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5-24 17:19:10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范文5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餐巾紙、香煙、粉筆、磚頭、馬糞紙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塑料、鐵釘、玻璃等不吸水的材料若干

  3.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環境

  教師無意中打翻一杯水,問:

  1、“誰能幫老師把水弄干凈?” (小朋友幫忙拖地、用抹布抹)

  2、“說一說剛才的水都到哪兒去了?”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棉花、紙、植物等。)

  二、幼兒探索實驗

  1、請你把桌上的東西慢慢地放進水里,你發現了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教師提問:“抹布為什么會吸水?”(幼兒討論)

  3、蔬菜會吸水嗎?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蘿卜吸水的原因

  教師總結:像抹布之間細小的縫或者是蔬菜中的細小的管子就叫毛細管。

  三、遷移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現什么地方存在著毛細現象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附:

  知識背景:

  毛細管:指很細很細的管子,人們通常還把物體的細微縫隙也認為是毛細管,如棉花、海綿、紗布、毛巾、吸水紙纖維間的縫隙。

  毛細現象:酒精燈里的酒精由棉紗燈帶吸上來供點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塊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而植物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再通過許多極細的管道向上輸送水分到葉和花朵中,這也是毛細現象,土壤深處的水分則靠土壤的毛細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濕潤的。

  把直徑很細的管子插到液體里,當液體的內聚力大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下降,表面凸起;當液體的內聚力小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讓幼兒積極的參與游戲,并嘗試通過感受、探索、發現、引導幼兒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使幼兒由被動學習者變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使科學活動順利地延伸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不為“教”而教,只是幼兒的“學”而教,突出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風箏起源于中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陽光明媚的春天,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風箏種類繁多,顏色艷麗,高高飄揚在空中的風箏令幼兒心馳神往。中班幼兒對風箏是熟悉的,但對風箏的種類卻比較陌生,開展此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孩子了解一些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文化,感知風箏的多種多樣,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風箏,感知風箏的造型、顏色等特征,知道風箏是中國人發明的。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與同伴交流分享搜集的風箏的知識。

  3、感受我國民間藝術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風箏的課件,音樂、各種風箏展覽,風箏的輪廓畫若干。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導入課題,激發幼兒欣賞風箏的興趣。長長一根線,掛在天空中。不怕風來吹,只怕雨來淋。

  2、欣賞各種各樣的風箏實物和圖片,了解風箏的起源。

  (1)觀看課件,欣賞風箏展,了解各種各樣的風箏。提問:你欣賞到了哪些風箏?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小結:蝴蝶風箏,魚形風箏、蜈蚣風箏等,風箏的種類很多,顏色多樣,但它們都有一條長長的線牽著。

  (2)引導幼兒了解風箏的起源。

  ①觀看課件,了解“龍”形風箏。提問:這是什么樣的風箏?龍代表什么?小結:“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風箏就誕生在我們中國,是我們的祖先發明創造的。

  ②聽故事《風箏的起源》。

  提問:是誰在很久很久前發明了風箏?小結:風箏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墨子的人發明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藝術。

  3、觀看課件,欣賞特殊風箏圖片。

  (1)了解夜光風箏。提問:這只風箏很特別,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燈)這叫夜光風箏。它適合在白天放還是晚上放?為什么?

  (2)看課件了解最大和最小的風箏,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提問:世界上最長的風箏有6000米長,重200公斤,這樣的風箏一個人能放起來嗎?怎樣才能放起來?(需要很多人幫忙、合作、團結)

  世界上最小的風箏,只有零點幾厘米長,比蚊子還小,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你知道最長的風箏和最小的風箏是哪個國家的人制造的嗎?你覺得我們中國人怎么樣?

  小結:世界上最長的風箏和最小的風箏都是中國人制造的,中國人真了不起!我們要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活動延伸

  觀看課件欣賞不同風箏圖案,引導幼兒裝飾風箏。

  (1)欣賞不同風箏的圖案和顏色。

  (2)幼兒動手操作裝飾風箏,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用多種材料裝飾出漂亮的風箏來。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豆子的生長過程,學習用圖畫的方式進行記錄。

  2、仔細、耐心地進行觀察,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3、通過種植觀察活動,激發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觀察豆子成長的記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里的時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豆子呀?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陳列幼兒種植的豆子,引出觀察興趣。

  教師:小朋友,這就是你們種的豆子,它怎么樣了?它現在是什么樣子的?還記得以前的樣子嗎?

  (幼兒回答)

  2、幼兒拿出自己的記錄,互相說一說觀察結果。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表,相互介紹豆子的成長過程。

  教師:請你和同伴說說自己種的豆子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集體交流,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請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介紹豆子的`生長過程。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豆子——長出兩瓣小芽——長出葉子——長高——開花。

  4、引導幼兒找出豆子生長情況不一樣的原因,激發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引導幼兒發現豆子葉子長得不一樣。

  教師:仔細看看,你們的豆子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幼兒回答)

  5.討論原因。

  (1)教師:為什么有的豆子長得高而且葉子又多,還開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卻長得不高,有的甚至爛了呢?

