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09-27 09:53:17 賽賽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浪淘沙北戴河》翻譯及賞析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澤東主席于1954年夏于秦皇島北戴河開會時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生動描繪了北戴河海濱夏秋之交的壯麗景色,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浪淘沙北戴河》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注釋

  ①幽燕:古幽州及燕國,在今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②魏武、碣(jié)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北伐烏桓,路過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漢朝時還在陸上,到六朝時已經沉到渤海里了。曹操登臨碣石山,寫了《步出夏門行》四首,第二首有“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譯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連天,秦皇島之外的打魚船,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經看不見,也不知漂去了哪邊?

  往事已有千年,那時魏武帝曹操躍馬揮鞭,東巡至碣石吟詠過詩篇。秋風瑟瑟到了今日,人間卻換了新顏。

  賞析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時任大將軍的曹操為清除邊患,鞏固后方,率大軍北征烏桓。八月大破烏桓于柳城(今遼寧朝陽市南)后凱旋回師,途經渤海口附近道德媽石山,乘興登臨,以一首千古傳頌的《觀滄海》詩,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大海圖景,抒發了詩人削平割據、統一中國的宏愿和自強不息、叱吒風云的豪情。

  1954年,毛澤東在北戴河,一日時逢海濱風雨大作,浪濤翻涌,他頓起擊水之興,不顧身邊警衛人員的勸阻,下海游泳,于風浪搏斗。上岸后意猶未盡,有縱筆揮毫,寫下了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海》更鮮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

  “詩的形象以使人驚心動魄為目的”(朗吉努斯《論崇高》)。這首詞一開始就給人們展現出雄渾壯闊的自然景觀。“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來,給人以雨聲如鼓勢如箭的感覺;繼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氣勢,寫出浪聲如雷形如山的洶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飛落,一騰起,相觸相激,更兼風聲如吼,翻云掃雨,推波助瀾,真是聲形并茂氣象磅礴,這情景較之曹詩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晴日所見更令人驚心動魄。

  上片前兩句,一為仰觀,一為前瞻,隨著視角的變化,空間畫面也由陸而海,從上而下。后三句則顯示視線由近而遠的漸次推移,極富層次感。“秦皇島外打魚船”回應開頭一句的“幽燕”,點明地點,又與題目相吻合。“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的意境或也取軋于古人對大海驚濤駭浪的描寫,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鋪敘,用精煉的設問句式寫出來,化實為虛,以簡馭繁,真乃神來之筆!與其說是寫人寫船,不如說是以小襯大,將較小的意象置于廣闊巨大的空間之中,進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曠悍,突出風雨中的海天莫辯、浩茫混沌、曠蕩無崖的景象,從而擴大作品的空間容量,顯示出一種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寫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島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時此地此景,自然會使人聯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陸碣石山觀海的歷史往事和那首《觀滄海》詩。“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東漢莫年,豪強群起割據,“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戰”(曹操《葛里行》)。連年混戰,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挾天子以令諸侯”,經過幾十年的征戰,終于掃蕩了分割的世族軍閥與豪強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在歷史上舉一反三一定的進步作用。他同時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其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清劉熙載《藝概.詩概》),表現了他的政治抱負、雄才大略和進取精神,同時也反應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開建安文學風氣之先。詞的下片先發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轉時空,展現歷史的畫面。“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恰似一幅生動、傳神的剪影,簡括而鮮明地勾勒出曹孟德當年策馬揚鞭、登山臨海的雄姿。“揮鞭”是一個典型的蘊藉豐饒的動態意象,作為片段過程,它概括了人物馳騁沙場、南征北戰的戎馬生涯;作為瞬間動作,它顯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贏武的性格特征。“遺篇”指曹操的《觀滄海》詩,“東臨碣石”乃該詩首句,引入詞中,化“我”為“他”。

  創作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實力增強,農村的合作化運動已有較大的進展,對工商業的改造也開始著手,建設一個工業化的強國的偉大目標也開始提出。以上就是這首詞的寫作背景。1954年夏毛澤東到北戴河住過一些日子,在此填了這首詞。詞中描繪了北戴河壯闊的場景和漁民出海的情形,懷古思今,熱情地歌頌了新時代的新生活。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年—1976年),字潤之,筆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浪淘沙北戴河》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浪淘沙》原文翻譯及賞析11-01

劉禹錫浪淘沙的翻譯以及賞析10-28

浪淘沙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8篇)12-13

劉禹錫《浪淘沙其八》翻譯及賞析06-17

《浪淘沙漫》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5-07

浪淘沙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05-11

浪淘沙原文翻譯及賞析14篇05-14

浪淘沙原文翻譯及賞析(14篇)05-14

浪淘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 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