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4-12-30 17:10:05 佩瑩 古籍 我要投稿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賞析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國策·齊策一》,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譯文

  鄒忌身長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艷美麗。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鏡子,對他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比,誰更美呢?”他的妻子說:“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最美的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呢?”妾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與他相坐而談,問他:“我和徐公比,誰更美呢?”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又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著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照著鏡子里的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甚遠。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時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贊美我漂亮,是偏愛我;我的妾贊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贊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這種情況下,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墒俏业钠拮悠珢畚,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范圍內的百姓沒有一個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

  齊威王說:“你說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并傳到我耳朵里的人,給予下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以后,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朝拜齊威王。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

  注釋

  鄒忌:戰國時的齊國人,曾任相國。

  諷:諷諫,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的規勸。

  齊王:即齊威王,威王。

  納諫:接受規勸。納,接受,接納

  修:長,這里指身高。

  八尺:戰國時一尺約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麗:光艷美麗。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名詞作動詞活用,意為穿戴,在句中作狀語。)

  窺鏡:照鏡子。

  孰:誰,什么。

  與: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天。這里指第二天。

  明日:即上文“旦日”的后一天。

  若:如。

  孰視之,孰:通“熟”,仔細。之:代城北徐公。

  弗如遠甚:遠不如。弗:不。

  又:更。

  寢:躺著。

  美我者:贊美/認為……美

  私:動詞,偏愛。

  誠知:確實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都認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邊省去了“我”。以:認為。于: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圓。

  宮婦:宮里的姬妾。

  左右:身邊的近臣。

  四境之內:全國范圍內(的人)。

  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蔽:形容詞用作動詞,指受蒙蔽。

  善:好。

  乃:于是,就。

  面刺:當面指責。面,當面,名詞作狀語。

  受上賞:給予,付予。通“授”

  謗譏于市朝: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諷喻。謗譏,在這里指“指責,議論”,沒有貶意。市朝,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

  聞:這里是“使……聽到”的意思。使動用法。

  時時而間(jiàn)進:有時候偶然進諫。間進:偶然有人進諫。間,間或,偶然,有時候。

  期(jī)年:滿一年。期,滿。

  朝于齊: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

  而形貌昳(yì)麗:而,表并列關系。

  賞析/鑒賞

  春秋戰國之際,七雄并立,各國間的兼并,各統治集團內部新舊勢力的斗爭,以及民眾起涌的反抗斗爭,都異常尖銳激烈。在這激烈動蕩的時代,士作為一種最活躍的階層出現在政治上。他們以自己的才能和學識,游說于各國之間,施展著自己安邦的才干。各國統治者也認識到,的向背,是政權能否鞏固的決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國家的統治就難以維持。所以,他們爭相延攬人才,納諫,爭取“士”的支持。至于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于史無考。

  本文著重寫齊相鄒忌以自身中的小事設喻,勸說齊王必須以廣泛聽取人民的意見作為施政依據的故事。

  全文可以分三部分。

  從開始到“欲有求于我也”是第一部分,寫鄒忌從妻、妾、客三人都謬贊自己比城北徐公還美這件事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這一段的第一層,寫鄒忌之美。先說明鄒忌是個高大美麗的男子,再通過三問三答,從妻、妾、客三個人異口同聲的回答中印證了鄒忌的美麗,而且比齊國的徐公更美。然后在這一段的第二層,記敘鄒忌和徐公實地比較的情況。鄒忌深信:“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币虼嗽诒让乐蓄H有自知之明,他懷疑妻、妾、客同聲肯定他比徐公美是一種阿諛。他要從客觀現實中找到正確的答案。通過“孰視”“窺鏡”,終于發現自己遠遠不如徐公,于是引起他的深思。深人靜,獨自思忖,最后悟出妻、妾、門客阿諛自己的原因:凡對自己有偏私,有所畏懼,或者有所企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會說些獻媚討好的假話,不會指出自己的缺點。這一段文字雖然不多,但用了鋪陳和對比的手法,最后點明道理,是一則情節非常生動的故事。

  從“于是入朝”到“王曰:‘善’”是第二部分,寫鄒忌“因小見大,自容貌之微,推及于朝廷大事”。(見《鄭堂札記》卷四)

  鄒忌從比美的生活經驗中深刻認識到一個統治者聽到真話之不易。在齊國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齊威王,處在許多人對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企求的環境中,必然是個耳不聰、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于是他把切身體會告訴了齊威王,揭示了這個發人深思的問題,并以此來諷喻齊威王納諫去蔽。為了使齊王能接受諫言,先述說自己的生活體驗,指出妻、妾、客的三種回答是出于不同的動機,先給齊王一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以齊王所處的生活環境和自己的經歷作比較,指出齊王受蒙蔽的嚴重。這樣現身說法確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從“乃下令”到結束是第三部分,寫齊威王聽取鄒忌的規勸下令求諫和群臣在一年中進諫的情況。齊威王欣然接受了鄒忌的勸告,下令獎勵臣民向他進諫。齊威王納諫結果是提高了齊國的威望,贏得了很多諸侯的尊敬。

  在這一部分記述中,有幾點值得注意:1.沒有寫群臣受賞的情況,也沒有寫威王對待意見的情況。但是,從越來越沒有人提意見和越來越提不出意見的情況就暗示了齊威王不僅聽取意見,而且虛心接受意見改革了政治。2.齊王下令號召“群臣吏民”都來提意見,可是踴躍進諫者只寫到群臣而沒提到吏民?梢姷匚坏拖碌睦艉兔,實際上是不可能參與政治發表看法的。文章不提吏民只寫群臣,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政治活動的階級局限性;同時,我們不能只從“雖欲言,進者”,就認為威王的統治十分。3.文章只寫“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未及秦楚。燕、趙、韓、魏是戰國時期齊國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國力和齊國相若,后來都比齊國弱小。秦、楚則是齊國西方和南方的大國,文章沒提秦楚,還是比較符合當時實際形勢的。4.最后一句“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點出全文的主旨。說明只要去蔽納諫,修明內政,就能“戰勝于朝廷”。

