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7-19 08:52:32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5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體哪些部位特別怕癢。

  2.在相互撓癢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

  活動準備:

  海面、羽毛、毛筆、積木、記錄表、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哪里最怕癢

  1.師:小朋友們,你們和爸爸媽媽玩過撓癢癢的游戲嗎?玩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2.那你們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撓一撓,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別怕癢,幫他貼上即時貼。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交流:請你說說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癢?還有其他怕癢的地方嗎?(教師在人體結構圖上貼上即時貼)

  6.師:覺得脖子特別怕癢的請舉手,看看有多少?

  7.小結:小朋友們都找出了身體上的脖子、胳肢窩和腰這幾個地方特別怕癢。

  二、癢一癢

  1.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東西,看看有什么?

  [page_break] 2.待會兒就請你們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膚上特別的癢,把它們記錄下來。

  3.(出示記錄表)誰看懂了?可以怎么記錄?

  4.小結:請你和好朋友用這些材料在皮膚上相互撓一撓,在使你感覺特別癢的材料下面畫上一個簡單的標記。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交流:(展示各組記錄表,出示大記錄表)

  我們一起把找出來的材料統計一下,覺得海面癢的有幾個?一起數一數;還有幾種材料誰愿意來統計一下?

  7.師:仔細觀察這張大統計表,你們發現哪幾種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為什么?

  8.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軟綿綿的、毛茸茸的`東西碰到皮膚上就覺得特別癢,而一些硬硬的東西就不太覺得癢。

  三、經驗遷移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碰到皮膚上是很癢的,我們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撓一撓好嗎?

  教后小記:

  結合“一課三研”,我對科學活動“癢一癢”進行了三次教學活動,通過反復地修改、試教,真正領會活動的內涵。

  第一次教學活動時,把目標定位于: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的哪些部位特別癢;

  2.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并把它放在中班進行教學,整個活動下來,目標沒能很好地達成,孩子們對于“身體本身癢”和“材料碰上去才會癢”沒有弄清楚。因此,在研討的時候,我們先把目標重新定位于: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的哪些部位特別癢;

  2.在相互撓癢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并把年齡段改為了大班。

  第二次執教下來,總體感覺比第一次順暢、清晰。

  首先,第一個環節是“哪里最怕癢”,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導入:

  1.讓幼兒說說家里和大人一起玩撓癢癢的感覺;

  2.然后引導他們和同伴一起玩一玩撓癢癢,找找對方身體上哪些部位最怕癢,此環節中加入了撓腳底,初步達成了目標中的情緒宣泄和釋放。

  第二個環節是“ 癢一癢”,引導幼兒用海綿、毛筆、羽毛和積木相互在皮膚上撓一撓、逗一逗,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膚上特別的癢,并記錄下來。此環節體現了兩位幼兒之間的合作。大班幼兒合作的意識比中班幼兒強,活動下來幼兒表現良好。大統計表記錄的過程中,我請集體和個別幼兒一起來統計,進一步感知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

  第三個環節是“經驗遷移”,引導幼兒知道在生活中其實還有許多能夠讓我們覺得特別癢的材料,請大家回去找找看。研修的時候,老師們提出了在導入的時候,教師應該更加風趣、幽默,激發幼兒對撓癢癢的興趣。因此,第三次執教的時候,我更加注重引導語和提問的方式方法,賦予孩子們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圓形與生活的人密切關系。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輪子工程師的作品

  1。(搜集各種帶輪子的圖片自行車、飛機、摩托車、輪椅、三輪車、小汽車、卡車、火車、旱冰鞋、寶寶車、輪船等)讓幼兒天觀察這些是什么?哪里有輪子,哪里沒有輪子。

  2。討論:這里有很多東西都是輪子工程師的作品,輪子工程師就是造輪子的人,找一找哪是他造的輪子。

  二、觀察并思考圓形輪子的作用

  1。工程師設計的輪子都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是圓形的?

  2。一個輪子的是什么車,兩個輪子的是什么,三個輪子的是什么?四個輪子的是什么?許多輪子的`是什么?

  三、比較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圖。有什么地方會用到它們呢?為什么它們不能做輪子?

  2。如果把圓形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或正方形會發生什么事?

  3。玩一玩試一試看哪些積木能滾動。

  4。有一次,輪子工程師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他想用來干什么呢?原來啊,工程師把壞蛋的自行車和汽車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正方形的,這樣壞蛋騎上自行車就摔跤,想開車,汽車一動也不會動。壞蛋都跑不掉了。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通過想象有趣的故事情景,進一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比較認識圓形圓滾滾、無邊無角的特征,感知圖形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荷花、藕、蓮子的特征,以及它們是荷花的花、莖、種子部分。

  2、了解它們與人類的關系,能關注水中生長的植物。

  活動準備:

  1、藕、荷花、荷葉、蓮蓬若干。

  2、一張生長在水中的荷花圖片(包括在水下的藕和根的部分)。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感知荷花、藕、蓮子的特征。

  (1)出示荷花、藕、蓮子,請幼兒說說這些是什么?

