏡湖邊上。
創作背景
賀知章在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時已八十六歲。此時距他離開家鄉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他心頭有無限感慨,于是寫下了這組詩。
賞析
這首詩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續篇。詩人到家以后,通過與親朋的`交談得知家鄉人事的種種變化,在嘆息久客傷老之余,又不免發出人事無常的慨嘆來。“離別家鄉歲月多”,相當于上一首的“少小離家老大回”。詩人之不厭其煩重復這同一意思,無非是因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數十年背井離鄉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順勢轉出有關人事的議論:“近來人事半消磨。”這一句看似抽象、客觀,實則包含了許多深深觸動詩人感情的具體內容,“訪舊半為鬼”(杜甫《贈衛八處士》)時發出的陣陣驚呼,因親朋沉淪而引出的種種嗟嘆,無不包孕其中。唯其不勝枚舉,也就只好籠而統之地一筆帶過了。
三四句筆墨蕩開,詩人的目光從人事變化轉到了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上。雖然闊別鏡湖已有數十個年頭,而在四圍春色中鏡湖的水波卻一如既往。詩人獨立鏡湖之旁,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觸自然涌上了他的心頭,于是又寫下了“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的詩句。詩人以“不改”反襯“半消磨”,以“惟有”進一步發揮“半消磨”之意,強調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幾乎已經變化凈盡了。從直抒的一二句轉到寫景兼議論的三四句,仿佛閑閑道來,不著邊際,實則這是妙用反襯,正好從反面加強了所要抒寫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襯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顯得愈益深沉了。
還需注意的是詩中的“歲月多”“近來”“舊時”等表示時間的詞語貫穿而下,使全詩籠罩在一種低回沉思、若不勝情的氣氛之中。與第一首相比較,如果說詩人初進家門見到兒童時也曾感到過一絲置身于親人之中的欣慰的話,那么,到他聽了親朋介紹以后,獨立于波光粼粼的鏡湖之旁時,無疑已變得愈來愈感傷了。
作者介紹
賀知章賀知章(659 744? ),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自號“四明狂客”。武后證圣元年(695)登進士第,官至秘書監,故稱“賀秘監”。天寶三年,請度為道士,回鄉不久卒。為人曠達不羈,好飲酒。杜商作《飲中八仙歌),將其列為“八仙”之首。善詩歌及草隸書,與張旭、包融、張若虛號為“吳中四士”。其詩大多散失,今存二十首。《全唐詩》存其詩一卷。有《賀秘監集)。
【回鄉偶書·其二_賀知章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賀知章《回鄉偶書》原文及翻譯10-12
回鄉偶書二首_賀知章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賀知章《回鄉偶書(其二)》03-20
賀知章《回鄉偶書》古詩原文賞析12-26
賀知章《回鄉偶書》古詩翻譯賞析03-17
賀知章《回鄉偶書》賞析09-09
賀知章思鄉詩《回鄉偶書》解讀賞析10-09
回鄉偶書原文及賞析翻譯02-12
回鄉偶書原文翻譯及賞析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