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當時錯》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8-08 09:50:43 古籍 我要投稿

《采桑子·當時錯》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采桑子·當時錯》的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翻譯及賞析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譯文

  現在才知道那時我錯了,心中凄涼迷亂,眼淚默默落下,滿眼看到的都是春風,事物卻非于從前。

  明知此次分別之后再無相見的機會,還是勉強約定將來相會的日期。像這樣一別,一待梨花落盡,月亮又會懸系在西天。

  注釋

  才道:才知道。語本晏幾道《醉落魄》詞:“心心口口長恨昨,分飛容易當時錯。”又宋劉克莊:《憶秦娥》:“古來成敗難描模,而近卻悔當時錯。”

  凄迷:凄涼迷亂。

  紅淚,形容女子的眼淚。當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靈蕓,薛姑娘不忍遠離父母,傷心欲絕,等到登車啟程以后,薛靈蕓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淚流在玉唾壺里,染得那晶瑩剔透的玉唾壺漸漸變成了紅色。待車隊到了京城,壺中已經淚凝如血。

  滿眼春風百事非:句出于李賀《三月》詩“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又宋趙彥端《減字木蘭花》詞:“滿眼春風,不覺黃梅細雨中。”

  無計:無法。

  歡期:佳期,指二人重會相守之期。

  落盡梨花月又西:唐鄭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盡梨花春又了,破籬殘雨晚鶯啼。”又宋梅堯臣《蘇幕遮》詞:“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容若此句撇開前人,用“月字”獨創出凄迷冷艷的意境。梨花同月若梅花惹雪,別是一種肌骨。

  賞析1

  《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詞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離永難相見的痛苦與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該詞上片描寫自己與表妹之間只是一種錯,抒發了自己凄迷的心情。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有一種美,就在于語言的歧義,“心緒凄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這里的“心緒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錯”而引發出來,但而今才明白的“當時錯”,究竟是當初不應相識,還是當初不該從相識而走得更近,或是當時應該牢牢把握住機會、不放你離去,作者所謂的“錯”是什么詞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這個空間是留給讀者自己想像的,讀者不應該侵占、剝奪,也不能夠侵占、剝奪。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設想那個女子正在偷偷垂淚,這里似乎是一個錯位的修辭,要說“百事非”,應該搭配“滿眼秋風”才是,但春風滿眼,春愁宛轉,由生之美麗而感受死之凄涼,在繁花似錦的喜景里獨會百事皆非的悲懷,尤為痛楚。此刻的春風和多年前的春風并沒什么兩樣,而此刻的心情卻早已步入秋天。

  下片開始寫無可奈何的心境,表達了詞人內心的無奈之情。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歡期”是相見、歡聚的意思,而“強說”一詞讓這份期待中的歡期變得難以預見,明明知道再也不會有見面的機會了,但還是強自編織著謊言,約定將來的會面。那一別真成永訣,此時此刻,欲哭無淚,欲訴無言。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風動梨花、淡煙軟月中,翩翩歸來的,是佳人的一點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語寫到盡處,以景語來作結:以景語的“客觀風月”來昭示情語的“主觀風月”,這既是詞人的修辭,也是情人的無奈。正是那無限愁懷說不得,卻道天涼好個秋。

  全詞以懊惱之意寫分離之苦,語少而意足,辭新而情悲,有跌宕搖曳之姿。

  賞析2

  這闋《采桑子》所懷是人是誰,自然不會是盧氏。容若一生情事雖然不多卻也不少。除卻入宮的戀人,侍妾顏氏,正妻盧氏,繼妻官氏,他和江南才女沈宛還有一段隱隱綽綽的軼情事。八卦一下,我覺得這首詞不太像悼亡詞,也不是寫給官氏和顏氏的意思。當可在入宮的戀人和沈宛二人之間定奪。

  上闋爭議不大,總之是容若的自責自悔而已。心緒凄迷,四個字說破彼時心境。那么來看下闋:“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清宮制宮女入宮限十年,滿則出宮聽父母領回,自主婚嫁。期間遇到皇帝心血來潮,還有可能特赦一把,提前釋放。像雍正年間,就有過放入宮的秀女回家的例子。因此與戀人作約雖然渺茫,以容若那種認死扣的性格,與她約定是有可能的。強說歡期,倒不一定是因為男人吃著碗里的,還要看著菜地里的。愛情的誓言從來都是自覺不自覺地習慣性夸張,不這樣不切實際怎么能顯得愛得深情忘我呢?

