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中烏龜不愿意說話,給它造成的窘境。
2、在玩指偶的過程中,再現詩歌情景,并學習邊玩指偶邊朗誦詩歌。
【活動重難點】理解詩歌中烏龜由于不愿意說話而帶來的麻煩,激發想說,敢說、愿意說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掛圖三幅。
2、事先做好烏龜、青蛙、蝸牛的角色指偶。
【活動過程】
一、引題,烏龜不理我。
1、猜謎語。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別著急,猜出謎語你就知道啦。聽好了:“小小碉堡,露出腿腳,誰在里面縮頭縮腳”。(烏龜)
2、請出小客人“烏龜”,引出詩歌《烏龜怪脾氣》。
師:喲,真棒。一猜就中,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烏龜的到來吧。
師:我們可以向小烏龜打招呼,怎么說:小烏龜好。(幼兒自由回答)
可能沒聽見,再請一個小朋友來大聲的跟它打招呼,(幼:小烏龜好。)
奇怪了,我們跟他打招呼,問問題,小烏龜怎么都不理人啊。這脾氣可真怪。(烏龜怪脾氣,見誰都不理)
烏龜不愛說話的怪脾氣會給他帶來了什么樣的麻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烏龜怪脾氣。
1、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師:圖片(1)上太陽怎么樣?烏龜要去干嘛啊?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來形容太陽叫紅艷艷。師:太陽紅艷艷,烏龜忙爬山。
師:烏龜碰到了誰,蝸牛是怎么說的?(蝸牛說:“山路陡!”)誒,陡是什么意思?陡是山坡坡度很大,不容易爬上去。那烏龜會聽嗎?為什么它不聽,它又是怎么做的?一直往前爬
(蝸牛說:“山路陡!”烏龜不理蝸牛,)
師:(圖2)看、這回他又碰到了誰,猜猜看它又會怎么說?(青蛙說:“山路滑!”)誒,滑是什么意思?對,滑是路滑,容易摔倒的意思,這回烏龜聽了嗎?(沒,青蛙說:“山路滑!”烏龜不理蝸牛)
(圖3)烏龜爬到半山腰,呀,發生什么事情了?(山路好像大滑梯,一滑滑到山谷底,摔得頭昏眼又花)。小朋友的眼睛真亮,看烏龜的頭上都冒金花了。
烏龜摔到山谷底,有沒有朋友來救他?為什么?(沒有人來救他,因為烏龜還是不說話)。
對,烏龜還是不說話,烏龜不說話,有誰來救他?
2、學念兒歌。
(1)師:這是一只怪脾氣的烏龜,老師把它爬山坡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兒歌,名字叫《烏龜怪脾氣》,小朋友們一起來說一說,名字叫、、、、請仔細聽一聽?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2)師:這只烏龜呀脾氣可真是怪,我們也一起來念念兒歌。。
(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
(3)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烏龜、青蛙、蝸牛的指偶,我們一邊玩指偶,一邊念兒歌,把烏龜的指偶套在這只手的大拇指上,把青蛙和蝸牛的指偶分別套在另外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上,(事先在凳子下面放好指偶)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邊玩指偶邊念兒歌,開始。
(4)小朋友們念的都很不錯,但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當念到蝸牛時,沒有拿出蝸牛的指偶,當我們念到蝸牛時,蝸牛的指偶出來,青蛙的指偶藏起來,當念到青蛙時青蛙的指偶出來,蝸牛的指偶藏起來,我們再來試試看看,看這次玩的是不是比第一次好。
(5)現在請女孩子邊玩指偶邊念兒歌,男孩子仔細聽,仔細看,看看女孩子玩的好不好,念的好不好。
(6)現在請男孩子邊玩指偶邊念兒歌,女孩子仔細聽,仔細看,看看女孩子玩的怎么樣?
師:小朋友們說的都很棒,老師為你們拍拍手。
師:小烏龜這個怪脾氣好不好,不好,剛才好多小朋友都搖頭了。我們可以怎樣幫小烏龜改掉這個怪脾氣嗎?等下,我們再去想想、說說,我們可以把烏龜改掉壞脾氣的內容也編進兒歌里去,好嗎?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三顆星星的本領,了解簡單交通規則。
2、參與討論,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故事錄音。
2、太陽、星星的頭飾、馬路場景。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導入:很久以前,太陽媽媽有三個孩子,他們分別是紅星星、黃星星、綠星星。聽說它們到地球上來了,他們在地球上做什么呢?太陽媽媽想知道,小朋友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聽這個故事《三顆星星》就知道了。
2、完整欣賞故事師:太陽媽媽有幾個孩子?叫什么?
三個星星到地球上來干什么?
3、分段欣賞(看圖)師:三顆星星有什么本領?他們到地球上干什么去了呢?邊看圖邊把故事再聽一遍。
提問:
(1)三顆星星學會了什么本領?三顆星星學了本領后,太陽媽媽怎么做的?
(2)太陽媽媽思念孩子她是怎么做的?三顆星星回到太陽媽媽的身邊后,地球怎么了?發生了什么事?
討論:
A、為什么三顆星星回到媽媽身邊地球就亂套?
B、三顆星星能離開地球嗎?
