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3-12-25 10:45:16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閱讀練習及答案

  原文: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閱讀練習及答案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之望,猶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絕江海者托于船,致遠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賢。是故呂尚聘,而天下知商將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齊、秦之必霸也。紂用惡來,齊用蘇秦,秦用趙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楊因見趙簡主曰:“臣居鄉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走來見!焙喼髀勚^食而嘆,跽而行,左右進諫曰:“居鄉三逐,是不容眾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見過八矣!焙喼髟唬骸白硬恢。夫美女者,丑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彼斐鲆娭蚴谝詾橄,而國大治。

  子路問于孔子曰:“治國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賢而賤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也,賤不肖而不能去也;賢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賤己而讎之。賢者怨之,不肖者讎之;怨讎并前,中行氏雖欲無亡,得乎?”

  無常安之國,無恒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鏡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務襲跡于其所以安昌,則未有異乎卻走而求逮前人也。

  (取材于《說苑·卷八》)

  譯文: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榮的名聲流傳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賢臣,謙虛地對待士人。朝廷沒有賢臣,就像鴻鵠沒有翅膀一樣,雖然有飛翔千里的愿望,還是不能達到自己心中想要到達的地方;所以越過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達遠方的人要依靠車馬,想要稱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賢士。因此,呂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將要滅亡,周將要稱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齊、秦一定會稱霸了。紂王任用惡來,齊國任用蘇秦,秦王任用趙高,天下人就知道他們將要滅亡了。

  楊因求見趙簡主,說:“我在家鄉,三次被人驅逐,侍奉國君,又有五次被撤職;聽說您喜愛士人,特地跑來見您!壁w簡主聽了,停止吃飯,嘆息不已,直起身子,跪著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勸諫說:“在家鄉三次被人驅逐,這說明他不受大家歡迎;事奉國君五次被撤職,這說明他對國君不忠;現在您看中的這個人,已經被人指出八次過失了。”趙簡主說:“你們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婦的仇敵;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亂世所疏遠的;正直的行為,是邪惡壞人所憎惡的!庇谑浅鋈ソ右姉钜,并授給他相位,國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問孔子說:“怎樣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治理國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賢能的人,輕視那些沒有才能的人!弊勇氛f:“晉國的中行氏尊重賢能,輕視那些沒有才能的人,他的滅亡是什么緣故?”孔子說:“中行氏尊重賢人卻不能重用他們,輕視不賢之人卻不能罷免他們;賢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賢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賢能的人埋怨他,不賢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擺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滅亡,能夠辦得到嗎?”

  沒有永遠安定的國家,沒有一直自覺的人民;得到賢能的人才國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賢能的人才國家形勢就會變得危急甚至國家滅亡,自古至今,沒有不這樣的。明鏡是用來清晰地反映外物,過去是用來認識現實的。知道厭惡那些歷史上導致國家動蕩滅亡的方法,卻不去追求、學習那些歷史上讓國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與倒退著跑卻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為沒有差別。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橘柚垂華實》閱讀練習及答案含賞析06-20

《等》閱讀練習及答案09-12

孫道榮《改變世界的力量》記敘文閱讀練習及答案06-14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閱讀練習及答案09-24

《黃昏》閱讀練習及答案08-13

《母雞》閱讀練習及答案06-14

《拯救》閱讀練習及答案03-25

《社戲》閱讀練習及答案02-17

《狼》閱讀練習及答案11-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 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