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題烏江亭

時間:2024-12-29 13:12:08 古籍 我要投稿

疊題烏江亭

  古詩原文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譯文翻譯

  上百次的征戰使壯士疲勞、士氣低落,中原之戰的失敗之勢再難挽回。

  雖然江東子弟現在仍在,但他們是否還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來?

  注釋解釋

  烏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縣烏江鎮,為項羽兵敗自刎之處。

  壯士:指項羽。

  中原一敗:括項羽垓下之敗。

  江東:指長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區,是項羽起兵之地。

  肯:豈肯,怎愿。卷土來:即卷土重來。指失敗之后,整頓以求再起。

  創作背景

  唐代詩人杜牧有一首《題烏江亭》詩,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滿赴京途經烏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縣),針對杜牧的議論,寫了這首《烏江亭》。

  詩文賞析

  杜牧在他的《題烏江亭》中寫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意思是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卷土重來。而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卷土重來,以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詩歌開篇就以史實扣題,針對項羽的失敗直接指出“勢難回”。楚霸王的轉折點在“鴻門宴”,沒能殺成劉邦,到“垓下之圍”時已經面臨著眾叛親離的境地。而細數項羽失敗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剛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壯士哀”就隱含著這樣的信息,那時的項羽已經失去人心,天時、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項羽已經失去,要挽回大業是十分艱難,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王安石在三、四兩句中進一步闡釋“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確地表示,即使項羽真的重返江東,江東子弟是不會替他賣力的。杜、王的觀點不同是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和立場不同。杜牧著眼于宣揚不怕失敗的精神,是借題發揮,是詩人詠史;王安石則審時度勢,指出項羽敗局已定,勢難挽回,反駁了杜牧的論點,是政治家的詠史。詩中最后的反問道出了歷史的殘酷與人心向背的變幻莫測,也體現出王安石獨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說杜牧是為項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則是為歷史本身翻案,人與歷史的關系本來就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首詩中,作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將變法中的革新精神帶到詠史詩的創作中,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對前人提出質疑,這也是一種創新。這種史論史評是王安石完成詠史詩從敘事體向抒情體,最終走向議論體的轉變,對當時的詩文革,新運動起了推動作用。王安石則屬意史論史評,延伸了詠史詩的內容深度,有著獨到的政治見解。

  王安石的詩,十分辛辣冷峻,但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疊題烏江亭】相關文章:

疊題烏江亭06-12

王安石《疊題烏江亭》10-19

《疊題烏江亭》翻譯賞析10-19

《疊題烏江亭》原文、翻譯及賞析05-24

疊題烏江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王安石《疊題烏江亭》譯文及賞析07-09

《疊題烏江亭》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5-24

杜牧《題烏江亭》10-22

《題烏江亭》 杜牧11-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免费看 | 久久精品男人资源 | 久久er99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精品视频 | 综合高清aⅴ在线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