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原文及析

時間:2024-08-09 10:00:50 維澤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原文及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提起古詩詞,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令人頭大的古詩詞賞析?古詩詞鑒賞,通常是體會詩詞中的字詞、意境、句意、語言特色、主旨、技巧、結構思路等更深層次的內容。古詩詞鑒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原文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是宋末詞人王沂孫創作的一首詠梅詞。上闋寫昔日聚景園梅花之盛,以表達對故國的深切眷戀。下闋通過對聚景園的今昔對比,追懷亡宋故國。全詞從聚景園感嘆國家興亡,并以梅貫穿全篇,看似吊梅,實為吊宋,詠梅以寄懷,抒寫亡國之痛。

  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朝代:宋代

  作者:王沂孫

  原文

  層綠峨峨,纖瓊皎皎,倒壓波痕清淺。過眼年華,動人幽意,相逢幾番春換。記喚酒尋芳處,盈盈褪妝晚。

  已銷黯。況凄涼、近來離思,應忘卻、明月夜深歸輦。荏苒一枝春,恨東風、人似天遠。縱有殘花,灑征衣、鉛淚都滿。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譯文

  長滿綠苔的梅花樹枝重重疊疊,白梅如潔白的瓊玉點綴在梅樹之間。千樹梅花映照著湖面,水中碧波更覺清淺。年華匆匆如同過眼云煙,同樣牽動人的惜春芳情,你我相逢時卻已過了幾個春天。記得從前,與酒朋詩侶共同尋芳的那個地方,梅花總是多情而燦爛地開放,宛若美人褪妝。近來心情凄涼黯淡,何況又把離情增添。應該忘卻昔日的歡樂,夜深才歸車輦。可惜辜負這一枝春色,恨東風吹起之時,友人卻在遙遠的天邊。縱然還有殘花點點,隨風飄落在我的衣襟上,也如點點粉淚落在胸前。我深情地折取一枝梅花欣賞把玩,聊以排遣滿腔的幽怨和抑郁。

  注釋

  ①聚景亭:在臨安聚景園中。

  ②層綠:指綠梅。峨峨:高聳。

  ③纖瓊:比喻白梅。

  ④倒壓:倒映貼近。

  ⑤荏苒:柔弱。

  ⑥鉛淚:用李賀“憶君清淚如鉛水”句意。

  鑒賞

  此篇是一首詠聚景亭梅花的作品,通過抒寫聚景亭賞梅今昔不同境況,表達了作者對往事、故國的深情追憶及對故人的諄諄勸誡。此詞是和作,周密原作為《法曲獻仙音·吊雪香亭梅》:“松雪飄寒,嶺云吹凍,紅破數枝春淺,襯舞臺荒,浣妝池冷,凄涼市朝輕換,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華晚。共凄黯,問東風幾番吹夢,應慣識當年,翠屏金輦。一片古今愁,但廢綠平煙空遠。無語銷魂,對斜陽衰草淚滿。又西泠殘笛,低送數聲春怨。”原詞寫景寓情,感物傷懷,辭情凄婉動人。王沂孫此詞上片描寫梅花的盛開的美境,下片抒發懷友之情。其中隱寓著家園之思,今昔盛衰之感,情味悠遠醇厚,筆調凄婉動人。

  此詞開頭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樹壓,西湖寒碧”句意,描繪聚景園梅花盛開之美景。一狀苔梅,一狀白梅,精彩艷麗。再用一句總寫。“過眼”三句宕開,感嘆物是人非,美境依舊,而心情卻已經迥然不同,并由此接入對往日快樂時事的的追憶,仍以梅花綰合。“盈盈褪妝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筆。既有對梅花鐘愛之情,亦含有對往事眷戀之意。下片抒發今昔盛衰之感,昔時盛況只以“夜深歸輦”四字輕輕點出。筆調空靈疏雋,詞意卻極深厚,當年的繁盛自在想象之中。“荏苒”以下意轉,江山易主,自身漂泊不定的凄愴,與友人遠隔天涯的離愁,均借梅花無主含蓄寫出,亦梅亦人,韻味極深厚。

  上闋寫梅開之盛。開頭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樹壓,西湖寒碧”句意,描繪聚景園梅花盛開之美景。“層綠峨峨”,寫綠梅如云;“纖瓊皎皎”,寫白梅如雪;“波痕清淺”,寫水中梅花倒影重重。“過眼”三句寫相逢之難,感嘆物是人非,美境依舊,而心情卻已經迥然不同。“過眼年華”,寫光陰的迅速;“動人幽意”,寫梅情的高雅;“幾番春換”寫多次逢春才一見園梅。接下來由此接入對往日快樂時事的的追憶,仍以梅花綰合。“喚酒尋芳”,憶當年游賞之處。“盈盈褪妝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筆。既有對梅花鐘愛之情,亦含有對往事眷戀之意。

  下闋轉而寫今昔滄桑之感,“已消黯”寫詞人的傷神,點出國家淪亡的慘痛事實,“況凄涼近來離思”,寫朋友之間彼此懸隔,無由再見。接下來的一句更為沉重,作者面對聚景亭中的梅花,發出“應忘卻,明月夜深歸輦”的哀嘆。聚景亭建于宋孝宗時,本為供已經退位的高宗游賞。高宗崩逝后,孝宗、光宗、寧宗等朝,此園遂成為皇家御苑,天子多有游幸。如今國家已屬他人,往昔的盛事當然應該“忘卻”,可是想忘卻的東西恰恰是最不易忘卻的,想回避的東西恰恰是最不易回避的。這句滿含辛酸眼淚的話語,正帶出作者不可遏制的亡國之恨。再二句寫漂泊之悲。“縱有殘花”,寫詞人惜梅之意;“征衣、鉛淚”,嘆江南流浪無期。詞的末尾用“一枝梅”的典故,感嘆友人相隔之遠。既然連“聊贈一枝春”都難以做到,也只有折梅自賞了。

  本詞副標題是詠梅,所以全篇貫穿著梅花的標格和神韻,盛也梅花,衰也梅花。作者的興廢之感都通過這淺淡幽香的生命表達出來,可謂語意傳神。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唱答詞,大約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這一年作者在杭州,與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楊氏祠堂宴集,隨后各自分手。

  作者簡介

  王沂孫,宋末詞人。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入元,曾任慶元路(今浙江鄞縣)學正。與周密、張炎等人同結詞社,相與唱和。其詞多詠物之作,間寓身世之感,講究章法、層次,詞致深婉,盛傳于世,然有意旨隱澀之病。有《碧山樂府》。

【《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原文及析】相關文章:

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原文及賞析11-19

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原文翻譯及賞析11-04

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1-19

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原文及賞析02-26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原文及賞析02-27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9-21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4-14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3篇09-21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3篇)05-10

臨江仙·梅原文及賞析03-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老女aV人在线视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在线 | 日本免码va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日韩a级中文字幕视频 | 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