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工業辦工作匯報3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接觸到匯報的場景越來越多,匯報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陳述,如果有PPT的話則更加正式,那么,優秀的匯報內容都是怎么寫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業辦工作匯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工業辦工作匯報1
今年以來,縣工業園區辦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圍繞跨越發展、進位趕超的發展思路,把目標對準“主攻項目,決戰兩區,做大總量,加快集聚”,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扎實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工作情況小結匯報如下:
縣工業園區立足實際,以市、縣兩級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為總抓手,攻堅克難,穩步推進,較好地完成了市、縣兩級下達的序時任務。面對園區建設項目多、時間緊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工作時效上抓緊求新,在工作方法上抓活求快,以“配套、擴園、項目、服務”為重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強化序時目標。按照縣政府工作報告的目標要求,園區辦扎實有序推進年度各項工作。
1、派出2個工作組大力配合雩田片和枚江片的征地拆遷工作。
2、已完成調整園區控制性詳規的各項基礎性工作,園區調區擴區的各項基礎性資料已完善并上交市發改委。
3、宜華木業項目建設全面啟動,一期總計建設5萬多平方米,已完成3萬多平方米的廠房主體。
4、寶邦實業的辦公樓和廠房建設已全面鋪開。
二是強化擴園增量。按照年內新擴園面積達20xx畝以上的目標要求,園區辦抽調專人成立了兩個征地拆遷工作組,大力配合雩田鎮和枚江鄉的征地拆遷工作。目前,雩田片已完成新征用地畝,枚江片已完成新征用地畝。
三是強化筑巢引鳳。年內,在工業園區東區,規劃建設12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并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全縣各鄉鎮、場和相關縣直單位。園區辦在實地踏看和論證的基礎上,已出臺年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規劃設計方案上報縣政府。
四是強化幫扶服務。在服務上,今年,園區辦著力將目標對準區內落戶和投產企業。結合創業服務發展提升年活動,繼續實行全辦干部職工掛點幫扶企業制度。對在建項目每天不少于1人次到工地踏看,對投產企業每周不少于1人次進企業走訪,對停產企業適時召開相關幫扶單位參予的協調會,協助企業尋找對策,采取“跟進式”的服務舉措,千方百計使落戶區內的企業增產增效。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園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形成產業特色,并扎實做好企業幫扶、運行調度等各方面的服務工作,力促實現園區跨越式發展。
第一,堅持以完善的硬件促跨越發展。
1、繼續加快園區內道路、土方平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東區新增用地的“六通一平”工程建設,加快啟動新征土地的.墳墓搬遷、苗木清理工作,盡快啟動新征土地的平整工程;
2、加快園區內市政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供水、供電、排水、排污、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的基礎上,繼續抓好園區“一大四小”造林綠化提升工程。
第二,堅持以熱心的幫扶促跨越發展。進一步強化“保企業就是保增長”的理念,進一步完善企業幫扶機制,繼續實行掛點幫扶企業制度,著力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用電、用地、融資、環保等方面的問題,幫助企業實現增盈、穩步發展。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練內功、挖潛力,提高企業的應變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重點扶持培育一批成長型優勢企業做大做強。
工業辦工作匯報2
為便于縣政府全面掌握了解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科學謀劃明年工作,根據縣政府辦的統一安排部署,現將我辦今年主要工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1、預計到12月底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2億元,占年目標任務104%;實現工業增加值13.5億元,占年目標任務102%;完成工業稅收3.06億元,占年目標任務105%;新增就業人數2420人,占年目標任務121%;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36億元,占年目標任務197%;新增投資3000萬元以上進區項目20個,占年目標任務200%,其中億元項目12個;完成標準廠房建設11.5萬平方米。
