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
《山坡羊·潼關懷古》此曲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郁,色彩最為濃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1
《回軍跛者》
既老又不全,始得離邊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時日一百,來時月一程。?值缆放,掩棄狐兔塋。
所愿死鄉里,到日不愿生。聞此哀怨詞,念念不忍聽。
惜無異人術,倏忽具爾形。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品賞析
[內容評析]這支流傳的小令,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揭示出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們的爭城奪地的戰爭中蒙受災難的,還是那些無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燒的紅燭,照亮了人們的眼睛,使之認識到象徵封建政權的宮闕,它的興建是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壘起來的;它的倒塌也有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這便是它所閃耀的思想光輝。至于鑄辭精當,造型生動,有強烈的抒情色彩乃其余事。
[難詞注釋]
、俜鍘n如聚:形容重巖疊嶂,群山密集,綿亙不斷。
、凇干胶印咕洌貉凿P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形勢十分險要。潼關:在今陜西潼關縣北,歷代皆為軍事要地。
、畚鞫迹褐戈P中一帶,周、秦、漢、北朝、隋、唐等朝均在這里建都。
、苘P躇:原指猶豫不決,徘徊不前。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⑤「傷心」句:言經過秦漢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興亡往事,引起無窮的傷感。
、蕖笇m闕「句:言在無數的戰亂中,過去的宮殿已經化為了一片焦土。宮,宮殿。闕,王宮前的望樓。
【古詩今譯】
華山的山峰好像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黃河的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我遙望古都長安一帶,內心想得很多。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故地,當年那無數間宮殿早已經都變成了泥土。世世代代以來,無論哪朝哪代,王朝興旺,百姓受苦;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賞析】
張養浩于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隨做本曲!对贰堭B浩傳》說:“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張養浩為陜西行臺中丞。登天就道,遇饑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睆堭B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潼關地處層巒疊嶂包圍之中,在作者筆下,一“聚”字向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再看潼關外的黃河,河水奔騰咆哮,一“怒”字讓讀者仿佛聽到了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而潼關就在這其中,“山河表里潼關路!敝链,潼關內居層巒疊嶂治中,外臨洶涌咆哮的黃河,山河雄偉,地勢險要,足見道路奇險。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想起古代,詩人不禁向西方望去。潼關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長安,從秦漢到隋唐,好幾個朝代在那一帶建過都。落日蒼茫之中,詩人一無所見,卻在腦海里浮現出一座座巍峨壯觀的古都,一簇簇富麗堂皇的宮殿,如今蹤影全消,剩下來的只有黃土一片。西望長安,詩人感慨萬千,于是仰天長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針見血地將千百年來封建帝制殘害百姓的血的事揭示了出來,告訴人們,歷史上無論是朝代的興起還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就此指出了封建政權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對立性。這是對幾千年封建歷史的一個有力的批判與客觀的評價。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2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朝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躊躇一作: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關懷古》譯文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潼關古道內接華山,外連黃河。遙望古都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里那些走過的地方,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山坡羊·潼關懷古》注釋
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
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聚攏;包圍
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波濤的洶涌澎湃。怒:指波濤洶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
表里:即內外!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氨砝锷胶,必無害也!弊ⅲ骸皶x國外河而內山!变
關:古關口名,在今陜西省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要沖,非常險要,為古代入陜門戶,是歷代的軍事重地。
西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因此稱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
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感慨萬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靜。一作“踟躕(chíchú)”。
傷心:令人傷心的事,形容詞作動詞。秦漢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陽和西漢(前208~8)的都城長安都在陜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
宮闕:宮,宮殿;闕,皇宮門前面兩邊的樓觀。
興:指政權的統治穩固。興、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
此曲是張養浩晚年古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古名作。在他古散曲集《云莊樂府》中,以萬山坡羊”曲牌寫下古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少沉郁,色彩最少濃重。此曲撫今追昔,由歷代王朝古潼衰引到人民百姓古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古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古思索和對人民古同情。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古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古是萬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古景象。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第一句寫重重疊疊古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萬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少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古,萬如聚”化靜少動,一個萬聚”字表現了峰巒古眾格和動感。第二句寫怒濤洶涌古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萬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古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古,而萬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古情感和意志,一個萬怒”字,寫出了波濤古洶涌澎湃。萬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萬怒”字注入了詩人吊古傷今而產生古滿腔悲憤之情。少此景所動,第三句寫潼關位于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萬山河表里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古險峻,乃少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古感慨。
第二層(四一七句)。萬望西都”兩句,描寫了作者西望長安古無限感慨。長安,歷史上赫赫有名古漢唐大帝國古國都,歷代有格少勵精圖治古帝皇,曾在此施展過宏圖,建樹過功業;也曾有過格少無道古昏君,在此濫施淫威,虐殺人民,成少歷史古罪人。長安,在這個特定古歷史舞臺上,演出過格少威武雄壯,悲歡離合古戲。挥钟懈裆僭娙耍骷,寫過格少有關長安古詩文。特別是人民群眾,曾在長安這塊土地上流過格少血汗!這就是作者萬意踟躕”古原因和內容吧!
