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旅懷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3-02-28 11:06:46 古籍 我要投稿

南浦·旅懷原文及賞析

  原文

  風悲畫角,聽單于、三弄落譙門。投宿骎骎征騎,飛雪滿孤村。酒市漸閑燈火,正敲窗、亂葉舞紛紛。送數聲驚雁,下離煙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朧溪月,到如今、無處不銷魂。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為問暗香閑艷,也相思、萬點付啼痕。算翠屏應是,兩眉馀恨倚黃昏。

  翻譯

  畫角在寒風中悲鳴,《單于》曲調一聲聲落在譙門,我們的馬車匆匆趕路投宿,來到這彌漫著飛雪的小孤村。酒市里的燈火漸漸稀少,只有枯葉亂紛紛,敲打著窗門。空中傳來驚雁的哀鳴,從那凄戾的叫聲中,可以想象它們剛剛離開迷蒙的水面,正在迅疾地穿過寒云。

  依舊是半暗半明的淡月,到如今,這一切景物卻令我落魄傷魂。夢想著返回故園,那里的梅花該多少艷明。那位穿著綠羅裙的佳人,恐怕早已為我容顏瘦損。試問那一樹樹暗香疏影,是否也在相思,萬點紅花是否都變作了淚痕。料想那位美人一定緊鎖雙眉,滿腔幽怨悲恨,獨倚畫屏苦挨著黃昏。

  注釋

  ①風悲畫角:寒風中傳來號角悲涼的聲音。

  ②《單(chán)于》、三弄落譙門:城樓上反復吹奏著《單于》曲。

  ②侵侵(qīn):馬飛跑的樣子。

  ③嘹唳(lì):高空鳥鳴聲。

  ④故國《梅花》歸夢:《梅花》曲引起思歸的夢想。

  ⑤愁損綠羅裙:想起家里的愛人便愁壞了。綠羅裙,指穿綠羅裙的人。

  賞析

  上片通過聽覺和視覺構成四幅各具特色的畫面,即“畫角譙門”、“飛雪孤村”、“冷落酒市”和“寒夜驚雁”。首句“風悲”兩字刻畫風聲。風聲帶來陣陣角聲,那是譙門上有人在吹《小單于》名曲吧。畫角是涂有彩繪的軍中樂器,其聲凄厲,畫角飛聲,散入風中,又曾觸動過無數旅人的愁思,“風悲”兩字極為靈動傳神。詩有云:“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云外,言其飛得高也。張文潛《楚城曉望》詩也說:“山川搖落霜華重,風日晴和雁字高。”而盧綸《塞下曲》寫的就是雁兒夜驚:“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單于戰敗后想趁黑夜逃遁,途中驚動了雁群,雁兒驚飛云外時的鳴聲使追逐者得知單于的去向。本詞所寫的是南歸途中的雁兒,在夜間受驚高飛時的鳴聲,叩動旅人的心弦,無限鄉思,黯然而生,詞意至此由寫景轉入下片的抒情。

  下片另開境界,由雪夜聞雁轉為淡月鄉愁,委婉地鋪寫相思情意。“好在”句是說風雪稍止,云霧未散,朦朧中透視半痕淡月。“好在”指月色依舊。

  “無處不消魂”,描繪客居夜思,月色依稀當年,望月生情,不禁黯然魂消。“故國”兩句,訴說由于故國之梅以及穿著綠羅裙之人,使他眷戀難忘,因此頻頻入夢。“故國”,即“故園”,周邦彥《蘭陵王》中就有“登臨望故國”之句。“愁損”兩字,憐想夢中伊人亦為相思所若,語意曲折。

  “為問”兩句上承“故國”句,是以設問將梅擬人化,將枝上蓓蕾比擬為淚珠。試問那暗香浮動的花枝,是否也是為了相思而淚痕點點?末兩句又上承“愁損”句,設想對方,由己及人。自己在客中歸夢梅花,愁緒滿懷,想伊人在故園賞梅憶人,淚滴枝頭,正如牛嶠《菩薩蠻》中所云:“愁勻紅粉淚。眉剪春山翠。何處是遼陽,錦屏春畫長。”薄暮時分,她斜倚屏風想起遠方旅人,他遙憶故園,應亦是余恨綿綿,難以消除。

【南浦·旅懷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南浦·旅懷原文及賞析07-19

南浦·旅懷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魯逸仲《南浦·旅懷》閱讀及賞析06-17

魯逸仲《南浦·旅懷》宋詞譯文及賞析01-19

旅夜書懷原文及賞析07-08

秋夕旅懷原文及賞析08-17

旅夜書懷的原文翻譯賞析10-24

旅夜書懷原文翻譯賞析07-06

秋夕旅懷原文翻譯及賞析10-31

《旅夜書懷》原文譯文及賞析12-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 | 又大又黄又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专区 |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