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贊》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11-16 14:40:06 王娟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孔子世家贊》原文及賞析

  《孔子世家贊》是西漢文學家司馬遷寫的一篇贊。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世家贊》原文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世家贊》原文及賞析

  孔子世家贊

  朝代:兩漢

  作者:司馬遷

  原文: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譯文一:

  太史公說:《詩經》上有句話:“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寬廣的大道可以循著前進。”我雖然不能到達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讀孔子的書,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為人。

  到了魯國,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車子、衣服和禮器,許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時演習禮儀,我徘徊留戀,舍不得離開。

  天下的君王以及賢人是很多的,(他們大多是)當時的榮耀,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個平民,傳到十幾代,讀書的人都尊崇他。從天子王侯,到全國研究六經的人,都以孔子的學說作為準則,孔子可以說是道德學問最高尚的人了!

  譯文二:

  太史公說:《詩經—小雅—車轄》中有這樣的句子:“高山嗎,人人都仰望著,大路嗎,個個都可通行。”雖然不能人人都能登上那高山絕頂,踏上那大路坦途,但心總是向往著它。我讀著孔子的書,便想見他的為人。到了魯國,參觀孔子的廟堂、孔子用過的車子、穿過的衣服以及祭祀器具,見到眾儒生按時在他家里演習禮儀,我恭敬地徘徊留連,不肯離去。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以及賢人太多了,一般都在當時榮顯,死后也就完了。

  孔子是普通的百姓,傳了十余代,學者仍然尊崇他。從天子、王侯起,中國講說“六藝”的人,都以孔子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孔子,可以說是最了不起的圣人了。

  譯文三:

  太史公說:《詩經》有這樣的話:“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

  盡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然而內心非常向往。我閱讀孔氏的書籍,可以想見到他的為人。去到魯地,觀看仲尼的宗廟廳堂、車輛服裝、禮樂器物,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我流連忘返以至留在那里無法離去。天下從君王直至賢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榮耀一時,死后也就完。

  孔子是個平民,傳世十幾代,學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講習六經的都要以孔夫子為標準來判斷是非,孔子可說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

  注釋

  ①選自《史記·孔子世家》(中華書局1959年版)。《史記》一百三十篇,每篇最后都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對所記的歷史人物或事件加以評論,一般稱為贊。贊,文體名。本文是《史記·孔子世家》的贊,是作者對孔子的評論。

  ②太史公:司馬遷的官名,用以自稱。

  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小雅·車舝(xiá)》。仰,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景行,大道。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語氣助詞,無意義。

  ④鄉:通“向”。

  ⑤適:往。

  ⑥祗(zhī)回:相當于“低回”。流連,盤桓。祗,恭敬。有的版本作“低回”。

  ⑦布衣:沒有官職的人。

  ⑧《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⑨折中:調和取證。

  賞析

  司馬遷讀孔子著作之際,在內心深處極為敬佩這位古代的圣人。在司馬遷看來。孔子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使人仰慕。來到孔子故居之后,他對孔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向往之情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他見到了孔子的廟堂、車服、禮器,見到這些與孔子密切相關的器物以后,好像孔子的形象就在自己的眼前。司馬遷在孔子故居還見到許多儒生按時在他家中演習禮儀,儒生的習禮是那樣的虔誠,可見孔子的思想有著巨大的精神魅力。此情此景,司馬遷被強烈地吸引了,以至不愿離開圣人的故居。

  《孔子世家贊》是《史記·孔子世家》的結束語。孔子原本不是王侯將相,但司馬遷卻把他列入“世家”。他不是完全按照官本位來處理歷史人物,他把孔子當做古代的圣人來看待。這說明司馬遷頗具遠見與卓識。

  在寫作手段方面,此文為虛實結合。開篇引用《詩經》的話,抒發作者的感慨,乃是憑虛而起。中間部分敘寫在孔子故居的所見與感受。結尾部分用“可謂至圣矣”來做結論。令人信服。

