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蕃故人》原文、翻譯及賞析
《沒蕃故人》原文、翻譯及賞析1
沒蕃故人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古詩簡介
《沒蕃故人》,唐代張籍所做五言律詩。此詩首聯敘事,頷聯寫不知故人消息,頸聯用一組特寫鏡頭,想象全軍覆沒后的慘景,尾聯情真意切,誠堪嗚咽。全詩不著議論,但字里行間充溢著對沒蕃故人和唐軍將士的深切同情,而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國事的憂慮亦隱寓其中。
翻譯/譯文
前些年你還守衛著月支,后來在城下與敵惡戰全師覆滅。吐蕃和中原從此斷絕了消息。是死是生從此都永遠別離。全軍戰敗后,遺棄的營帳無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戰馬還識得殘破的軍旗,有心祭奠你,又疑心你尚活在人間,此時只有遙望天涯而哭。
注釋
①戍:征伐。月支:一作“月氏”,古西域國名,此借指吐蕃。
②沒全師:全軍覆沒。
③蕃漢:吐蕃和唐朝。
④廢帳:戰后廢棄的營帳。
⑤殘旗:殘留的軍旗。
賞析/鑒賞
蕃,吐蕃,我國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權,在今青海、西藏一帶。當時唐、蕃之間經常發生戰爭。作者的這位老友在一次戰爭中身陷吐蕃,生死未卜,下落不明,作者就寫了這首詩深切懷念他。
在這次戰斗中,唐軍全師覆滅,友人是生是死,由于消息斷絕,無法肯定。他深深想念這位朋友,料想其已死,想奠祭;但又存一線希望,希望友人還活著。巨大的悲慟在這無望的希望中體現出來。全詩語真而情苦,“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一句形象描寫戰場的情景。
唐代邊帥隱匿敗績不報的情形時有發生,“前年”全軍覆沒而是人至今才得知聞,其間頗令人玩味。而本篇這種過期的追悼,適足增添了全詩的悲劇性。正因為是“前年”的事件,所以有“斷消息”的感受,有“疑君在”的幻想,痛慨、癡情,欲絕慘深。廢帳殘旗,歸馬踽涼,是詩人的揣想,卻真實地再現了“沒番”的戰罷情形。
《沒蕃故人》原文、翻譯及賞析2
沒蕃故人
朝代:唐代
作者:張籍
原文:
前年伐月支,城上沒全師。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譯文
前些年你還守衛著月氏,后來在城下與敵惡戰全師覆滅。吐蕃和中原從此斷絕了消息。是死是生從此都永遠別離。全軍戰敗后,遺棄的營帳無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戰馬還識得殘破的軍旗,有心祭奠你,又疑心你尚活在人間,此時只有遙望天涯而哭。
注釋
①戍:征伐。月支:一作“月氏”,古西域國名,此借指吐蕃。
②沒全師:全軍覆沒。
③蕃漢:吐蕃和唐朝。
④廢帳:戰后廢棄的營帳。
⑤殘旗:殘留的軍旗。
鑒賞
蕃,吐蕃,我國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權,在今青海、西藏一帶。當時唐、蕃之間經常發生戰爭。作者的這位老友在一次戰爭中身陷吐蕃,生死未卜,下落不明,作者就寫了這首詩深切懷念他。
在這次戰斗中,唐軍全師覆滅,友人是生是死,由于消息斷絕,無法肯定。他深深想念這位朋友,料想其已死,想奠祭;但又存一線希望,希望友人還活著。巨大的悲慟在這無望的希望中體現出來。全詩語真而情苦,“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一句形象描寫戰場的情景。
唐代邊帥隱匿敗績不報的情形時有發生,“前年”全軍覆沒而是人至今才得知聞,其間頗令人玩味。而本篇這種過期的'追悼,適足增添了全詩的悲劇性。正因為是“前年”的事件,所以有“斷消息”的感受,有“疑君在”的幻想,痛慨、癡情,欲絕慘深。廢帳殘旗,歸馬踽涼,是詩人的揣想,卻真實地再現了“沒番”的戰罷情形。
【《沒蕃故人》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沒蕃故人原文翻譯及賞析07-20
《沒蕃故人》原文及翻譯賞析10-25
沒蕃故人原文賞析及翻譯04-28
沒蕃故人原文及賞析08-15
《沒蕃故人》原文及賞析10-25
沒蕃故人原文及賞析07-16
沒蕃故人翻譯賞析04-12
沒蕃故人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9-24
沒蕃故人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