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黑板報資料
在清明來臨之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清明節資料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歡迎大家的閱讀參考。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
【來由】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紀念方式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鮮花等。
由于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里為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斗歷史。
【古詩】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
——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
——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白居易《清明夜》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
——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
——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張繼《閭門即事》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
——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李冠《蝶戀花·春暮》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
——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程顥《郊行即事》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
——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
——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韋莊《長安清明》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
——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何夢桂《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清明節黑板報資料】相關文章:
清明節黑板報資料介紹03-17
清明節的詩句黑板報資料09-07
有關清明節黑板報參考資料04-02
元旦黑板報資料11-30
五四黑板報資料03-31
雷鋒主題黑板報資料02-27
關于衛生黑板報資料04-24
五四高中黑板報資料04-02
五四精神黑板報資料04-01
開學了黑板報資料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