2、20xx年擬定經濟發展目標: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5.84億元,完成工業稅收3.492億元,新增就業人數2400人,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44億元,新增投資3000萬元以上進區項目20個,其中億元項目10個。
二、建設基本情況
已征收土地2200多畝,平整1800多畝。目前正開展土地征收工作,預計年內可完成2600畝征地任務。區內總計完成建筑面積達17萬平方米。園區首期建設的基本框架已全部拉開,一個新型工業區已初具雛形。目前,創業孵化園已基本建成,輕紡產業園和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已全面啟動。
三、重大項目建設基本情況
一是創業孵化園建設成效顯著。已建成12棟共計5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已有等7家企業落戶,并已全部投產。同時,總建筑面積達2.6萬平方米的宿舍樓和辦公樓已交付使用,為企業落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是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全面啟動。規劃面積1000多畝,擬安排電子終端產品、高密度柔性印制線路板、LED發光管、電腦數據線、連接器等電子加工類企業入駐。現有光速電子、志博信電子、通明電子、博敏盛電子、金洋電子等項目成功落戶,其中光速電子已于20xx年6月份建成投產。
三是在建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自20xx年啟動以來,園區建設一直穩步有序推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1、征地工作比較滯后,影響了的建設進度;2、建設資金不足,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工業項目進展不快;3、土地審批難,制約了園區建設和項目供地。針對上述情況,園區下一步將著力強化溝通協調,夯實工作舉措,優化發展環境,加大幫扶力度,大力謀求工業園區建設的新突破。
工業辦工作匯報3
今年以來,縣工業園區辦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圍繞跨越發展、進位趕超的發展思路,把目標對準“主攻項目,決戰兩區,做大總量,加快集聚”,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扎實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工作情況小結匯報如下:
一、強化舉措,明確重點,夯實園區發展基礎
縣工業園區立足實際,以市、縣兩級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為總抓手,攻堅克難,穩步推進,較好地完成了市、縣兩級下達的序時任務。面對園區建設項目多、時間緊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工作時效上抓緊求新,在工作方法上抓活求快,以“配套、擴園、項目、服務”為重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強化運行調度。1—3月份,完成工業總產值156737萬元,同比增長40.02%,增速排位全市第二;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4569萬元,同比增長43.29%,增速排位全市第一;實現工業增加值44104萬元,同比增長16.36%,增速排位全市第五;實現利稅18585萬元,同比增長79.33%,增速排位全市第一。
二是強化序時目標。按照縣政府工作報告的目標要求,園區辦扎實有序推進年度各項工作。1.派出2個工作組大力配合雩田片和枚江片的征地拆遷工作。2.已完成調整園區控制性詳規的各項基礎性工作,園區調區擴區的各項基礎性資料已完善并上交市發改委。3.宜華木業項目建設全面啟動,一期總計建設5萬多平方米,已完成3萬多平方米的廠房主體。4.寶邦實業的辦公樓和廠房建設已全面鋪開。
三是強化配套建設。配套完善是工業園區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指示精神,今年,園區辦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云嶺工業集中區(東區)。1.已完成東區于云路延伸、川吉路等道路的硬化,綠化和亮化工程。2.正在著手完善東區新征用土地土方平整的前期工作。3.已著手宜華木業用地、寶邦實業用地、標準廠房的區間道路規劃建設工作。
四是強化擴園增量。按照年內新擴園面積達20xx畝以上的目標要求,園區辦抽調專人成立了兩個征地拆遷工作組,大力配合雩田鎮和枚江鄉的征地拆遷工作。目前,雩田片已完成新征用地畝,枚江片已完成新征用地畝。
五是強化項目建設。項目是園區建設的生命線。按照“做大總量,加快集聚”的總體要求,年內我們將項目建設的重點對準“提升傳統產業,打造特色產業”,大力扶持林產化工產業的同時,著力加快電子信息產業、柔性線路板產業、輕紡箱包產業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進度,提高承接項目的能力,創新招商方式,加快新項目向三大產業項目集聚的速度。