  容若當年在好友顧梁汾的牽引下,與沈宛相慕相識相知相親,可惜因滿漢兩族不得通婚的朝廷禁令,明珠的反對而不得相守。臨別時兩人有約,也說得通。因此究竟這個“歡期”是在他揮別沈宛北上回京之時“強說”的?還是他與戀人分別是為了安慰對方所定的,都在兩可之間。

  細說這些,是為了觀者更了解容若,能更準確地把握住《飲水詞》的某些曲婉詞意。了解一個人的經歷,才能了解一個人的心思。有些事,不解前因,就是看到結果也會茫然。然而不必在這些事上一味糾纏。畢竟我們不是狗仔隊,也不是考據學家。真正所在意的,不是容若的情感歷程,而是他因為有情發出的感慨。能感動人的,終是那些超越自身情緒的曼妙情緒。

  深隱的戀情時時縈繞于懷,流諸筆端就成了這闋哀傷凄美的懷人之作。容若毫不造作,把對愛人的`一片深情以及他們被迫分離永難相見的痛苦與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平易的語言流露出的是他一貫的率真情意,容若因相思衍生的凄苦無奈。

  “而今才道當時錯”一句真摯襲人,是本詞的“龍睛”,納蘭公子的一聲嘆息不知又勾得多少人心有戚戚,念念于心!容若比我們勇敢,他是純真孩童,敢于面對自己承認錯,我們狡黠地羞愧著,心里想別人幫我們承認錯。

  容若詞中每多梨花的意象。讀他的詞時而梨花那種清冷的感覺,又有轉過山坳處,驀然看見一樹梨花開在曠野的驚艷。然而用梨花化境并非容若獨創,唐鄭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盡梨花春又了,破籬殘雨晚鶯啼”宋梅堯臣在《蘇幕遮》中更有:“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的清麗疏淡之句。這樣說起來,好象容若很難有新的突破,很容易落入桎梏,實際上容若在對梨花意境的描摹上偏偏能夠撇開前人,使原有的意境更生動深刻。他又和張愛玲一樣喜歡寫月,愛用“月”字,創出凄迷冷艷的意境。梨花和月若梅花惹雪,別是一種肌骨。最根本的原因是,容若用情太深,這份情超越了前輩,他對梨花就像林逋對梅花,已經不是一種物我兩望的欣賞,而是物我兩忘的精神寄托。

  容若借“落盡梨花”暗語永難相見,人與花俱憔悴。梨花落盡既是眼前之真實春景,也是上“滿眼春風”造成的惡果,是“百事非”之一例。春風雖會帶來滿眼春色,有時亦可吹落滿樹花朵。李煜名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可為明證。在感情經歷容若和陸游其實有點同病相憐的味道。容若說:“滿眼春風百事非”,陸游就嘆:“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可見都是由父母或者外界的因素造成的感情缺憾。有感情的不能在一起,沒有感情的一定要扯在一起,封建的家長慣會這樣亂點鴛鴦譜。

  風動梨花,淡煙軟月中,翩翩歸來的,是佳人的一點幽心,化作梨花落入你手心。一別如斯呵,常常別一次,就錯了今生。

  【評析】

  此闋應為戀情詞,惜其對象不可確指。“而今才道當時錯”為此詞主旨,亦是最有力度的一句,正如梁啟超所云有“哀樂無常”的感慨,是“情感熱烈到十二分,刻畫到十二分”(《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緒》)。因為人生有一種悲劇就在于:時光向前,永遠都不可能回到過去!換言之,有的錯誤,一旦犯下了,就有可能成為一輩子的悔恨。令詞人如此痛悔的一定是一段錯過或者錯誤的愛情。性德一生至少經歷過四段“錯誤”的愛情:第一次錯誤是他的初戀,少年時代,盡管他和戀人有過山盟海誓,但外在的壓力迫使兩人不得不分手,性德對這段初戀的悲劇悔恨不已。第二次錯誤,是性德和盧氏的婚姻。這段婚姻只持續了短短的三年,盧氏便撒手人寰,這是性德一生中最大的損失。這段愛情,不是人為的錯誤,而是命運的錯誤,是上天過早地奪走了他最愛的人。第三次錯誤是性德的第二次婚姻。原配妻子盧氏去世以后,性德續娶官氏。對于第二次婚姻,性德極少在自己的文字里提到,可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讓我們不難猜到,他和官氏的婚姻并不幸福,至少無法與盧氏相比,這是一段缺少愛的婚姻。第四次錯誤的愛情,是性德在生命的最后階段與江南才女沈宛的戀情。雖經好友顧貞觀作伐,性德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納沈宛為外室,性德時年三十歲。但這段愛情亦以悲劇告終,一說沈宛執意離京,性德苦留不住。如此說成立,則從此闋詞意來看,指為沈宛之戀或更確切。“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分手的時候,他們還強作歡顏,努力想安慰對方,努力想留住他們回憶中最歡樂的時光,然而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落盡梨花月又西”,下片以景作結,蘊無盡凄涼無奈之意。據說,在沈宛返回江南的時候,腹中已經懷有性德的孩子。這個孩子,成了性德的遺腹子,其生平已不可詳考。

  創作背景

  此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自從納蘭的表妹進宮之后,詞人便對她懷念不已。幾年之后,在某一個春光明媚、心情本該最好的日子,痛定思痛,突然發現這場思念或許就不該開始,即便開始也本該早早結束。于是詞人寫下了這首詞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惆悵與思念。也有資料稱該詞是詞人為愛人沈宛所作,旨在表達自己內心的愛人的思念之情。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采桑子·當時錯》的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翻譯及賞析03-31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5-23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及賞析12-14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及賞析08-21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及賞析03-02

采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原文及賞析12-27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04-03

《采桑子》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采桑子·西樓月下當時見原文及賞析10-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日本国产性爱观看视频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中文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