  (2)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種的,為什么他們的豆子長得不一樣?

  6.激發幼兒愛護植物的情感。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照料它呢?

  (幼兒回答)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豆子就像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都要來看它。發現它干了應該給它澆點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則會淹死。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展開想象,了解一些自然界的仿生現象。

  2、能將收集的信息與同伴分享交流,體驗共同學習的樂趣。

  準備:

  幼兒事先收集一些仿生學的資料,紅軍裝與迷彩服圖片兩張,展板一塊上面貼有圖片若干

  過程:

  一、導入:迷彩服

  1、從前有英國的軍隊和非洲的軍隊在叢林中打仗,英國的士兵都穿著紅色的軍裝,非洲的士兵都穿著綠色的軍裝。

  (出示圖片)你們猜猜看,最終誰會勝利?為什么?(幼兒討論)

  2、非洲士兵穿綠軍裝的方法是向誰學來的呢?(幼兒討論:蝴蝶,變色龍等)

  3、老師小結:非洲士兵可真聰明呀,他們從動物有保護色這個本領中得到啟發,發明了迷彩服。迷彩服的顏色和周圍的環境很相象,就像蝴蝶躲在花叢中,不容易被別人發現。

  二、個別經驗分享交流

  1、動物有一些特別的本領,人就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發,發明創造了許多東西。

  你們還知道人從動物身上學到了哪些本領呢?

  2、個別孩子收集的資料進行分享交流,如:魚——潛水艇;蜻蜓——直升飛機;蝙蝠——雷達等

  三、游戲:學來的本領(翻翻樂)

  1、你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人向動物學習”的資料,我這里還有一些東西,看看它們可能是學哪種動物的本領?(老師出示展板,上面貼有大吊車、漁網、鬧鐘等圖片,幼兒說出一種就翻開圖片看里面的動物是否猜對)

  2、小結:我們人很聰明,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發,發明創造了許多東西。大家回家后還可以再找找看,人還能向動物學些什么?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討論初步了解平衡的意義

  2、通過操作明白物體是如何保持平衡

  二、活動準備

  1、科學材料蝴蝶玩具組

  2、準備文具筆

  3、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游戲

  師:小朋友們今天啊,我們來做了平衡游戲,大家抬起自己的一只腳站立,看能不能站穩?(幼兒操作)

  師:那現在我們把雙手張開,左右擺動看能不能比剛剛站的更穩?站得更加久?(幼兒操作)

  師:通過這個小游戲,小朋友知道什么是平衡了嗎?知道怎樣保持平衡了嗎(幼兒回答)

  師:平衡是指物體保持一種狀態,就像剛才我們單腳站立張開雙手那樣保持著站穩那樣的動作就是平衡。那要怎樣才能保持平衡呢

  今天啊,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一起來試試看怎樣保持平衡?

  (二)教師示范展示實驗過程并讓幼兒操作如何才能保持平衡

  1、老師展示蝴蝶平衡實驗器具、硬幣

  2、老師先示范實驗給幼兒看(讓幼兒學會實驗的步驟)

  3、讓幼兒自己操作親身感受物體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4、輔助觀察能力較弱的幼兒讓他們完成實驗并能了解蝴蝶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5、幼兒操作后老師通過提問來引導他們知道蝴蝶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師:小朋友們現在知道蝴蝶是怎么保持平衡的嗎?(幼兒回答)

  師:哦,小朋友們還不明白是嗎?沒關系,我們再做個實驗讓小朋友們能更清楚些。

  6、通過再一次的實驗讓幼兒更進一步的了解如何保持物體的平衡

  師:看老師手上拿了什么?(幼兒回答)

  師:是筆,那現在啊,老師把蝴蝶放在筆頭上,你們看蝴蝶站穩了嗎?為什么?(幼兒觀察并回答)(還可以讓他們用手指代替筆來完成這個實驗)

  師:對啦,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蝴蝶可以保持平衡是因為蝴蝶的嘴巴,蝴蝶的嘴巴部分是整個蝴蝶的重心,所以啊,蝴蝶就可以保持平衡了。

  (三)小結

  師:今天啊,我們通過實驗知道了蝴蝶保持平衡是因為他的嘴巴是蝴蝶的重心,所以蝴蝶可以保持平衡,通過這個讓我們知道了,只要找到物體的重心,以器物支撐在物體的重心上,這樣就可以平衡的托起物體讓他不會掉落了。

  師: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回去考考爸爸媽媽,看爸爸媽媽懂不懂,也可以做實驗給他看,好嗎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范文5篇】相關文章: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范文8篇05-07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范文5篇04-16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八篇05-20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匯編五篇05-01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八篇05-20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匯總10篇05-13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模板10篇05-12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匯編九篇05-11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匯總7篇05-07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合集八篇04-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香蕉国产偷在线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 中文有码日本高清在线视频 | 日本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