六是強化筑巢引鳳。年內,在工業園區東區,規劃建設12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并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全縣各鄉鎮、場和相關縣直單位。園區辦在實地踏看和論證的基礎上,已出臺20xx年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規劃設計方案上報縣政府。
七是強化科學規劃。聘請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的專家,對園區的發展現狀及遠景規劃進行了重新的論證,對園區進行了重新的規劃修編,重新規劃后,將園區科學合理劃分為“一園三區”,即:1、工業園北區(砂子嶺工業園):規劃面積127.5公頃,已完成開發利用面積127.5公頃,有落戶企業88家,主要規劃林產化工、醫藥食品、輕紡鞋服三大產業集群。2、工業園東區:規劃面積1397.17公頃,已完成開發面積185公頃,計劃安排落戶企業100家,現有落戶企業16家,主要規劃電子信息、輕紡鞋服、林產化工三大產業集群。3、工業園西區:規劃面積為133.33公頃,現正在征地,計劃安排落戶企業9家,主要以經贛西地質大隊勘探的'結果表明,我縣鎮蘊藏地區規模最大、品味最高的螢石硅礦為依托,規劃打造全省最大的硅石精深加工等非金屬加工產業。
八是強化幫扶服務。在服務上,今年,園區辦著力將目標對準區內落戶和投產企業。結合創業服務發展提升年活動,繼續實行全辦干部職工掛點幫扶企業制度。對在建項目每天不少于1人次到工地踏看,對投產企業每周不少于1人次進企業走訪,對停產企業適時召開相關幫扶單位參予的協調會,協助企業尋找對策,采取“跟進式”的服務舉措,千方百計使落戶區內的企業增產增效。
二、攻堅克難,穩中求進,力促園區跨越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園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形成產業特色,并扎實做好企業幫扶、運行調度等各方面的服務工作,力促實現園區跨越式發展。
第一,堅持以優質的項目促跨越發展。一是大力引進和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增強產業集聚效應。堅持多措并舉,積極捕捉商機,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結合園區實際,在重點提升和做大做強林產化工產業的同時,積極推進其它產業的集聚程度,延伸其產業鏈。二是大力做好沿海產業梯度轉移的承接工作。充分認識金融危機所造成危害的同時,充分認識危機中隱含的機遇,嚴把“環保、效益、投資額”等門檻的同時,大力對接“吉泰走廊”,策應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第二,堅持以完善的硬件促跨越發展。1、繼續加快園區內道路、土方平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東區新增用地的“六通一平”工程建設,加快啟動新征土地的墳墓搬遷、苗木清理工作,盡快啟動新征土地的平整工程;2、加快園區內市政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供水、供電、排水、排污、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的基礎上,繼續抓好園區“一大四小”造林綠化提升工程。
第三,堅持以適度的用地供應促跨越發展。一方面繼續加大征地拆遷工作力度。加快于田片和枚江片相關村組新征土地的墳墓搬遷和苗木清理工作,盡快啟動土方平整工程;另一方面進一步強化舉措,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盤活園區存量土地的基礎上,提高供地門檻,建立健全以“畝均貢獻率、畝均投資額、建筑容積率”等為要素的供地機制,切實提高園區土地的投資強度、納稅強度、建筑密度。切實提高園區的集約化程度。
第四,堅持以熱心的幫扶促跨越發展。進一步強化“保企業就是保增長”的理念,進一步完善企業幫扶機制,繼續實行掛點幫扶企業制度,著力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用電、用地、融資、環保等方面的問題,幫助企業實現增盈、穩步發展。積極引導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練內功、挖潛力,提高企業的應變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重點扶持培育一批成長型優勢企業做大做強。
第五,堅持以生態園區建設促跨越發展。對接“三城同創”工作,引導推動工業園區綠化工作在現有基礎上向森林園區和生態園區的標準邁進,使園區公共道路、公共用地的綠化率達到40%以上,使企業內部綠化率、覆蓋率達到30%以上,引導、支持并鼓勵企業搞好內部綠化,打造生態、綠色、環保的新型現代化企業。
【工業辦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金融辦服務工業發展表態發言08-09
蘇州工業園區小學生辦醫保到哪里去辦01-19
工業的造句07-01
工業區人口辦年度計劃生育的工作總結范文06-19
基礎工業與主要工業基地的分布的習題06-13
《工業》教學設計01-05
《工業》教學設計12-06
工業教學設計11-21
工業環保口號06-12
《工業的發展》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