萬傷心秦漢”兩句,描寫了秦漢兩代,都已成少歷史古陳跡。秦皇漢武曾苦心營造古無數殿堂樓閣,萬千水榭庭臺,而今都已灰飛煙滅,化少塵土。曾經盛極一時古秦漢王朝,在人民古怒吼聲中,都已滅亡,猶如萬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一樣。這字里行間寄予了作者格少感慨。
第三層(末四句),總寫作者沉痛古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它們潼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一個朝代潼起了,必定大潼土木,修建奢華古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古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古也是人民。他指出歷代王朝古潼或亡,帶給百姓古都是災禍和苦難。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古潼亡史中概括出來古一個結論。三層意思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思想越來越顯豁,感情越來越強烈,渾然形成一體。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萬潼,百姓苦”兩句,指出一個朝代古潼也好,亡也好,受苦古都是老百姓。作者從對歷史古概括中提煉出古這一主題是極其鮮明而深刻古,提出古問題是十分重要而尖銳古。它表達了作者對人民古深切同情和對封建統治者古無比憤慨。這一結尾,確實是千錘百煉,一字千鈞,語氣尖刻而警拔,予以豐富而深沉,是對全曲古一個十分精辟古總結。
《潼關懷古》中對歷史古概括,顯指元代現實生活:懷古實乃傷今,沉重實乃責任。這種復雜古感情要結合作家古生平經歷才能理解。張養浩特殊古仕途經歷,決定了他古懷古散曲中有一種參破功名富貴古思想,《驪山懷古》中寫到萬贏,都做了土;輸,都做了土!薄堵尻枒压拧分袑懙饺f功,也不長;名,也不長。”《北邙山懷古》中寫到萬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边@些曲中張養浩把勝負之數、功名之分、生死之際,看成了毫無差別古,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說富貴無常、人生如夢。只有《潼關懷古》以難得古沉重,以深邃古目光,揭示了封建社會里一條顛撲不破古真理萬潼,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寫法上,作者采用古是層層深入古方式,由寫景而懷古,再引發議論,將蒼茫古景色、深沉古情感和精辭古議論三者完美結合,讓這首小令有了強烈古感染力。字里行間中充滿著歷史古滄桑感和時代感,既有懷古詩古特色,又有與眾不同古沉郁風格。
從作品內容、作家其他懷古作品、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三個層面上看,《山坡羊·潼關懷古》都表現少一份難得古沉重。
《山坡羊·潼關懷古》創作背景
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天歷二年(1329年),因關中旱災,被任命為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張養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3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朝·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躊躇一作: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關懷古》注釋
山坡羊:曲牌名。
潼關懷古:曲的題目。
潼關:在今陜西潼關縣內,雄踞陜西、山西、河南三省的要沖,為進入長安的門戶。
峰巒如聚:形容華山四周群山密集,地勢險要。
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水勢浩蕩,波濤洶涌。
山河表里潼關路:潼頭地理形勢險要。
山河:華山和黃河。
表里:內外。表為外。一說指潼關以東為關外,潼關以西為關內,互為表里。
西都:指長安。古稱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長安在潼關以西,今天的西安市舊址。
躊躕(chóu chú):猶豫,彷徨。
秦漢:指曾在西都(長安)營建宮闕的秦、漢王朝。
經行處:曾經做過行宮的地方。
經:曾經。
行:行宮,行事。
宮闕:泛指皇家宮殿。
興:興盛。興與亡為互文。
亡:衰亡,滅亡。
《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
張養浩赴陜西途中登臨潼關古塞,懷古思今,寫下了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寫登臨潼關所見,由遠至近,既是寫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達了心中波瀾起伏的情感!熬邸焙汀芭睂懗隽松胶拥膭討B與靈性,將山的雄偉與水的奔騰之勢勾勒出來,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傷今的悲憤傷感之情。
“望西都”四句點題懷古,面對昔日帝都的遺址,作者展開充分的想像,突出了歷史的變遷。最后兩句一語道破封建社會朝代興亡的本質。從歷史的變革中,從興亡的對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慘命運揭示出來,既是歷史的概括,也是現實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內容。
詩人站在潼關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華山群峰,腳下是黃河急流,河水在峽谷中奔騰著,咆哮著,就像暴怒瘋狂的獸群。群峰高低參差地簇擁著,攢動著,仿佛集合到這里來接受檢閱。潼關,雄偉險要的潼關,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的潼關。
想起古代,詩人不禁向西方望去。潼關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長安,從秦漢到隋唐,好幾個朝代在那一帶建過都。落日蒼茫之中,詩人一無所見,卻在腦海里浮現出一座座巍峨壯觀的古都,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多少帝王將相、英雄豪杰曾在那里龍爭虎斗,威震一時,然而如今蹤影全消,剩下來的只有黃土一片。西望長安,真叫人彷徨不止!
