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10-15 14:18:41 歐敏 古籍 我要投稿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注釋:

  ①葛: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

 、谑挘褐参锩]锏囊环N,即青蒿。有香氣,古時用于祭祀。

 、廴铮和ǔR磺餅橐荒辏笥钟袑V盖锶碌挠梅。這里三秋長于三月,短于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絨灸病。

  翻譯:

  那個采葛的人兒啊。一日不見他,好像三個整月長啊。

  那個采蒿的人兒啊。一日不見他,好像三個秋季長啊。

  那個采艾的人兒啊。一日不見他,好像三個周年長啊。

  賞析:

  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吳懋清《毛詩復古錄》則以為采葛(蕭、艾)比喻平時蓄養人才,“臨時方獲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則如三月之久”;牟庭《詩切》又說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見,則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際恒、方玉潤、吳闿生卻一致認為是懷友憶遠之詩,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親如夫婦,一朝遠別,不勝相思,此正交情深厚處,故有三月、三秋、三歲之感也!”(《詩經原始》)近人則多主戀歌說。就詩論詩,視為懷念情人之作為妥。聞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懷者女,則懷之者男”(《風詩類鈔》)。譯文取聞說作男詞。

  熱戀中情人無不希望朝夕廝守,耳鬢相磨,分離對他們是極大的痛苦,所謂“樂哉新相知,憂哉生別離”,即使是短暫的分別,在他或她的感覺中也似乎時光很漫長,以至于難以忍耐。本詩三章正是抓住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誦,重疊中只換了幾個字,就把懷念情人愈來愈強烈的情感生動地展現出來了,仿佛能觸摸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聽到他那發自心底的呼喚。全詩既沒有卿卿我我一類愛的囈語,更無具體的愛的內容敘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緒,然而卻能撥動千古之下讀者的心弦,并將這一情感濃縮為“一日三秋”的成語,審美價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們口頭。其藝術感染力的奧妙在哪里?拙作《風詩含蓄美論析》曾剖析本詩“妙在語言悖理”,意思說:從科學時間概念衡量,三個月、三個季節、三個年頭怎能與“一日”等同呢?當是悖理的,然而從詩抒情看卻是合理的藝術夸張,合理在熱戀中情人對時間的心理體驗,一日之別,逐漸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長為三月、三秋、三歲,這種對自然時間的心理錯覺,真實地映照出他們如膠似漆、難分難舍的戀情。這一悖理的“心理時間”由于融進了他們無以復加的戀情,所以看似癡語、瘋話,卻能妙達離人心曲,喚起不同時代讀者的情感共鳴。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3

  《詩經: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

  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

  如三歲兮!

  注釋

  1、蕭:蘆荻,用火燒有香氣,古時用來祭祀。

  2、三秋:這里指三季。

  譯文

  心上人啊去采葛。一天不見她的影,

  燈像隔了三月久。心上人啊采蘆荻,

  一天不見她的影。好僳隔了三秋久。

  心上人啊采香艾,

  一天不見她的影,

  好像隔了三年久。

  賞析

  熱戀中的情人,總覺得時間太快,相聚短暫;也覺得時間太慢,分高大久。處于這種狀態之中,除了熱乎乎的情感體驗之外,腦子里是容不下其它東西的,也不可能有其它東西。

  這是一種完全主觀的內心狀態?陀^真實在情人心中轉變成了主觀真實;主觀真實掩蓋了生活的實際狀態。客觀真實完全可能被夸大凸現,或者彼縮小忽略。

  “以我現物,物皆著我之色彩”,這樣一種心境是藝術化的心境,也是在熱戀時的心境,因此才會有“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實際上是丑八怪,在情人眼中也會變成天使。

  這不是變態了么?是的,是變態。主觀心境,把客觀真實主觀化就是一種心理變態。對戀愛來說,變態是正常的,理性得一切都有條不紊滴水不漏,反倒是不正常的。藝術也是如此。所以,戀愛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藝術化的心理。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翻譯:

  那個采摘葛草的人啊,一天看不到他,就好像過了三個月啊!那個采摘蒿草的人啊,一天看不到他,就好像過了九個月啊!那個采摘艾草的人啊,一天看不到他,就好像過了三年!

  注釋

  采:采集。葛:葛藤,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

  蕭:植物名。蒿的一種,即艾蒿。有香氣,古時用于祭祀。

  三秋:三個秋季。通常一秋為一年,后又有專指秋三月的用法。這里三秋長于三月,短于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

  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莖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葉子供藥用,可制艾絨灸病。

  賞析:

  《采葛》這首詩如同大寫意一般,寥寥幾筆就勾勒出詩的意境。由于缺乏具體的細節性描寫,給后世之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也使此詩主旨的解讀一直存在著較多分歧!睹娦颉氛J為此詩所寫是臣子對君王為奸人所讒的憂懼,鄭玄《箋注》則進一步考定其創作背景為“桓王之時”。此外關于本詩的解讀,還有“求賢若渴”說、“耽溺妻室”說及近人多持的“懷戀情人”說等。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僅三句,全用復沓手法。三章皆以采摘某種植物起興,其中葛的意象在《葛覃》《樛木》《旄丘》《葛藟》等詩中多次出現,且常用在起興之句,儼然已成《詩經》中一個別具特色的文化符號。而“蕭”和“艾”同是菊科蒿屬植物,外觀上比較類似,只是在氣味、藥用等方面有所區別。對于詩人來講,采摘什么藥草并不重要,那個采摘的人才是他心中掛念無比的對象。只要“一日不見”,他就思懷不已,且程度不斷加深:從一開始的“如三月”,到后來的“如三秋”,乃至“如三歲”,客觀的時間維度在主觀的焦灼催化下,實現了一種極度的拓延,使得這份殷切至深的思情以一種心理錯覺的方式,被渲染得空前絕后、無以復加。在這種近似夸張手法的運用之下,連“寢食難安”“輾轉反側”這類的詞匯拿到這里也會黯然失色,這正是本詩的最大的亮點和特色,也是本詩詩魂所在。

  不論此詩是為何人創作,其本意如何,它所承載的那份厚重情感卻一直穿過歷史的塵霾傳遞到了今天。成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及其簡寫“一日三秋”至今還在我們的書面或口頭用語中頻繁出現,足以證明此詩蘊含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是永不褪色的。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采葛原文的翻譯及賞析07-28

采葛原文的翻譯及賞析11-03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05-21

采葛原文翻譯09-12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3篇)04-07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3篇)06-11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3篇06-11

采葛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3篇)04-07

葛生原文翻譯及賞析11-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最新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加勒比 | 依人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 色婷婷缴婷婷5月情综天天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