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單于臺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08-27 09:31:27 古籍 我要投稿

登單于臺原文及賞析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譯文

  春日里無戰事邊疆的士兵都已返回,我獨自一人登上了單于臺。

  太陽從大地漸漸升起,奔騰不息的黃河之水從遠天之外涌來。

  黃沙隨風翻滾的紋痕好似水中波浪,狂風呼嘯,響聲如同雷鳴。

  很想跨越陰山關隘看個究竟,可惜陰山關隘雖已天亮,卻門戶不開,無法通行。

  注釋

  單(chán)于臺: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西,相傳漢武帝曾率兵登臨此臺。

  邊兵:守衛邊疆的士兵。

  地中出:從平地升起。

  沙翻:沙隨風翻滾。

  響疑雷:響聲如同雷鳴。

  陰關:陰山山脈中的關隘。陰山是漢代防御匈奴的屏障,綿亙今內蒙古自治區。

  賞析

  這首詩描寫邊塞風光,表現了塞外生活的艱苦和詩人在邊關經歷的真情實感。首聯是全詩總綱,春日無春色,顯出塞外的荒涼;獨上高臺凝思注目,突出詩人超然獨立的形象。頷聯將“白日”、”黃河’”對舉,在遼闊蒼茫之中,有壯麗多彩之感。頸聯繼續寫景,運用比擬手法,寫出風如雷響,驚心動魄;沙似浪翻,歷歷在目。尾聯寫詩人從單于臺上向北眺望陰山,但見雄關似鐵,緊閉不開,戒備森嚴。語句渾樸,境界開闊,有“盛唐氣象”。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首聯是說,春日里無戰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獨自一個人登上單于臺。首聯是全詩的總領!按骸弊趾汀蔼殹弊,看似出于無心,實則十分著力。春日兵回,邊關平靜無事,才有登臺覽物的逸興;雖說春日,下文卻了無春色,更顯出塞外“無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的荒涼。獨上高臺,凝思注目,突出詩人超然獨立的形象。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一輪白日,躍出平地,寫它噴薄而上的動態;千里黃河,天外飛來,寫它源遠流長的形象;“白日”、“黃河”對舉,又在寥廓蒼茫之中給人以壯麗多彩的感覺。白日出于地中而非山頂,黃河來自天外而非天上,一切都落在視平線下,皆因身在高臺之上的緣故。

  頸聯繼續寫景。兩句比喻,牢牢把握住居高臨下的特點:居高,所以風急,所以風如雷響,驚心動魄;臨下,才見沙痕,才見沙似浪翻,歷歷在目。不說“如雷”而說“疑雷”,傳神的寫出作者細辨風聲的`驚喜情態。中間兩聯,白日、黃河、沙浪、風聲,從遠到近,自下而上,構成一幅有色彩、有動態、有音響的立體圖畫,把邊塞風光,寫得勢闊聲宏,莽莽蒼蒼之至。尤其是“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一聯,語句渾樸,學盛唐而能造出新境界,很為后人激賞。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蔽猜撌钦f,很想跨越陰山關隘看個究竟,陰山關隘雖已天亮門戶不開。尾聯寫詩人從單于臺上向北眺望陰山,那是漢代防御匈奴的天然屏障。詩人很想到陰山那邊去看一看,但見那連綿起伏的陰山,雄關似鐵,雖然天已經大亮,門戶卻緊閉不開,無法通行啊!

  詩人分明看到橫斷前路的不可逾越的阻障,于是,激越慷慨的高吟大唱,一變而為徒喚奈何的頹唐之音。詩到晚唐,縱使歌詠壯闊雄奇的塞外風物,也難得有盛唐時代那蓬蓬勃勃的朝氣了。

  創作背景

  關于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辛文房《唐才子傳》載:“疑《登單于臺》及《薊北書事》諸詩,皆系落第時北游燕云邊地之作,至早亦應作于年輕時!犊S讀書志》所載恐誤。”則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張蠙(pín)早年游塞外,觀黃河,望陰山有感而作。

【登單于臺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折桂令·登姑蘇臺》原文及賞析08-17

登金陵鳳凰臺原文翻譯及賞析01-06

登金陵鳳凰臺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登襄陽城原文及賞析07-20

三臺·清明應制原文及賞析01-18

望闕臺原文賞析及翻譯01-19

水調歌頭·定王臺原文及賞析01-19

登峨眉山原文及賞析08-17

《登鸛雀樓》原文及賞析08-16

登鸛雀樓原文及賞析09-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中文字幕欧美激情 | 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国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自 |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