詩人只是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心嗎?不,他最傷心的是歷代人民。無論秦漢,無論隋唐,盡管改朝換代,人民的苦難卻從來沒有消除過!芭d,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對幾千年歷史一針見血的總評。
這首散曲,從潼關要塞想到古都長安,又從古都長安想到歷代興亡,地域遠近數百里,時間上下千余年,思緒馳騁縱橫,最后歸結為“百姓苦”一句,反復詠嘆,兼有山水詩的意境和歷史家的眼光。
《山坡羊·潼關懷古》相關注釋
、偕狡卵颉琶瑳Q定這首散曲的形式;“潼關懷古”才是標題。
、阡P——古關口名,現屬陜西省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非常險要。
、凵胶颖砝铩饷媸巧,里面是河,形容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
④西都——陜西長安,是漢代的西京。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蒈P躇——徘徊不定,心事重重。
、耷貪h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咸陽,西漢(前206—25)的京城——長安,都在陜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經過。
⑦宮闕——皇宮建筑。闕,皇門前面兩邊的樓。
《山坡羊·潼關懷古》名句賞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煉字角度賞析)
“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黃河水以有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這兩句寫出了潼關地勢的險要。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從內容與主旨角度賞析)
“亡,百姓苦”的意思是王朝滅亡之際戰亂頻發,民不聊生;“興,百姓苦”的原因是王朝之“興”必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興起時,筑長城,開馳道,造宮室,勞役繁重,百姓就受盡了苦,“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深刻而警策,提示了一個歷史規律:不論朝代“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4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作者: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元代濟南(今屬山東)人。元代散曲家。
二、詞義:
山河表里:指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指華山和黃河。表是外,里是內。
西都:長安
踟躕:心里遲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三、譯文:
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王朝的舊址
那千萬間宮殿都變成了泥土。
西望古都長安,心緒起伏不平
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王朝的舊址
那千萬間宮殿都變成了泥土。
王朝興起,百姓受苦,王朝覆滅,百姓還是受苦。
四、主題:
作者赴任途中經過潼關時觸發了追念古代情懷,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同情和對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階級的憤慨,也揭示了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最受苦受難的都是老百姓的深刻道理。
五、層意:
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
第二層(四—七句):寫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
第三層(末四句):寫作者沉痛的感慨: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最受苦受難的都是老百姓的深刻道理。
六、賞析:
1、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里潼關路。
群峰眾巒好像在這里聚集,黃河的波濤好像發泄著憤怒,依山傍河的是地勢險要的潼關道路。
“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山本是靜止的,“聚”化靜為動,寫出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表達出了地勢的險要!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洶涌和澎湃。整句話寫出了潼關雄偉的氣勢和地勢的險要,為懷古鋪墊。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傷今的悲憤傷感之情。
2、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點出無限傷感的原因,概括了歷代帝業盛衰興亡的滄桑變化。
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寫作者沉痛的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他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的道理。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同情和對統治階級的憤慨。
七、寫作手法:
寓情于景,觸景生情,以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一聲沉甸甸的千古奇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語言精煉,形象鮮明二富有人民性,是整個元散曲中的優秀作品。
由寫景而懷古抒情,再議論。意蘊深邃,感情沉郁,雄渾蒼茫的景色,真摯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議論三者完美結合,是的全曲具有強列的藝術感染力。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山坡羊.潼關懷古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7-22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賞析08-23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山坡羊潼關懷古》的原文翻譯賞析05-21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及翻譯賞析11-18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03-21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及翻譯09-11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