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陶淵明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4-09-14 11:46:01 登綺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雜詩》陶淵明原文、譯文及賞析

  賞析是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雜詩》陶淵明原文、譯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雜詩》陶淵明原文、譯文及賞析

  陶淵明 《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

  人生在世,原本就是無根無蒂;到處漂泊流浪,猶如路上的灰塵。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緣之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風華正茂的歲月不會重來,猶如一天里頭不會有兩個早晨。年紀輕的時候,要勉勵自己及時努力;否則,歲月一去不回,它是不會停下來等待人的。

  賞析:

  一、整體意境

  整首詩營造出一種既對人生充滿感慨又積極向上的氛圍。詩人以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開篇,形象地描繪出人生的漂泊無定,如路上的塵土般隨風流轉,給人一種滄桑和無奈之感。但隨后,詩的基調逐漸轉向樂觀與豁達。

  二、詩句解析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這幾句詩將人生比作無根之草、陌上塵土,強調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把握性。人們在世間漂泊,如同塵土被風吹散,經歷各種變化,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樣。此句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變幻莫測和不確定性。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這句詩體現了詩人廣闊的胸懷和對人際關系的獨特見解。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親近不應僅僅局限于血緣關系,一旦來到這個世界,大家都可以如同兄弟般相處。這種觀點打破了傳統的親疏觀念,倡導一種普遍的友愛精神。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表達了詩人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當有歡樂的時候就應當盡情享受,與鄰居們相聚飲酒,共享快樂時光。這里既體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珍惜,也反映出他在困境中尋找快樂的積極心態。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是全詩的精華所在。詩人感慨美好的年華一去不復返,就像一天之中不會有第二個早晨。因此,人們應當抓住時機,奮發努力,因為時間不會等待任何人。此句充滿了對時光易逝的緊迫感和對人們珍惜時間、努力進取的勸勉之意。

  三、藝術特色

  比喻生動

  以 “無根蒂” 的植物和 “陌上塵” 比喻人生,形象地表現了人生的漂泊不定,使讀者能夠深刻地感受到詩人對人生的感悟。

  語言質樸

  整首詩語言簡潔質樸,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能直抵人心。詩人用平實的語言表達深刻的人生哲理,使詩歌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

  對比鮮明

  詩中既有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又有對及時行樂和奮發努力的倡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使詩歌的情感更加豐富,也更能引發讀者的思考。

  四、主題思想

  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是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感慨,以及對珍惜時光、積極生活的呼吁。詩人通過對人生的深刻思考,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把握美好的時光,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作者介紹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雜詩》陶淵明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陶淵明 《雜詩》譯文及賞析07-28

雜詩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19

《雜詩》陶淵明原文10-17

雜詩陶淵明翻譯及原文09-19

[晉]陶淵明《雜詩其四》原文、注釋、賞析03-16

《雜詩》原文、譯文及鑒賞02-21

陶淵明 《雜詩》其一全詩及賞析01-13

陶淵明《雜詩》05-21

《雜詩》原文、譯文以及鑒賞04-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 | 日本无遮真人祼交视频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婷婷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日韩专区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