  (2)請幼兒仔細看看、摸摸、聞聞,說說花、藕、蓮子是什么樣子的。

  (3)討論:蓮子長在哪里?蓮蓬是什么樣子的?藕是什么樣子的,它長在哪里?

  出示圖片或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藕是橫著長在水中的泥土里,是一節一節的;荷花謝了以后長出蓮蓬,蓮子長在蓮蓬里。荷花、藕和蓮子是一棵植物上的`花、莖種子。

  (4)討論:荷花什么季節開花?它最喜歡什么?如果沒有水它會怎樣?

  (荷花最喜歡水和高的溫度,夏天溫度高,荷花夏季開花,荷花是生長在水中的植物)

  2、引導幼兒討論荷花與人們的關系。

  (1)人們用藕、荷花、蓮子可以干什么?

  (2)你喜歡荷花嗎?為什么?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引導幼兒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學會看整點、半點。

  2、引導幼兒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培養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具: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時鐘課件。

  2、學具:小時鐘、表現幼兒一日活動的圖片每人一套,每人一套作畫工具、廢舊材料、膠水、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通過聽音樂《謝謝你小鬧鐘》引出課題。

  二、引導幼兒認識鐘面,能區分時針、分針。

  師:要遵守時間做事,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鐘表,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小鐘表。

  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鐘表上有什么?把你的發現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引發幼兒有目的的觀察并產生了幼兒間的互動)

  師:小朋友你們發現鐘表上有什么?

  幼:(幼兒齊聲回答)有數字、針。

  師:有哪些數字?

  幼:(幼兒齊聲回答)1、2、3、4、5、6、7、8、9、10、11、12、

  師:有幾根針?它們的長短一樣嗎?粗細一樣嗎?(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鐘面上有小朋友說的12個數字,有兩根針,它們都有自己的名字,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指一指哪是時針?哪是分針?

  (幼兒操作,并學說)

  三、通過演示課件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并在此基礎上認識整點、半點。

  1、教師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發現時針和分針轉動的規律。

  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一次跑步比賽,現在它們都站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教師操作課件 )

  提問: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它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

  (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格。)分針時針誰會贏,(分針)

  小結:長針長,短針短;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長針走一圈,短針走一步。

  (評析:大屏幕上的課件把知識準確的傳達到孩子們的眼睛里,通過老師的反復演示課件時針、分針賽跑,讓幼兒明確了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2、認識整點、半點。

  師:那小朋友分針走一圈指到12上,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整。分針指向6,時針指到兩個數字之間,就是半點。如: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3和4兩個數字之間,就是3點半。

  (教師操作鐘表---請幼兒說出是幾點。引導幼兒說出分針指向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師:今天小鐘表還給我們帶來了幾位小伙伴一天的生活圖片我們來看一看吧!

  (1)、來小朋友看看兩位小伙伴是幾點起床穿衣服,洗臉刷牙的呢?(7:00)你能不能把你的小鐘表撥到7:00呢?來試一下吧!(小朋友真棒!及時鼓勵)

  (2)、看小朋友是幾點上學呢?小朋友撥一撥吧!

  (3)、小伙伴是幾點上課的(幼兒操作)

  (4)、小伙伴是幾點做操的(幼兒操作)

  (5)、小伙伴是幾點吃午飯的(幼兒操作)

  (6)、小伙伴是幾點課外活動的呢?(幼兒操作)

  (7)、小伙伴是幾點放學看電視的呢?(幼兒操作)

  (8)、小伙伴是幾點睡覺的呢? (幼兒操作)

  師:這是小伙伴一天的生活也是他一天的作息時間!那你能說一說你在幼兒園的一天。幾點鐘做什么事情嗎?小朋友和你的小伙伴講一講撥一撥你是幾點起床?上學然后正確地撥鐘表,看誰撥得又對又快,并啟發幼兒要遵守作息時間。

  四、幼兒制作“我的一天”(休息日或幼兒園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請幼兒用文字、圖畫及符號等形式進行表征活動,用畫鐘表表示具體時間。

  師:小朋友都知道你的'一天幾點鐘所做的事,我們來做一份作息時間表吧?來小朋友看老師制作的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布置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記錄作息時間表(幼兒制作)

  五、幼兒制作欣賞與介紹。

  幼兒陸續畫完,相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師:小朋友制作的作息時間表真漂亮,小朋友之間相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小朋友作息時間表做好了你們可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吆。小朋友我們可以把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我們教室的作品區。我們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對線條圖展開想像,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像能力。