(3)猜猜三顆星星來到地球變成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總結:原來,三顆星星就是紅綠燈,他們在地球上指揮交通,我們不能沒有他。那除了他們,還有哪些燈在指揮交通呢?(出示行人過路燈、轉彎指示燈)
二、玩一玩--鞏固故事內容太陽媽媽和三顆星星來到了我們這里,想和我們做游戲。(看三色星星的指令一起做游戲)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仿編,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了解傘的作用,感受自由想象后用語言大膽表述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加文兒歌。
2、帶勾雨傘一把,每人一把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出示雨傘,引導幼兒觀察傘的外形:
師: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請你說說傘是什么樣的`?
師根據幼兒回答小結:傘有圓圓的傘面、直直的傘柄,有的還有彎彎的傘勾。
二、基礎部分
(一)、引導幼兒了解兒歌內容:
1、師:"傘可以做什么呀?"(擋風、遮雨、遮太陽,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出示圖加文的兒歌,帶領幼兒朗讀兩遍。
2、讓幼兒感知問答式兒歌的形式,并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練習兒歌。(教師問幼兒答、幼兒問教師答、男女幼兒互問互答)
(二)、學習仿編兒歌:
1、師:除了兒歌里說的傘的用處外,傘還可以做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師采用圖加文的形式記錄下來。
2、師幼共同朗讀仿編的兒歌。(教師問幼兒答、幼兒問教師答、男女幼兒互問互答)三、結束部分和幼兒一起到戶外玩傘,體驗傘還可以做什么。
附兒歌:
傘可以做什么?遮太陽。
傘可以做什么?避風雨。
傘可以做什么?當拐杖。
傘還可以做什么?看不見了,遮住你。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點擊下載
教學反思:
1.整堂課的環節設計合理,重點突出。
2.全班幼兒基本能念兒歌,理解兒歌內容,了解了傘的作用。完成了教學目標。
3.幼兒的參與面較廣,但課堂氣氛不太活躍。
4.在仿編兒歌時,幼兒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將注重孩子語言表述,還有語感的培養。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故事情節,并根據螃蟹的形體和生活習性,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講述。
2.能運用猜測、簡單推理的方法講述故事的發展。
3.懂得要像小螃蟹一樣,做事不怕困難,養成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已有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我們今天來玩個猜謎游戲,看看那個小朋友猜的又快又對。(身穿大硬袍,手拿大剪刀,走路橫著走,嘴里吐泡泡。)
2.設疑討論。
(1)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觀察。
小螃蟹一天天長大,它想出去找一份工作,它來到了一條商業街,你們看看商業街上都有哪些店?
(2)出示理發店背景圖:
①這是哪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②小螃蟹來到了理發店,當上了一名理發師。你覺得小螃蟹適合當理發師嗎?為什么?
③小結:小螃蟹的腳又多又尖,理發時會把顧客的臉劃破,理發師的工作不適合它。
(3)出示飲食店背景:
①這是哪家店?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②你覺得小螃蟹適合當服務員嗎?為什么?
③小螃蟹來到了飲食店,當了一名服務員,它端盤子是又快又穩,它的大鉗子開啤酒瓶蓋可方便了,啤酒冒著泡泡,小螃蟹的嘴里也冒著泡泡,小兔看了很不舒服。
小結:小螃蟹吐的泡泡很像啤酒的泡泡,讓人看了不舒服,所以小螃蟹不適合當服務員。
(4)出示洗滌用品店背景圖
①你覺得洗滌用品店里的工作適合小螃蟹嗎?為什么?
②小結:小螃蟹瞪大眼睛看到白貓洗衣粉上有許多泡泡,它一邊看,嘴里不停的吐泡泡,這時店里的老板看見了,說:“你來我們店當個廣告員吧。”小螃蟹聽了開心極了。于是它站在店門口,手里拿著洗滌用品,一邊賣,一邊吐泡泡,泡泡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吸引了很多的顧客,生意可好了。小螃蟹終于找到了工作,它每天都工作的很開心。
3.完整欣賞故事,
小螃蟹一共找了幾次工作?我們來把小螃蟹的經歷變成一個故事。
4.為故事編名字。
我們為這個故事起個名字吧。
5.體驗不怕困難,遇到難關不放棄的精神。
6.游戲,職業介紹所。
(1)其他小動物看到小螃蟹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它們也想來找份工作,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啄木鳥,小貓,小鴨子,小鴿子)。有哪些職業呢?(護士,警察,郵遞員,游泳教練)。
(2)幼兒操作匹配。
7.總結:我們給每個小動物都找到了一份工作,你們自己長大后想找什么工作呢?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愛清潔,講衛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2、理解兒歌內容,知道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欣賞兒歌,理解內容,了解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提問:小白兔是怎么愛清潔的?它的鄰居是誰?小熊講衛生嗎?它的鄰居是誰?愛清潔有什么好處?不講衛生有什么害處?小朋友要學誰?
2、組織幼兒討論。
(1)小朋友手工活動后,碎紙扔了一地,怎么辦?
(2)有的小朋友不喜歡洗澡,便后不洗手,好不好?
(3)有的人隨地吐痰、亂扔煙頭,對不對?
活動反思: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探索空間、真實的情景體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建構新的知識經驗。而教師堅持做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根據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勢利導給予啟發幫助,使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整個活動以情激趣,以情激學,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發揮了師生互動作用,使幼兒在真實的情感體驗中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的活動教案04-0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4
語言活動中班教案04-0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5
中班語言的活動教案08-3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2-02
中班語言活動:夢 中班語言教案09-15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白云教案04-19
中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3-23
中班語言活動故事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