  本文篇幅不長,但完整地記敘了鄒忌與徐公比美和威王納諫強齊兩則故事,而且包含了深刻而明白的寓意,容量是很大的。文章之所以寫到這樣,在技巧上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1.用設喻的方法講述道理。鄒忌勸說齊王廣開言路,不是像一般人那樣正面講道理,而是用一段具體的家庭瑣事為譬喻來闡明“納諫”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具體形象地刻人物。如寫鄒忌,先是“朝服衣冠,窺鏡”,然后是問妻、問妾、問客;見到徐公,先是“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再是“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最后是“暮寢而思之”;人物的動作心理,無不刻畫入微。有了這一段有聲有色的描寫,才使下文的進諫入情合理。3.語言簡練生動。一篇三百多字的短文,從家事說到國事。寫人物,聲貌畢肖;敘事實,曲折引人;用語言,簡潔生動:如“于是入朝見威王曰:……”幾個字就交代了朝見的過程,省去了進諫的“導語”,開門見地直陳其事。齊王聽了諫辭以后,只用了一個“善”字就寫出了齊王納諫的決心。威王下令納諫以后,只三十來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數月之后”“期年之后”三個階段的具體情況,說明了納諫后發生的巨大變化;納諫的效果,只寫鄰國的動態,而略去國內的情況。這些都稱得上簡潔有力。再看語言的生動:鄒忌與妻、妾、客的三問三答,意思基本一樣,句法卻各不相同,文字錯綜,毫不呆板。妻、妾、客的答話并不同,反映各自的心理十分切合人物身份。

  文章內容未必盡合歷史事實,但所表達的思想有積極意義,并且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

  標題

  本文選自《·齊策一》原是沒有小標題的,本文的題目為編者所加。題目用“諷”齊王納諫。而不用“勸”,一個“諷”字抓住了這篇文章的主要特點。諷,就是用委婉的語言暗示、勸告或指責。諷諫,不同于直諫或勸諫,關鍵在于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諫,去啟發、開導被諫者。良藥而不苦口,便于對方接受。鄒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體悟,委婉地勸諫齊威王廣開言路,改革弊政,整頓吏治,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以“孰美”的問答開篇,繼寫鄒忌暮寢自思,尋找妻、妾、客人贊美自己的原因,并因小悟大,將生活小事與國家大事有機地聯系起來。由自己的“蔽”,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婉諷“王之蔽甚”,充分顯示了鄒忌巧妙的諷諫藝術與嫻熟的從政。

  內容

  本文通過齊人鄒忌勸齊威王納諫的故事,說明只有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做到納諫除弊,才能把事情做好。鄒忌勸諫的對象是齊威王,目的是讓齊王聽納忠言,振興齊國。但是文章卻以很大的篇幅寫鄒忌與徐公的比美,以及他從中所受到的啟發。鄒忌用自己的例子和體會勸說齊威王,看來似與主題游離,實則鄒忌是以自己的切身感受為喻,從自己的私事說起,隨后用來比國事,讓齊威王從兩事的類比中受到啟發,明白其中道理。文章的思路是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這種寫法委婉動聽,淺顯易懂,能使讀者受到啟發和。

  人物刻畫

  本文作者極善于刻畫人物,其表現手法,不重于形體的描繪,而著墨于對人物的舉止細節的摹畫和對話的細微差別。例如鄒忌“朝服衣冠,窺鏡”,“窺鏡而自視”。兩處都用“窺”而不用“對”,“窺”不能解作“偷看”而應釋為“暗自”,將人物私下品評自己容貌的內心世界傳神地表現出來!笆胍暋,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端詳徐公,內心里反反復復地做著比較,這些細節都惟妙惟肖。再如,第一段的三問三答,句式相同而略有變化,尤其是三答,雖然異口同聲地說“你比徐公美”,但是各自答話的微小差別,卻顯示了人物關系的親疏與各自的心態。妻的回答是不假思索的為之驕傲的,妾的回答卻多少有些遲疑、緊張而謹慎,客的回答雖然斬釘截鐵挺干脆,但敷衍應酬也是顯而易見的。

  道理

  本文通過齊人鄒忌勸說齊威王納諫的故事,說明只有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納諫除弊,方能把事情做好。文章不是直抒其意,而是先從自己的切身體會談感受,強調蒙弊的害處。再說私事,層層設喻,進而談論到君王執政這間國家大事,讓齊威王從類比中受到啟迪,感到察納眾言的必要。文章思路清晰,由遠及近,由小到大,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層層深入。這種寫法委婉生動,淺近易懂,很值得我們借鑒。

  修法律而督奸吏。鄒忌接受相印后,淳于髡前去會見他,向他提出五點建議。其中一條是"大車不經過校正,就不能托載規定的重量;琴瑟不經過校正,就不能成就五音"。意即一個國家的政治,就像大車運轉、琴瑟彈奏和弦一樣,要有一定的制度約束,使百官協調一致。鄒忌回答說:"謹受令,請謹修法律而督奸吏。"即頒布法律,督責不法官吏,不使為非。這樣就樹立起正氣,打擊官場中阿邑大夫之徒的歪邪氣。

  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后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后,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榖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翻譯及賞析03-06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翻譯及賞析03-06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原文及翻譯08-08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07-02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原文及翻譯05-16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03-08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賞析03-06

[精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及翻譯11-29

鄒忌諷齊王納諫翻譯10-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性爱视频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 婷五月亚洲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