  2、要求幼兒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繼續學習創編故事。

  活動準備:

  線條圖兩張(如圖),各種顏色的毛線繩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看線條圖談話。

  1、出示粘在紙上的線條圖,激發幼兒想象。

  師:昨天,老師在織絨線時,發現絨線可以甩成許多圖案。你們看,圖上的線條多有趣呀,好象是這樣,又象是那樣。小朋友,你覺得它像什么呢?”(請個別幼兒進行表達。)

  幼:像筆架、像心電圖、像英文字母……

  師:(作出肯定)真有點像!小朋友真會動腦筋。

  2、轉動線條圖,變換線條的方位,激發幼兒新的想象。

  師:(轉動手里的圖案,使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想象)橫著看線條像什么?豎著看線條像什么?倒過來看線條像什么?”

  幼:橫看線條像山峰、波浪……豎看線條像小路、蛇……

  二、引導幼兒操縱絨線形成線條圖,進行想像的發散。

  師:教師操縱繩子形成一個線條圖。甩動繩子后松開手,讓繩子自然落地形成線條圖。

  引導幼兒采用多種甩繩的方法,如抓住繩子的一頭甩動,或抓住繩子的中間甩動,或將繩子向上拋,或轉圈甩動繩子等,形成差異較大的線條圖,以促使想像的發散。

  師:(讓幼兒展開想像)小朋友們看,線條圖現在又像什么呀?

  幼:橫看像一棵茂盛的樹、像漂亮的蘑菇房、像一頂廚師帽……倒過來看像老爺爺的鼻子和胡子……豎著看像一只肥肥的耳朵……

  三、分散玩線條游戲。

  1、全體幼兒參與,每人拿一根毛線繩操縱,形成線條圖,要求邊玩邊想象。

  師:我們每人拿一根絨線,用不同的方法甩動,讓毛線繩落在桌子上,然后左看看,右看看,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兒操作講述,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玩邊輕聲講述“我覺得它像XX”,鼓勵幼兒相互間觀察和講述。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用完整的語句“我覺得它像XX”表述自己的發現。借助視屏轉換儀展示幼兒作品,及時鼓勵幼兒認真觀察,積極表述。

  2、第二次操作講述,要求幼兒能將線條圖編成一段話。

  師:這次可以拿一根毛線繩,也可以拿兩根毛線繩操作;可以單手操作一條毛線繩形成一個線條圖,也可以雙手各操作一條毛線繩,形成兩個線條圖,邊操作邊輕聲講講它像什么,在干什么或是什么樣的。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整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及時幫助幼兒講完整語句。借助視屏轉換儀展示幼兒作品。

  幼A:我覺得它像一只蝴蝶,蝴蝶飛來飛去在找伙伴玩。

  師:誰能用不同的話來說說這幅畫呢?

  幼B:我覺得它像一只美麗的蝴蝶,它在陽光下跳舞,吸引了許多的動物來,它們都夸蝴蝶跳舞跳得好……

  幼C:我覺得它像一只北極熊,它的腳踩在冰冷的.雪地上,尋找吃的東西,可是什么也沒找到。

  幼D:我覺得它像一條蛇,它把長長的身子蜷在一起,正在泥洞里冬眠呢!

  師:誰還能用不同的話來說說這幅畫呢?

  3、第三次操作講述,要求幼兒能將線條圖編成一個故事講述出來。

  師:現在請你繼續玩絨線,需要幾根便拿幾根。看看這回它又象什么,然后把它們編成一個小故事。講講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結果怎樣?編好后講給旁邊的小伙伴聽。

  幼兒邊操作邊進行創編故事,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幫助幼兒確定主題,完整講述故事。

  幼A: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著摩托車到外婆家玩。開著開著,一不小心撞到了一棵大樹上,我們都摔了個大跟斗。

  師:是嗎,講得真好!不過以后可要注意安全。

  幼B:有一個小姑娘,長著一條長長的辮子,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辮子也跟著一跳一跳的,可好看了,大家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小姑娘和幾個朋友一起在草地上放風箏,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摔到了一個小坑里,他爬也爬不出來,急得哭了起來。小朋友們看到了,急忙說:“別急別急,我們來幫你!”可怎么幫呢?小姑娘想到了一個辦法,她把長長的辮子甩進小坑里,大聲說:“你別哭,你抓住我的辮子,我們把你拉起來!”嘿喲、嘿喲,大家終于把這個小朋友拉了上來。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中班03-08

科學活動教案科學活動教案怎么寫05-04

科學活動的教案11-15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教案06-12

科學活動教案12-16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公開課04-11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06-18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7-12

【精】科學活動教案07-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亚洲人成影院 |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五月天激情久久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 |