  創作背景

  孔子在魯國做過司冠,后周游列國,一生主要從事于講學和著述,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家”是《史記》創立的一種體例,記載世襲封國諸侯的事跡。孔子不是世襲封爵的王侯,但司馬遷為了突出孔子學術思想對后世的影響,破例推崇,將其列入“世家”。

  《孔子世家贊》是司馬遷為《史記·孔子世家》寫的贊,列在該篇末尾。贊是司馬遷在《史記》重要篇章之后,以“太史公曰”的口氣議論、總結或補充的文字。此種頗似于評論的“贊”的形式,乃司馬遷首創,并被后世史書所沿用。《孔子世家贊》是司馬遷為表對孔子無以復加的贊譽而寫,具有濃郁的抒情性。

  名家點評

  【明】朱之蕃:此中語氣雖有六轉折,然大都雅羨孔圣,極力稱道,此是太史公學識孔子世家贊高處。(《百大家評注史記》卷三)

  【清】金圣嘆:贊孔子,又別作異樣淋漓之筆,一若想之不盡,說之不盡也,所謂觀海難言也。(《天下才子必讀書》卷七)

  【清】徐乾學:只“至圣”二字,千古贊孔子者何以復加!(《古文淵鑒》卷十三)

  【清】吳見思:贊語俱作虛寫,流連折宕,一往不窮。(《史記論文》第四冊)

  【清】林云銘:為夫子作贊,若提起道德來,請問從何處說起此惟引《詩》自述莫測高深,僅有向往之誠……忽以“至圣”兩字作結而道德之尊已在內,何等省力!此極輕極松之筆。(《古文析義》卷八)

  【清】吳楚材、吳調侯:起手忽憑空極贊,而后入孔氏。既入事,而又極贊以終之。一若想之不盡,說之不盡也,所謂觀海難言也。(《古文觀上》卷五)

  【清】過珙:若作贊詞,雖累千萬言,請問從何處贊起?此只從“向往”二字上寫出無限低回、無限想慕,總未道著孔子一字,而孔子之尊之極矣!人多以項羽稱,而孔子及世其家為議。不知有士者,以士而世其家,有德者以德而世其家,世家之久,莫有過于孔子者。誰謂太史公為不知孔子哉!(《古文評注全集》卷四)

  【清】浦起龍:“至圣”如何下贊?只寫向慕之神。一百五宇中,備虛實、縱握、案斷諸能事。(《古文眉詮》卷二十二)

  【清】蔡世遠:贊語數行,而無限推尊、無限神韻。他人千百言不盡者,只此了之。龍門文章冠絕百代,即此可見。太史公贊孔子、傳孟子,立論皆千古巨眼。(《古文雅正》卷一)

  【清】牛運震:贊語精微遠,平易中自有風神,讀之令人肅然生敬云贊語稱孔子處極淺近,不知正太史公筆力高妙、意思含蓄處。(《史記評注》卷五)

  【清】唐德宜:引詩詞以明鄉往,下分兩層分說,又推開一縱,形容出“至圣”來。詠嘆搖鳥,文情深至。(《古文翼》卷四)

  【清】李扶九:贊孔子,不實道一句:前半以已工寫,后半以人工寫乃避實擊虛,全用托法也。蓋夫子之道德難明,掛一或至遺萬,故惟虛寫一法,乃無諸弊。從來古文、時文皆祖之:古文慣用此法者昌黎時文慣用此法者,正希也。(《古文筆法百篇》卷十二)

  【清】李景星:贊語精微澹遠,于平易中見風神,令人讀之不覺肅然起敬。(《史記評議》卷二)

  作者簡介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司馬談之子。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后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孔子世家贊》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孔子世家贊》導學案06-14

《孔子世家贊》教學設計07-21

《史記·孔子世家》原文及譯文04-03

長春版孔子世家贊教案08-11

陳涉世家原文翻譯及賞析03-23

《孔子世家》教案09-25

《孔子世家》課文教案08-17

《孔子世家》教案設計08-18

《史記·孔子世家》閱讀答案09-03

孔子世家導學案范文07-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跟新 | 午夜福利啪爽国产片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在线免费看网站午夜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